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空区二氧化碳输运耗散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023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7594.3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空区二氧化碳输运耗散实验方法,属于煤炭开采领域,在升温实验中加入煤样;实验初始参数设定;进行实验装置参数调控方式选择;打开恒温箱将温度控制在实验设定的工况;控制器发送指令,打开二氧化碳流量自动释放器、氧气自动释放器以及排风机;实验状态分析;通过判断参数的监测数据,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实验自动控制;实验数据自动分析;实验结束条件判断;实验结果输出;利用数据输出系统显示实验全过程参数变化情况。该方法可实现采空区二氧化碳惰化条件下不同灌注参数对二氧化碳吸附量、扩散运移量、涌出量及煤自燃预警指标的自动监测分析,实用性强。

    采空区气体输运与煤自燃传热动态平衡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3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32335.3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空区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空区气体输运与煤自燃传热动态平衡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煤仓、煤仓盖板、通风部、温度巡检仪和多个加热部,煤仓用于盛放煤样,煤仓盖板活动连接于煤仓上,用于密封煤仓,煤仓盖板上具有多个连接孔,连接孔能够与采样部连接,采样部用于对煤仓内部不同位置处的气体进行采样,通风部与煤仓连接,用于为煤仓内部提供风流,温度巡检仪的多个探头分别埋于煤样的中部呈网格状排布,用于实时测量各处煤样的温度值,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时模拟采空区风流场与温度场的动态平衡问题。

    一种CO2吸附量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2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77630.0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O2吸附量测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O2吸附量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中空罐体和罐盖,所述罐体内设有松散煤体,中空罐体和罐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罐体上密封连接有:进气系统,用于对罐体内充入CO2气体;出气系统,用于当充入CO2气体被松散煤体吸附后,排出罐体内的CO2气体;抽气系统,用于对罐体进行抽气,实现罐体内脱气;温度模块;流量采集模块;压力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罐体内的压力数据;空间调节装置,用于根据装入的松散煤体调节罐体内空间的体积,这种CO2吸附量测定实验装置及方法,能够研究煤体对CO2吸附量的影响因素,并对煤体对CO2吸附量进行测定。

    一种煤矿采空区气体采样防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1319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10901.X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气体采样防堵装置,包括:刚性套管;分压头,为圆锥体结构,并且圆锥体的底面与刚性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进气元件,每个进气元件的进气口均与所述刚性套管侧壁相对,并且每个进气元件均固定在刚性套管的侧壁上与刚性套管内部相通,在抽气时气体从进气元件进入到刚性套管内部;进气元件的侧面向下倾斜有角度,当煤块从上方掉落时会沿斜面向下滑落;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采空区气体采样防堵装置,应用于采空区束管监测系统中,在采空区铺设束管时,在束管端头设有该防堵装置,可增加束管抗压、抗毁性能,并且防止束管堵塞,提高束管的抽气效果。

    一种煤的等效孔隙网络拓扑结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28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86322.6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的等效孔隙网络拓扑结构表征方法,属于煤孔隙网络表征领域,包括:获取煤样微孔、介孔和大孔占比数据;运用rand函数在三维坐标轴x,y和z生成n个点等效代替n块随机等效媒体di;随机选取两点,计算两随机点之间的距离s,并判断s属于哪个孔径范围;依次判断距离s是否满足相应的条件,根据满足的不同条件将两点用不同的线条连接起来,最后删除未连线的点,形成等效孔隙网络拓扑结模型二维结构;通过冒泡排序算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删除短的一条线,得到优化后的等效网络拓扑结构。该方法直观、较准确的模拟出采空区或者煤的孔隙网络拓扑结构图;打破以小的孔隙网络研究去衡量大型采空区孔隙网络。

    一种矿井通风网络关键分支风量监测装置及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32737.3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通风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矿井通风网络关键分支风量监测装置及校正方法,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多个分站,每个分站内设有:多个风速传感器;多个空气密度传感器,分站统一将监测数据经数据传输系统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接收数据传输系统传输的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并结合通风巷道断面积和风网结构的预设参数和温湿度参数,进行风量闭合计算,将监测到的数据和计算出的结果传输至显示系统进行显示,这种矿井通风网络关键分支风量监测装置及校正方法,获得矿井通风巷道的实时风量,并可对监测数据进行显示和风量变化较大时的报警。

    一种煤的等效孔隙网络拓扑结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28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186322.6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的等效孔隙网络拓扑结构表征方法,属于煤孔隙网络表征领域,包括:获取煤样微孔、介孔和大孔占比数据;运用rand函数在三维坐标轴x,y和z生成n个点等效代替n块随机等效媒体di;随机选取两点,计算两随机点之间的距离s,并判断s属于哪个孔径范围;依次判断距离s是否满足相应的条件,根据满足的不同条件将两点用不同的线条连接起来,最后删除未连线的点,形成等效孔隙网络拓扑结模型二维结构;通过冒泡排序算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删除短的一条线,得到优化后的等效网络拓扑结构。该方法直观、较准确的模拟出采空区或者煤的孔隙网络拓扑结构图;打破以小的孔隙网络研究去衡量大型采空区孔隙网络。

    一种采空区惰性气体防灭火自动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59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31546.2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空区惰性气体防灭火自动调控系统,属于采矿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采空区惰性气体防灭火自动调控系统包括:气罐;气体流量控制系统,输入口与气罐连通,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的输出口连通有注气管;气体浓度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采空区监测点的惰性气体实时浓度值;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接收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所检测的惰性气体实时浓度值信号;总控计算机,根据数据处理系统所得的对比结果控制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动作。本发明的一种采空区惰性气体防灭火自动调控系统,能够将采空区内的惰性气体浓度始终维持在合理区间,从而既能保证惰性气体对采空区的防火功能,又能防止惰性气体浓度超标危害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一种煤矿采空区气体采样防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13190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910901.X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气体采样防堵装置,包括:刚性套管;分压头,为圆锥体结构,并且圆锥体的底面与刚性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进气元件,每个进气元件的进气口均与所述刚性套管侧壁相对,并且每个进气元件均固定在刚性套管的侧壁上与刚性套管内部相通,在抽气时气体从进气元件进入到刚性套管内部;进气元件的侧面向下倾斜有角度,当煤块从上方掉落时会沿斜面向下滑落;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采空区气体采样防堵装置,应用于采空区束管监测系统中,在采空区铺设束管时,在束管端头设有该防堵装置,可增加束管抗压、抗毁性能,并且防止束管堵塞,提高束管的抽气效果。

    一种采空区二氧化碳调控实验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3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32734.X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空区二氧化碳调控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空区二氧化碳调控实验系统与方法,包括:总控计算机、惰化参数预测子系统、二氧化碳灌注子系统、二氧化碳检测部二氧化碳和监测系统,总控计算机用于输入采空区内的各项参数,惰化参数预测子系统用于预测得到采空区内各部分的二氧化碳浓度作为参考值并预测二氧化碳运移规律,二氧化碳灌注子系统用于向采空区内灌注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检测部设置于采空区内,二氧化碳监测子系统用于对二氧化碳实际浓度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惰化参数预测子系统内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本发明能够实现灌注安全性能自动检测和灌注量自动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