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801238.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电场次同步振荡实时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滑动时窗不断获取并网线路电流,接着使用奇异谱分析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根据SSA过程中求取的分组有效阶数自适应确定VMD模态数,对降噪后信号进行VMD分解,获得有效模态;之后对相关模态应用对称差分能量算子求解瞬时频率和幅值,进而求解得到系统振荡参数。最后,基于直驱风电场并网数据进行仿真测试。本发明所述的次同步振荡实时检测方法具备较高时频测量精度和较好的动态性能,能够准确、连续反映系统运行状态变化过程,对系统稳定性评估、振荡分析与抑制研究及扰动源定位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8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48771.8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 H02J3/28 , H02J3/32 , G06F30/20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构网型换流器的电网系统一次调频时间确定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输电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包括构网型储能单元、同步发电机和交流负载的仿真模型;当仿真模型发生扰动时,获取频率数据集;其中,频率数据集包括从扰动开始至频率第一次降至最低点时的多个目标频率点列;将目标频率点列输入至目标调频时间模型中,得到目标频率点列对应的计算频率;基于频率数据集和所有目标频率点列对应的计算频率的方差和,确定最优的目标调频时间模型,并将最优的目标调频时间模型中的一次调频响应时间确定为仿真模型的一次调频时间。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一次调频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38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127088.2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检测风电场出口母线电流,获取母线电流各次同步频率的电流分量;B、当某一次同步频率分量超过预定阈值时,启动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C、对母线电流信号进行模态滤波、放大环节和相位补偿,调整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的关断延迟角,调节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的容抗。利用本发明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和系统,能够适应风电场灵活多变的运行工况,更加适合抑制风电场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79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540026.9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H02J3/24 , H02J3/38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的光火打捆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光伏与火电打捆经串补送出系统,在传统阻尼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所设计的改进自抗扰附加阻尼控制器通过测量环节采集火电机组的转速偏差信号,滤波后得到各振荡模态下的转速分量作为控制对象;通过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非线性误差反馈和扰动估计补偿四个环节使各转速分量能够在短时间内无超调地跟踪其参考值;并采用模糊控制整定误差反馈的参数,使其适应光伏波动性大、运行状态多变的特点;最后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叠加到光伏逆变器的电流控制环节,增强系统阻尼。本发明为含有新能源并网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2113.1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的构/跟网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并网控制指令,并进行并网点两端的电压、频率和相位的预同步控制;其中,在接收所述并网控制指令之前所述风电机组的并网逆变器处于构网控制模式下;对所述风电机组的并网逆变器进行直交轴电流的预同步控制;若判断获知直轴的电流值和直轴的反馈电流值满足第一切换触发条件且交轴的电流值和交轴的反馈电流值满足第二切换触发条件,则进行控制模式切换。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电机组的构/跟网控制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保证了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88809.7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背靠背直流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方法。通过附加关断角控制为STATCOM的定电压控制下增加直流受端换流站关断角偏差信号,实现抑制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功能,内容包括:根据实时监测的直流受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判断直流运行状态;直流换相失败检测逻辑判断直流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时,通过信道传输直流换流站关断角误差信号至近区AVC子站中STATCOM的附加关断角控制器;附加关断角控制器将信号增益后输入定电压控制,从而改变STATCOM输出的无功功率。此外,本发明基于STATCOM不同工况下的输出特性,提供了附加关断角控制器增益系数上限的整定原则。本发明能有效抑制背靠背直流系统后续换相失败,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010978426.X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风光水经直流外送系统送端过电压的方法。将直流送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偏差信号作为水电机组励磁系统的输入信号之一,从而实现抑制系统过电压的功能,内容包括:根据实时监测的直流送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判断直流运行状态;直流闭锁检测逻辑判断直流发生单极闭锁故障时,通过信道传输直流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误差信号至近区水电站中特定水电机组的附加励磁控制器;附加励磁控制器将信号增益后输入励磁系统,从而改变水电机组输出的无功功率。此外,本发明基于励磁系统输出极限与水电机端电压稳定极限,提供了附加励磁控制器增益系数上限的整定原则。本发明能有效抑制直流单极闭锁引起的系统过电压,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9493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68180.3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次同步振荡(SSO)分析的改进直驱风电场(DDWF)奇异摄动降阶方法。首先,基于主导度分析原理,量化了DDWF系统各振荡模式对系统动态特性的主导作用。其次,根据各振荡模式主导度的大小,在保留模式集合确定原则框架下,建立了包括DDWF系统主导振荡模式和SSO模式在内的DDWF系统保留模式集合。再次,在全部保留模式参与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筛选出与保留模式相关性较强的状态变量作为慢动态变量,完成DDWF系统的多时间尺度划分。最后,在DDWF多时间尺度划分的基础上,基于奇异摄动原理,最终建立DDWF奇异摄动降阶系统。本发明所述的改进奇异摄动降阶方法能够在最大限度降低DDWF系统阶数、提高仿真效率的同时,充分保留DDWF全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及SSO特性,为大规模DDWF并入弱电网系统的SSO问题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3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27088.2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检测风电场出口母线电流,获取母线电流各次同步频率的电流分量;B、当某一次同步频率分量超过预定阈值时,启动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C、对母线电流信号进行模态滤波、放大环节和相位补偿,调整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的关断延迟角,调节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的容抗。利用本发明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和系统,能够适应风电场灵活多变的运行工况,更加适合抑制风电场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58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308327.0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J3/24
Abstract: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转子侧换流器的有功、无功外环控制环节分别配置有功功率阻尼控制器和无功功率阻尼控制器,由有功功率阻尼控制器和无功功率阻尼控制器构成的混合阻尼控制器同时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动态调节,增强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所提供的电气阻尼,进而达到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目的。与现有的采用FACTS设备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方法相比,所述方法不需要外加设备,只需对现有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即可实现,具有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参数整定简单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