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下料的木塑复合材料用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44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21422.1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木塑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下料的木塑复合材料用成型装置,包括支撑架、成型模具,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内侧安装有翻转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内壁正面和背面顶部的顶部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内侧中间的底部板,底部板和两个顶部板的内侧均活动套接有丝杆,丝杆的外侧螺纹套接有升降板,通过设有翻转组件、升降组件以及下料气缸和推板,翻转组件能够带动成型模具旋转180°,使成型模具的开口向下,升降组件使成型模具的开口靠近底部板顶部的表面,启动下料气缸,使成型好的材料在重力和推板的推力作用下,落在底部板的表面,完成材料自动化的下料。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河湖排污遥感智能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57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10005314.9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河湖排污遥感智能监测系统,系统包括无人机、增稳平台以及高光谱仪,其中高光谱仪通过增稳云台连接到无人机,智能识别系统置于高光谱仪内。与传统的河湖排污监测相比,本发明的基于无人机的河湖排污遥感智能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搭载智能的监测系统,此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区域进行监测,同时无人机可飞行到不同的地点,即使为原来人无法徒步到达的地方,险要的地方,都能进行检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减低检测成本,而且无人机操作简单,检测系统智能高效又准确,整个系统覆盖率高,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与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3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32803.6

    申请日:2024-01-30

    Inventor: 丛沛桐 韩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与模糊小波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导致供水管道漏损的因素集及供水管道漏损的后果集,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供水管道漏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供水管道漏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确定各等级下的风险指数;确定样本内各指标的风险指数数据和各样本的风险值;建立模糊小波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模型预测供水管道漏损风险值,判定供水管道漏损风险等级。还涉及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本发明解决供水管道漏损风险评估指标不能客观准确选取、当前常用方法难以进行可靠准确评估等技术问题,保证地下管线运行的安全稳定,属于管道漏水爆管风险评估技术领域。

    一种农作物根倒伏模拟室内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932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48133.3

    申请日:2023-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根倒伏模拟室内试验装置,涉及农业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实验工作台、观测系统、可视化根‑土系统、风荷载模拟系统和降雨模拟系统,实验工作台上设置有观测系统和可视化根‑土系统,观测系统能够绕可视化根‑土系统旋转用于观测根‑土系统变形破坏过程,风荷载模拟系统和降雨模拟系统设置于实验工作台的一侧,风荷载模拟系统能够对可视化根‑土系统中的植株施加荷载用于模拟风荷载,降雨模拟系统能够对植株喷水用于模拟降雨。本发明可在非侵入的情况下,监测到根的变形损伤过程、透明土的破坏过程、内部位移场和内部应变场,使得试验受外围环境干扰小,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小。

    一种用于模拟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741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0811297.2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室内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系统、生态渠道试验系统以及量测系统:供水系统用于提供稳定的流量,模拟渠道水流;生态渠道试验系统用于模拟渠道在不同微生物矿化材料和工艺下的运行状态;量测系统用于测试微生物矿化处理前后土体的渗透性、抗冲刷性和强度。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样放置于土样箱,进行不同微生物矿化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处理,测试处理后土体渗透性、抗冲刷性和强度,分析确定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材料及施工工艺。本发明能对微生物矿化处理前后的土体渗透性、抗冲刷性和强度进行测试,开发基于微生物矿化修建生态渠道的技术。

    一种浸水-潜蚀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457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811170.0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水‑潜蚀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压力系统、供水系统、砂水分离测量系统及自动化围压系统:压力系统用于放置土样并形成力学测试环境;供水系统用于提供水源形成浸水、潜蚀作用环境;自动化围压系统用于提供围压并测试土样体积变化;砂水分离测量系统用于搜集流失的颗粒并称重。本发明相应的试验方法为:对每组土样,先进行不同浸水时间的处理,再进行不同潜蚀时间的处理,然后测试不同应力路径下土样的力学特性,研究浸水、潜蚀及二者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通过独立控制土体浸水、潜蚀处理来研究二者及其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特性影响。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河湖排污遥感智能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57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05314.9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河湖排污遥感智能监测系统,系统包括无人机、增稳平台以及高光谱仪,其中高光谱仪通过增稳云台连接到无人机,智能识别系统置于高光谱仪内。与传统的河湖排污监测相比,本发明的基于无人机的河湖排污遥感智能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搭载智能的监测系统,此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对大范围区域进行监测,同时无人机可飞行到不同的地点,即使为原来人无法徒步到达的地方,险要的地方,都能进行检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减低检测成本,而且无人机操作简单,检测系统智能高效又准确,整个系统覆盖率高,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一种FRP与木塑材料拉挤成型的复合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8683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20428.7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构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FRP与木塑材料拉挤成型的复合构件,包括木塑复合材料,以及设置在所述木塑复合材料内部的复合组件,所述复合组件包括设置在木塑复合材料内部的安装机构,所述木塑复合材料的外壁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开设在木塑复合材料内部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T型限位块,所述T型限位块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多边形加固块,所述多边形加固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粘黏块,通过设置安装机构,可方便对多边形加固块进行安装,以提高复合构件的抗压强度,通过设置加固机构,可通过玻璃纤维层、碳纤维层、环氧树脂层和防护层提高对复合构件的加固效果。

    基于探地雷达早期信号振幅属性的浅层地下管线渗漏定位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4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5778.9

    申请日:2024-01-29

    Inventor: 丛沛桐 韩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探地雷达早期信号振幅属性的浅层地下管线渗漏定位方法,步骤S1:利用探地雷达系统采集三维探地雷达数据;步骤S2:对雷达数据进行处理;步骤S3:对步骤S2得到的处理后的雷达数据进行分析,判定管线渗漏的大致范围;步骤S4:选取步骤S3管线渗漏范围内的雷达测线,依据探地雷达早期信号振幅属性计算探地雷达管线反射区域内的含水率分布;步骤S5:比较步骤S4中管线渗漏范围内的各条雷达测线在管线上的含水率分布,确定管线渗漏的位置。本发明解决了探地雷达检测管线渗漏中原理较难理解、数据较难解译及渗漏定位准确率低等问题,为地下管线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参考,属于城市地下管线渗漏诊断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