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5718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510422258.5
申请日:2015-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软枝黄蝉花或软枝黄蝉叶水提液对福寿螺毒杀的方法,在平均室温26~30℃的条件下,采用软枝黄蝉的花或软枝黄蝉叶为实验材料,按实验所需配制40g/L、20g/L、15g/L、10g/L和5g/L不同浓度的水提液进行福寿螺室内毒杀实验,同时利用15g/L浓度的水提液进行福寿螺上爬实验,并设置清水作为对照;室内毒杀实验结果表明,软枝黄蝉的花和软枝黄蝉叶水提液对福寿螺均有较好的毒杀作用,说明软枝黄蝉叶的水提液要比花的水提液的毒杀福寿螺的效果好;5g/L软枝黄蝉叶的水提液在144h时,全部杀死福寿螺。
-
公开(公告)号:CN108271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66589.0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带式切割的跨池行走式剪叶机,行走机构,包括机架、后两驱动轮和前两行走轮。剪叶收集装置,包括剪叶收集装置机架、主动轮、从动轮、带锯、驱动电机、通风管道、收集网和离心风机。升降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联轴器和丝杆。行走机构和剪叶收集装置通过升降装置连接。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漂浮育种技术中烟草幼苗剪叶阶段,整机横跨于烟草育苗池上方,行走机架悬挂剪叶收集装置进行行走剪叶。相对于现有烟草剪叶机,本发明使用带式切割与离心风机吹风收集,能有效解决“漏剪、掉浆、飞叶”等剪叶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剪叶机使用了基于轮毂电机的行走机构,不需人力推动或者提携剪叶,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2849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10422313.0
申请日:2015-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成年福寿螺的方法,采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三种植物器官作为材料,将其粉碎、过筛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粉剂,设置成清水对照、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浓度对福寿螺成螺进行室内毒杀;马樱丹和软枝黄婵都具有杀螺效果,马樱丹的叶杀螺效果比软枝黄蝉花、叶更好,在相同浓度下,毒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毒杀时,粉剂颗粒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目数越大,毒杀效果越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10443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10422274.4
申请日:2015-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毒杀幼龄福寿螺的方法,采用马樱丹的叶或软枝黄蝉的叶或软枝黄蝉的花这三种植物器官做为实验原料,在实验室内通过烘干粉碎过筛制成大小不同规格的粉末,并用清水配制成1g/L、3g/L、6g/L、9g/L、12g/L、15g/L、18g/L、21g/L不同浓度的粉剂,分别对2.0g~3.0g幼龄福寿螺进行室内毒杀,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的粉剂对幼龄福寿螺均有较强的杀螺活性,其中软枝黄蝉叶的粉剂对幼龄福寿螺的毒性最强,其次是软枝黄蝉的花,而马缨丹的叶粉剂相对较弱。
-
公开(公告)号:CN208425237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0283494.2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带式切割的跨池行走式剪叶机,行走机构,包括机架、后两驱动轮和前两行走轮。剪叶收集装置,包括剪叶收集装置机架、主动轮、从动轮、带锯、驱动电机、通风管道、收集网和离心风机。升降装置,包括步进电机、联轴器和丝杆。行走机构和剪叶收集装置通过升降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漂浮育种技术中烟草幼苗剪叶阶段,整机横跨于烟草育苗池上方,行走机架悬挂剪叶收集装置进行行走剪叶。相对于现有烟草剪叶机,本实用新型使用带式切割与离心风机吹风收集,能有效解决“漏剪、掉浆、飞叶”等剪叶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剪叶机使用了基于轮毂电机的行走机构,不需人力推动或者提携剪叶,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