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0773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158212.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移动智能结构减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减振系统包括传感器机构、移动载具机构、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和机载控制模块;传感器机构布置在受控结构上,传感器机构用以监测受控结构的动力响应;移动载具机构与受控结构滑动连接,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与移动载具机构连接,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用以提供受控结构所需的主动控制力,机载控制模块安装至移动载具机构上;传感器机构用以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机载控制模块,机载控制模块根据监测数据,生成位置更新指令和目标控制力指令,移动载具机构接收位置更新指令并移动至受控结构的目标位置,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接收目标控制力指令后,基于控制力‑电压机电模型实施目标控制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88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08776.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佛山市华质行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Openpose的多视角人群步频识别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人群的步频观测数据并处理;S2、构建人群步频视觉识别网络,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所述人群步频视觉识别网络,识别得到步频,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S21、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Openpose网络,识别得到人体姿态识别点;S22、利用余弦相似度匹配法对Openpose网络识别输出的人体姿态矩阵进行修正;S23、将修正后人体姿态识别点的时间序列信息作为输入,基于足部压力中心CoP的落步模型,通过峰值识别算法进行人群步频识别。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对人群瞬时步频的高效且精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58212.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移动智能结构减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减振系统包括传感器机构、移动载具机构、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和机载控制模块;传感器机构布置在受控结构上,传感器机构用以监测受控结构的动力响应;移动载具机构与受控结构滑动连接,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与移动载具机构连接,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用以提供受控结构所需的主动控制力,机载控制模块安装至移动载具机构上;传感器机构用以将监测数据传输给机载控制模块,机载控制模块根据监测数据,生成位置更新指令和目标控制力指令,移动载具机构接收位置更新指令并移动至受控结构的目标位置,电磁质量驱动器机构接收目标控制力指令后,基于控制力‑电压机电模型实施目标控制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78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30484.1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V20/5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75 , G06N3/0499 , G06N3/082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车辆轴重分布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YOLOv4模型构建视觉识别器,并对用YOLOv4模型进行优化;S2、构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车辆轴重分布预测模型;S3、构建视觉识别器的训练集,对视觉识别器进行训练并测试其性能;S4、构建数据集,对车辆轴重分布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佳的模型参数;S5、将训练完成的视觉识别器和车辆轴重分布预测模型用于实际场景的车辆轴重分布预测识别。本发明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出车辆轴数等信息,通过桥梁传感器获取桥梁实时结构响应,并且通过生成对抗网络预测车辆的轴重概率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7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12659.4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平整度预测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路面及车辆数据;重建道路轮廓,获得道路剖面;依据路面及车辆数据、道路剖面,通过半车模型仿真得到智能手机放置处的动力响应;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车辆速度和动力学响应信息进行训练;根据速度信息、加速度信息、角速度信息观测值估算路面平整度值。本发明采用常规乘用车辆进行监测,仅需要获取车辆行驶时智能手机采集的动力学数据即测量出道路路面平整度,对手机安装位置和测量车辆模型没有要求,测量效率高且能降低仪器成本;此外,本发明训练的模型能够将平整度数据以确定的距离间隔显示出来,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精准维修道路,保证行车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