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0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46346.5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力潮流能组合式互补发电装置,包括浮箱和控制系统。浮箱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浮箱顶部设有叉杆、齿轮、滑轨和滑块结构,通过第一驱动件和齿轮传动控制风力发电机相对位置改变;上腔室设有风力发电机转向调节组件,下腔室设有潮流发电机转向调节组件,分别用于改变风力发电机和潮流发电机的朝向。该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风力和潮流情况,灵活调整发电设备的位置和朝向,提高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实现海上风力能与潮流能的有机结合与互补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98238.1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冲刷智能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结构安全预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海上风机的基础结构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基础冲刷模拟,采集桩顶位移和桩身节点应力的时域数据;建立若干个代理模型,将时域数据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得到训练和验证结果;利用验证误差和留一误差两种验证指标,优选出最佳代理模型;以不同冲刷情况作为输入参数,获得风机基础响应,与设定的安全预警阈值进行对比,若风机基础响应达到或超出安全预警阈值则进行安全报警。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实验方法初始条件难以复现、存在实验比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成本高昂的问题,以及解决有限元模拟无法实现冲刷情况全覆盖的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01999.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上风电桩周柔性防冲刷结构,包括柱基础,柱基础上套设有一对可拆卸固定在一起的固定底盘,固定底盘为半圆形结构,固定底盘由纵杆、弧形杆和分支杆组成,多个弧形杆的直径依次增加,多个分支杆呈环形阵列分布并与弧形杆交错,固定底盘底部边缘处可拆卸固定有多个插柱,固定底盘顶部固定有多个防脱组件。本发明中,释放固定底盘后,固定底盘沿柱基础下沉至海中,直到下沉至接触海床,插柱会插入到海床内部,随后在船上用吊车将防腐网抛在固定底盘上形成防护区,防脱组件在海水冲刷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防腐网从固定底盘上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98113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06842.5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河海大学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小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冲刷坑的局部加厚装置及加厚方法,属于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冲刷坑治理领域。加厚装置包括半圈钢管一,半圈钢管二,钢管对接及紧固构件;半圈钢管一,半圈钢管二通过钢管对接及紧固构件相互拼合包裹在单桩基础冲刷坑的局部桩体上形成加厚层。本发明提供的减小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冲刷坑的局部加厚装置,可以取代传统桩基冲刷坑处理方式,极大程度减少冲刷坑回填的工程量及工程成本;利用废旧混凝土建材散块自重大、渗透性强、块体间摩擦力大、生产成本低的材料优点,有利于保护剩余砂土不被冲刷,提升土体承载力,预防桩基的再次冲刷损害;为建筑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十分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411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92670.9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单桩桩身冲刷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同轴连接的支撑组件、一级保护组件、二级保护组件,其中,所述二级保护组件包括二级分流筒,所述二级分流筒由多个二级分流组围合形成筒状,所述二级分流组包括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的二级顺侧分流条和二级逆侧分流条,所述二级顺侧分流条和所述二级逆侧分流条的横截面均为类梯形结构,且所述二级顺侧分流条与所述二级逆侧分流条相连接一侧的宽度大于另一侧的宽度。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桩本体长时间遭受海水冲刷,导致其使用寿命很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3296.2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桩基础可链合提高稳定性的海上风电设备,包括包括第一塔筒,第一塔筒底部固定有底座,第一塔筒顶部固定有第二塔筒,第二塔筒顶部安装有风电机舱,第一塔筒和第二塔筒相接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柱槽和第二柱槽,第一柱槽内插设有中心柱,中心柱圆周外壁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的滑杆,第一塔筒圆周外壁开设有滑口,第二塔筒上设置有多个轴杆,轴杆的外端固定有叶片,轴杆上固定套设有卷筒,卷筒的外壁固定有钢丝绳。本发明中,在遇到强风时,风力带动带动叶片、轴杆和卷筒转动,卷筒就会将钢丝绳收卷,接着钢丝绳就会将中心柱向上提起,从而对第一塔筒和第二塔筒的连接部位的强度进行加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501999.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上风电桩周柔性防冲刷结构,包括柱基础,柱基础上套设有一对可拆卸固定在一起的固定底盘,固定底盘为半圆形结构,固定底盘由纵杆、弧形杆和分支杆组成,多个弧形杆的直径依次增加,多个分支杆呈环形阵列分布并与弧形杆交错,固定底盘底部边缘处可拆卸固定有多个插柱,固定底盘顶部固定有多个防脱组件。本发明中,释放固定底盘后,固定底盘沿柱基础下沉至海中,直到下沉至接触海床,插柱会插入到海床内部,随后在船上用吊车将防腐网抛在固定底盘上形成防护区,防脱组件在海水冲刷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防腐网从固定底盘上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0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19696.5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缆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电缆故障监测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底板、摆动组件、动力转换机构和加固机构,底板上设置有罩体和转动贯穿在罩体上的转轴,转轴顶端设置有监测组件,罩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和监测组件以一定角度往复摆动的摆动组件,罩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水流配合为摆动组件供能的动力转换机构。本发明公开的监测装置,设置有转轴和罩体,将监测仪通过转轴设置在罩体上,在转轴上设置有摆动组件,在罩体上设置有为摆动组件供能的动力转换机构,通过对水能转换,为摆动组件供能,进而带动转轴带动监测仪在一定角度上往复摆动,进而变换其监测区域,扩大了监测范围,提高了其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3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1099.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施工牵拉装置,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导向环、挤压组件、第二导向环、排线组件和收卷组件,第一导向环、挤压组件、第二导向环、排线组件和收卷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挤压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挤压件和第二弹性挤压件,第一弹性挤压件和第二弹性挤压件之间具有穿线间隙,线缆依次穿过第一导向环、穿线间隙、第二导向环和排线组件后卷绕在收卷组件上,第一弹性挤压件和第二弹性挤压件用于抵接线缆。本发明的海底电缆施工牵拉装置通过排线组件能够避免钢缆分布不均匀,避免钢缆打结、分散而影响二次使用,利于提升钢缆再次使用时的施工效率,利于提升钢缆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46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82200.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D21/02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海底电缆的故障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海底电缆监测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测海底电缆的环境数据和电缆运行温度的实际值;将环境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得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电缆运行温度的理论值;确定电缆运行温度的实际值与电缆运行温度的理论值之间的残差;响应于残差满足预设的故障条件,确定待测海底电缆发生故障。本公开充分考虑了海底电缆所在环境对电缆运行温度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电缆环境数据对应的电缆运行温度的理论值。通过残差分析及时识别海底电缆的运行状态,及时预警电缆故障,及时提醒相关人员维修,避免海缆故障情况进一步恶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