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10580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357754.8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煤锅炉发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灰渣余热辅助燃煤锅炉发电的系统。包括燃煤锅炉、太阳能集热场、固体余热回收器、蓄热器和油水换热器;固体余热回收器通过排渣通道与燃煤锅炉相连,蓄热器和固体余热回收器通过第一油管回路串联,油水换热器和蓄热器通过第二油管回路串联,太阳能集热场的两个流通管路并联接入第二油管回路,油水换热器设置给水管路,给水管路与燃煤锅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加热器之间的水管并联,形成给水回路。本发明实现了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利用,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41058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7754.8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煤锅炉发电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和灰渣余热辅助燃煤锅炉发电的系统。包括燃煤锅炉、太阳能集热场、固体余热回收器、蓄热器和油水换热器;固体余热回收器通过排渣通道与燃煤锅炉相连,蓄热器和固体余热回收器通过第一油管回路串联,油水换热器和蓄热器通过第二油管回路串联,太阳能集热场的两个流通管路并联接入第二油管回路,油水换热器设置给水管路,给水管路与燃煤锅炉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加热器之间的水管并联,形成给水回路。本发明实现了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利用,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