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温度和压力调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686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96384.7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温度和压力调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储罐、增压泵、水浴式气化器、压力隔离罐、稳压罐、气动调压阀、三通调节阀、气动减压阀等设备构成,在压力隔离罐罐体与稳压罐出口上设置有温度与压力传感器,压力隔离罐的罐体温度传感器与水浴式气化器连锁,控制进入压力隔离罐二氧化碳的温度,压力隔离罐的罐体压力传感器与增压泵电机连锁,控制进入压力隔离罐二氧化碳的压力。稳压罐采用并联式且在其中一个罐体上设置电伴热带,稳压罐出口温度传感器与三通调节阀连锁,通过调整流量配比控制进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温度,稳压罐出口压力传感器与压力隔离罐出口气动调节阀及二氧化碳储罐上的减压阀连锁,协调控制进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的二氧化碳压力。该系统整体采用PID算法进行连锁控制,可实现进入二氧化碳的温度与压力的精确控制。

    一种密相二氧化碳供应-贮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3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5085.5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相二氧化碳供应‑贮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二氧化碳气化子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气化子系统,用于储存外界补充的液态二氧化碳,并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相态转换获得超临界二氧化碳;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储存子系统,用于接受并储存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并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二氧化碳工质来源;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利用子系统,用于对二氧化碳气化子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储存子系统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中泄漏的气态二氧化碳进行回收、液化并重新注入至所述二氧化碳气化子系统中;本发明确保了二氧化碳工质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存储及流动供应,保证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种密相二氧化碳储罐装置及循环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46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67249.8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相二氧化碳储罐装置,包括储罐本体;所述储罐本体呈倾斜卧式放置,引流管段及出口网状段均设置在罐本体内;引流管段的一端朝储罐本体的上端外侧方向延伸,并与进口管段相连;引流管段的另一端伸入储罐本体的内部,并朝储罐本体的下端底部方向延伸;出口网状段的一端伸入储罐本体的内部,另一端朝储罐本体的下端外侧方向延伸,并与出口管段相连;阻流均温板均匀设置在储罐本体内,阻流均温板上开设有若干通流孔;阻流均温板具有预设的导热系数,用于均匀储罐本体内预设区域的温度差异;本发明减少了罐内流体因冲击而产生的流体动能损失,降低了罐内因摇晃产生的温度压力波动与不可逆损失,并有效避免罐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一种高功率密度宽负荷调节的超临界CO2循环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2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54279.0

    申请日:2024-10-17

    Inventor: 白博峰 冯佳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电/动力循环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密度宽负荷调节的超临界CO2循环系统及方法,本系统包括相连的高温热源、透平‑发电机系统、回收热量系统和多级压缩系统,实现了超临界CO2的循环;本系统结合透平分流膨胀做功、预压缩加再压缩的多级压缩形式,在进一步提升再压缩循环效率的同时,拓宽了循环系统的运行工况范围,并基于循环系统高效率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密度,实现了发电/动力系统同时满足高效率、宽负荷调节范围、高功率密度等多项指标的超高要求;本循环系统的高效、紧凑,安全可靠性高,灵活机动性强,能够实现高效的热功转换,可为多种发电/动力等特殊应用场景下提供充足的动力来源,应用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