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9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60721.5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60 , C07D403/14 , C07D401/14 , C07D251/70 , C07D251/24 , C07D417/14 , C07D413/14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富氮三嗪类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富氮三嗪类化合物可通过一步法合成并提纯,且含有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可以实现多电子可逆氧化还原。其中,将2,4,6‑三嘧啶‑1,3,5‑三嗪化合物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时,其实现了四电子可逆存储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0.05A·g‑1的电流密度下可实现340mAh·g‑1比容量,在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8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611854.8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和质子传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氨基单体与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加入聚苯乙烯微球悬浊液中,混合分散均匀,得混合液1;将醛基单体加入所述混合液1中,充分混合后,得混合液2,80~90℃下加热反应;将所得产物先后经N,N‑二甲基甲酰胺、热水和四氢呋喃洗涤后收集固体,并用丙酮进行索氏提取,真空干燥,得到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H‑COF)。本发明制备的H‑COF具有大孔‑微孔结合的多级孔结构,增大了活性位点的可及性,可容纳更多质子载体,加快了传质效率,提高了原子利用率,显示出优异的质子传导性能,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2932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71289.1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25B3/07 , C25B3/26 , C25B11/054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O2电还原高效产甲酸的Ni调控Bi‑p轨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铋盐、镍盐和甲酸钾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超声;在反应釜中反应后,经过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纳米片前体Ni@Bi/BOC‑NSs;将前体进行简单的一步电解,得到形貌完整的Ni@Bi‑NSs纳米片材料,即Ni调控Bi‑p轨道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控,能大规模量产、催化剂尺寸达到纳米级厚度;Ni的引入调控了Bi催化剂的p轨道,使其费米能级处的电子密度增强,有利于降低CO2还原的能垒;将该催化剂应用于CO2还原制备甲酸,解决了高过电位、低催化活性和低选择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7467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96211.X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颗粒负载于二氧化铈纳米片材料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加入水中,分散均匀,加入硝酸铈,搅拌处理,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加入水中,得到前驱体分散液,用液氮冷冻,干燥,得到干燥产物;升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二维氧化铈纳米片;将聚乙烯醇溶液和氯金酸溶液加入水中,加入硼氢化钠溶液,混匀,得到混合液,将二维氧化铈纳米片加入混合液中,搅拌,过滤取沉淀,得到金纳米颗粒负载于二氧化铈纳米片材料。本发明合成的金纳米颗粒负载于二氧化铈纳米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浓度的Ce3+,提高了氧化铈表面的氧空位的浓度,在用于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677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041374.7
申请日:2009-07-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03 , H01M4/8828 , H01M4/9075 , H01M4/9083 , H01M4/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膜电极。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催化剂是在复合载体上担载贵金属制备而成,所述复合载体是保水物质沉积的碳载体;电催化剂中,保水物质的含量为0.3-10wt%;贵金属的含量为10-60wt%。以本发明的电催化剂为阳极催化剂,按照常规的方式制备电极;即可获得保湿性能优良的膜电极;无需构筑一层保水层,也不需要在质子交换膜中加入保水物质,避免了因为保水层以及质子交换膜中保水物质的加入而引起电池内阻增大等问题,为制备免增湿膜电极的一条简单高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88658.8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分子组装的溴捕获剂在锌溴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具体地,所述溴捕获剂为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环糊精作为溴捕获剂应用于锌溴液流电池中,主体环糊精分子可以捕获大量充电形成的溴物种,形成超分子组装结构,抑制溴物种的穿梭与挥发,提升锌溴液流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所使用的溴捕获剂廉价易得、绿色环保、并且应用十分有效,为构建高能量密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锌溴液流电池提供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推动锌溴液流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30704.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微乳液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所述液流电池微乳液电解液包括有机电活性物质、支持电解质和混合溶剂,所述的混合溶剂包括有机溶剂和水,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乙腈,1,4‑二氧六环,1,3‑二氧戊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在所述液流电池电解液中引入有机溶剂组分和具有表面活性剂性质的支持电解质,与电活性分子共同构筑宏观均相的微乳液体系,提升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分子在水系电解液中的溶解度,本发明所使用的微乳液电解液可以大幅地提高液流电池活性分子在含水电解液中的溶解度,提高液流电池的体积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3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359394.0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50/403 , H01M10/052 , H01M50/449 , H01M50/4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金属电池用氯端基MXene油墨基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将MAX相与氯离子路易斯酸盐按比例称取放入氧化铝坩埚中,在惰性气体的气氛下进行熔盐法刻蚀,清洗净化反应产物后获得多层氯端基MXene材料;将多层氯端基MXene材料用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插层,冰水浴超声剥离,离心后获得单片层氯端基MXene油墨;将氯端基MXene油墨注入喷笔中,以商业隔膜为基底,均匀喷涂氯端基MXene油墨,真空干燥即得氯端基MXene油墨基隔膜。本发明所得材料可以提高商业隔膜的锂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特定氯端基可以降低锂离子扩散势垒,更加有效地引导锂离子均匀沉积,并对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起着关键作用。本发明所得油墨无任何添加剂,适用喷涂印刷连续化生产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63435.7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50/411 , H01M50/449 , H01M50/40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功能化修饰的隔膜及其制备与应用,适用于锂硫电池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内容提供了一种功能隔膜,包括电中性的基础隔膜和阴、阳离子型COFs双修饰层。所述双修饰层为基础隔膜正极侧的双层功能结构,含阴、阳离子型COF纳米片通过自组装作用形成的内层和阴离子型COF纳米片堆叠形成的致密外层。本发明引入的双修饰层结构,实现内、外层的功能化作用:外层阴离子型的COF致密修饰层可以通过电荷排斥和物理阻隔作用,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内层“阴+阳”的离子型COF自组装层中,局部组装的正、负电荷中心和纳米孔道,大幅度促进了锂离子的脱溶剂化,加速锂离子传导,从而提升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48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79359.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氧型紫精基电解液及其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所述紫精基电解液包括环糊精、紫精化合物和/或扩展紫精化合物;所述环糊精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2,6‑二甲氧基‑β‑环糊精、葡萄糖基‑β‑环糊精和羟丙基‑γ‑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采用环糊精作为功能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升紫精基电解液的耐氧性,提高液流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为推动紫精基液流电池商业化进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