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570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825163.9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5F3/00 , C05F17/5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禽畜粪便中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无害化处理方法,其采用微生物发酵和黑水虻养殖实现了禽畜粪便的资源化处理,通过微生物和黑水虻的生物分解和生物转化的作用,实现了残余抗生素的高效降解,整个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且无需温度等各种反应条件的加持,节约了禽畜粪便处理的成本,较少了处理的能耗,同时处理后的禽畜粪便抗生素含量大大降低,最后,整个禽畜粪便的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弃物,并且经过黑水虻养殖后,实现了黑水虻的生长,养殖结束的黑水虻还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该方法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6224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1158944.0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制备生物砖的方法,为制备生态环保,且具有良好强度特性和物理特性的建筑用砖,本发明以巴氏芽孢杆菌和假坚强芽孢杆菌作为复合菌液,将该复合菌液与混合盐水溶液和尿素水溶液形成固化液,然后与沙子和生石灰混匀,倒入制砖模具中固化反应5‑7天,期间每隔12小时补给一次营养液,每隔1天补给一次菌液,固化结束后脱模烘干,得生物砖,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所制备得到的生物砖不仅无毒无污染,对环境无不良影响,而且抗压强度高、环境耐受性好,可替代传统的混凝土砖。
-
公开(公告)号:CN109731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63138.6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脱毒作用修复被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待修复土壤的污染层中添加有机营养物;加水至含水量60~85%,混合均匀,堆成厚度5-20cm;播撒黑水虻3-5日龄幼虫,开放或地膜覆盖,原位或异位处理10-15天;维持土层温度20-40℃,或积温单位300~500℃d;虫土分离,除去老熟幼虫即为修复的土壤。其益处在于,黑水虻幼虫可同时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抗生素、农药、霉菌毒素等,或吸附、转移部分重金属,但不限于以上污染物。本发明具有修复周期短,无二次污染;修复的土壤为虫粪,是优质肥料;老熟幼虫可饲喂动物;工艺简单,易于推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99566A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10090814.5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肉制品颜色的乳酸菌株,所述菌株属于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0374(唾液乳杆菌Hstrain),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0年12月31日。本发明还公开了用该菌株制备的肉制品护色剂以及该护色剂的制备方法,是将该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后收集菌体,加入稀释剂,混合得到肉制品护色剂。本发明的用于保护肉制品颜色的乳酸菌株具有较强的护色能力,既能保持产品原有的风味,又能保持生鲜肉或发酵肉鲜艳的颜色。
-
公开(公告)号:CN1121257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25163.9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5F3/00 , C05F17/5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禽畜粪便中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无害化处理方法,其采用微生物发酵和黑水虻养殖实现了禽畜粪便的资源化处理,通过微生物和黑水虻的生物分解和生物转化的作用,实现了残余抗生素的高效降解,整个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且无需温度等各种反应条件的加持,节约了禽畜粪便处理的成本,较少了处理的能耗,同时处理后的禽畜粪便抗生素含量大大降低,最后,整个禽畜粪便的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弃物,并且经过黑水虻养殖后,实现了黑水虻的生长,养殖结束的黑水虻还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该方法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43598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387085.9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8L67/04 , C08L97/02 , C08L29/04 , C08L61/04 , C08L61/24 , C08L3/02 , C08K11/00 , C08K5/098 , C08K3/22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制备可降解地膜的方法以及制备得到的地膜产品。本发明采用大比例的污泥和适当比例的纤维、胶黏剂、润滑剂以及脱硫剂作为原料,改进制备工艺,不使用甲醛,经高温加压成型制备得到所述一次性可降解地膜材料,所述地膜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力学性能优异,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本发明原料简单易得,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易于工业化生产,解决了污泥处置的难题,减少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33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077194.0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菌株,所述菌株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日期是2012年11月26日,保藏号是CCTCCM2012479。所述菌株对荔枝霜疫霉菌和/或炭疽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该菌株还能够明显降低荔枝或者龙眼的多酚氧化酶(PPO)和/或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保持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因此,该菌株在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的保鲜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1505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077193.6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菌株的应用,所述菌株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日期是2012年11月26日,保藏号是CCTCCM2012479。所述菌株对荔枝霜疫霉菌和/或炭疽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该菌株还能够明显降低荔枝或者龙眼的多酚氧化酶(PPO)和/或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保持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因此,该菌株在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的保鲜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3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077194.0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菌株,所述菌株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日期是2012年11月26日,保藏号是CCTCCM2012479。所述菌株对荔枝霜疫霉菌和/或炭疽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该菌株还能够明显降低荔枝或者龙眼的多酚氧化酶(PPO)和/或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保持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因此,该菌株在荔枝和龙眼等水果的保鲜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3191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163138.6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脱毒作用修复被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待修复土壤的污染层中添加有机营养物;加水至含水量60~85%,混合均匀,堆成厚度5‑20cm;播撒黑水虻3‑5日龄幼虫,开放或地膜覆盖,原位或异位处理10‑15天;维持土层温度20‑40℃,或积温单位300~500℃d;虫土分离,除去老熟幼虫即为修复的土壤。其益处在于,黑水虻幼虫可同时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抗生素、农药、霉菌毒素等,或吸附、转移部分重金属,但不限于以上污染物。本发明具有修复周期短,无二次污染;修复的土壤为虫粪,是优质肥料;老熟幼虫可饲喂动物;工艺简单,易于推广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