-
公开(公告)号:CN119900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46346.5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力潮流能组合式互补发电装置,包括浮箱和控制系统。浮箱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浮箱顶部设有叉杆、齿轮、滑轨和滑块结构,通过第一驱动件和齿轮传动控制风力发电机相对位置改变;上腔室设有风力发电机转向调节组件,下腔室设有潮流发电机转向调节组件,分别用于改变风力发电机和潮流发电机的朝向。该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风力和潮流情况,灵活调整发电设备的位置和朝向,提高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实现海上风力能与潮流能的有机结合与互补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01999.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上风电桩周柔性防冲刷结构,包括柱基础,柱基础上套设有一对可拆卸固定在一起的固定底盘,固定底盘为半圆形结构,固定底盘由纵杆、弧形杆和分支杆组成,多个弧形杆的直径依次增加,多个分支杆呈环形阵列分布并与弧形杆交错,固定底盘底部边缘处可拆卸固定有多个插柱,固定底盘顶部固定有多个防脱组件。本发明中,释放固定底盘后,固定底盘沿柱基础下沉至海中,直到下沉至接触海床,插柱会插入到海床内部,随后在船上用吊车将防腐网抛在固定底盘上形成防护区,防脱组件在海水冲刷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防腐网从固定底盘上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06842.5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小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冲刷坑的局部加厚装置及加厚方法,属于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冲刷坑治理领域。加厚装置包括半圈钢管一,半圈钢管二,钢管对接及紧固构件;半圈钢管一,半圈钢管二通过钢管对接及紧固构件相互拼合包裹在单桩基础冲刷坑的局部桩体上形成加厚层。本发明提供的减小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冲刷坑的局部加厚装置,可以取代传统桩基冲刷坑处理方式,极大程度减少冲刷坑回填的工程量及工程成本;利用废旧混凝土建材散块自重大、渗透性强、块体间摩擦力大、生产成本低的材料优点,有利于保护剩余砂土不被冲刷,提升土体承载力,预防桩基的再次冲刷损害;为建筑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十分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501999.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上风电桩周柔性防冲刷结构,包括柱基础,柱基础上套设有一对可拆卸固定在一起的固定底盘,固定底盘为半圆形结构,固定底盘由纵杆、弧形杆和分支杆组成,多个弧形杆的直径依次增加,多个分支杆呈环形阵列分布并与弧形杆交错,固定底盘底部边缘处可拆卸固定有多个插柱,固定底盘顶部固定有多个防脱组件。本发明中,释放固定底盘后,固定底盘沿柱基础下沉至海中,直到下沉至接触海床,插柱会插入到海床内部,随后在船上用吊车将防腐网抛在固定底盘上形成防护区,防脱组件在海水冲刷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防腐网从固定底盘上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20006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28694.X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基基础及具有其的海上风电装置,该桩基基础包括:桩体具有容纳腔和收放口,收放口设置在桩体的侧壁上;承载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收放口处,当承载板处于收纳状态时,承载板位于容纳腔内,承载板与收放口相对齐且平行于桩体的轴线,当承载板处于过渡展开状态时,承载板从收放口处伸出于桩体,且承载板平行于桩体的轴线,当承载板处于承载状态时,承载板从收放口处伸出于桩体,承载板垂直于桩体的轴线,承载板能够压设在海床面上;驱动件驱动承载板在收纳状态、过渡展开状态以及承载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创新的基础形式存在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