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3901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610339758.7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化弃风电量的风电场发电权置换电量评估方法,通过对风电场和火电厂的日前发电权置换进行评估。从而最大化新能源发电量,最小化弃风。并简化交易电量滚动修正的过程,只进行日前的置换电量评估,简化计算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以及提高发电企业利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904665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10151002.0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双馈风机的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首先对全网节点、线路统一编号并建立系统参数表;其次,建立双馈风机增广关联测量模型;再次,设计各选定工况点下的电力系统稳定器;最后,计算模型切换权值并得到控制器输出。本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输出控制信号叠加在原系统控制信号上,可不改变原有操作习惯,具有实现简单,低成本的特点。应用本方法设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可提高风电场抗扰动的能力和故障穿越能力,进而增强电网的稳定性,提高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7626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38853.5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化弃光电量的光伏电站发电权置换电量评估方法,通过对光伏电站和火电厂日前发电权置换进行评估。从而最大化新能源发电量,最小化弃光。并简化交易电量滚动修正的过程,只进行日前的置换电量评估,简化计算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以及提高发电企业利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80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36031.5
申请日:2013-04-18
Inventor: 刘文颖 , 汪宁渤 , 王佳明 , 靳丹 , 梁才 , 马彦宏 , 李亚龙 , 文晶 , 葛润东 , 徐鹏 , 但扬清 , 郭鹏 , 周强 , 孙亚璐 , 吴耀浩 , 卢甜甜 , 赵龙 , 刘景延 , 黄蓉 , 蔡万通 , 李津 , 刘聪 , 李俊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6 , H02J3/38 , H02J3/383 , H02J3/386 , H02J13/0006 , Y02E10/563 , Y02E10/763 , Y02E40/34 , Y02E40/72 , Y02E60/723 , Y02E60/726 , Y04S10/123 , Y04S10/16 , Y04S10/24 , Y10T307/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电和光电并网控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风电和光电集中并网的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设置用于控制单个风电场/光电场的执行站,设置用于控制执行站的子站,设置用于控制所有子站的主站;主站计算每个子站的设定电压参考值Uref;采用3σ法处理设定电压参考值Uref,得到设定电压参考值区间;调节子站高压侧母线电压,以使其落入设定电压参考值区间中;如果子站高压侧母线电压未落入设定电压参考值区间中,则通过执行站调节风电场/光电场中的设备。本发明为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43048.6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周强 , 王维洲 , 吴悦 , 韩旭杉 , 张彦琪 , 马志程 , 马彦宏 , 吕清泉 , 王定美 , 张金平 , 李津 , 张睿骁 , 刘淳 , 保承家 , 张健美 , 张珍珍 , 高鹏飞 , 刘丽娟 , 郑翔宇 , 刘海伟 , 申自裕 , 刘文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消纳新能源为目标的源‑荷‑储多边议价日前响应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日前预测数据、新能源及源‑荷‑储各企业相关参数及相关成本电价;建立新能源消纳需求方收益模型;建立源‑荷‑储各消纳方收益模型;建立源‑荷‑储多边议价的博弈决策模型;求解博弈决策模型,输出供需双方所调节容量、激励电价及收益均衡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以消纳新能源为目标的源‑荷‑储多边议价日前响应控制方法,在保障新能源消纳的基础上,实现了新能源消纳需求方与源‑荷‑储(传统电源/可调负荷/储能电站)各消纳方在盈利上的均衡,提高供需双方参与新能源消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消纳,同时也促进了新能源消纳辅助服务市场的交易公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30978.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路民辉 , 王维洲 , 吴悦 , 韩旭杉 , 周强 , 马志程 , 马彦宏 , 张彦琪 , 曾贇 , 曹钰 , 王佳浩 , 张尧翔 , 吕清泉 , 王定美 , 张金平 , 张珍珍 , 杨美颖 , 张雯程 , 刘紫东 , 高鹏飞 , 张睿骁 , 韩小齐 , 申自裕 , 庞清仑 , 刘炽 , 刘文颖 , 张健美 , 李津 , 刘丽娟 , 郑翔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故障对直流送端电网电压影响的分析方法。其包括:研究换相失败对直流送端电网电压的影响机理;研究整流器的无功功率特性,并基于此分析高压直流故障对直流送端电网暂态压降/压升的影响;最后,搭建高压直流故障对直流送端电网电压影响的分析方法仿真模型,并仿真验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发明提供的高压直流故障对直流送端电网电压影响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换相失败原因以及对直流送端电网交流侧电压的影响机理,对高压直流故障时直流送端电网电压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339758.7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22 , H02J3/008 ,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化弃风电量的风电场发电权置换电量评估方法,通过对风电场和火电厂的日前发电权置换进行评估。从而最大化新能源发电量,最小化弃风。并简化交易电量滚动修正的过程,只进行日前的置换电量评估,简化计算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以及提高发电企业利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468867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67004.1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40/22 , G06F17/5009
Abstract: 常用的风电场等值建模方式为单机等值建模。将风电场中的多台风电机组等效成一台,多台单机的机械功率之和即是风电场的总机械输入功率。考虑到大型风电场占地面积较大,风电机组数量众多,不同风电机组所处环境的风速、地形、气温等因素差异较大,简单地采用单机等值建模方式会造成较大误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型风电场建模,提出一种新的风电场聚合划分方法。选择多机等值的方式,采用基于数值分类学的聚类分析算法,客观地进行大型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分类聚合。较常见风电机组划分方法,具有客观,稳定,可行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97559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109236.4
申请日:2013-03-29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改善双馈机组接入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构建双馈机组的数学模型,求出不稳定模态或弱阻尼模态对系统矩阵的灵敏度,找出系统矩阵中对该模态灵敏度最高的几个非零元素,找出最相关的参数集,让各参数依次在设定的区间内变化,观察相应模态的特征值变化轨迹,根据特征值变化情况综合权衡优化系统参数。本发明可以在不附加其他控制手段的前提下,改善双馈机组接入后由于控制器参数或系统参数选择不当产生的主导模态阻尼,不需要增加成本;同时这种方法针对性强,避免了对系统所有可调参数进行穷举尝试,大幅减少工作量,提升了计算效率,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19755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09236.4
申请日:2013-03-29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改善双馈机组接入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构建双馈机组的数学模型,求出不稳定模态或弱阻尼模态对系统矩阵的灵敏度,找出系统矩阵中对该模态灵敏度最高的几个非零元素,找出最相关的参数集,让各参数依次在设定的区间内变化,观察相应模态的特征值变化轨迹,根据特征值变化情况综合权衡优化系统参数。本发明可以在不附加其他控制手段的前提下,改善双馈机组接入后由于控制器参数或系统参数选择不当产生的主导模态阻尼,不需要增加成本;同时这种方法针对性强,避免了对系统所有可调参数进行穷举尝试,大幅减少工作量,提升了计算效率,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