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絮凝剂降低微塑料对厌氧氨氧化工艺抑制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7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53755.0

    申请日:2025-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絮凝剂降低微塑料对厌氧氨氧化工艺抑制作用的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S1、接种污泥生物量和模拟生活污水、S2、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制备、S3、硫酸铁絮凝剂的准备和S4、实验运行条件控制;本发明中,通过在工艺中加入硫酸铁絮凝剂,有效降低微塑料对厌氧氨氧化工艺除氮的抑制作用,同时大大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几乎无菌量流失;通过本工艺,可以根据水质条件和运行条件灵活的调控硫酸铁絮凝剂的投加浓度,工艺方法应用灵活、操作简单;通过本工艺,投入硫酸铁絮凝剂不影响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运行,反而有着互相作用,脱氮效率也大为提高。

    一种基于随机键编码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优化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417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1279.2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键编码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优化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资源受限项目中的各项活动;对所述各项活动采用随机键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生成多个编码个体,多个编码个体形成初始种群;确定每个编码个体的调度次序,并根据所述调度次序对每个编码个体排序,得到排序后的编码个体;对排序后的编码个体进行解码,得到调度方案;根据预设条件,判断所述调度方案是否为最优调度方案;若否,基于种群进化策略的遗传算法对所述调度方案进行寻优,得到最优调度方案;根据所述最优调度方案对资源受限项目进行调度优化。本申请能够提高资源受限项目优化调度的效率和精度。

    研究矿柱开挖过程充填体承载机制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988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167967.2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以岩石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工艺建立基于矿柱开挖过程的充填体‑矿柱力学系统开挖承载实验模型,利用液压伺服试验机平台并结合应变监测系统、声发射监测系统,研究矿柱开挖过程充填体承载机制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利用静态应变监测系统、声发射监测系统对试验中矿柱开挖整个过程中矿柱、充填体的声发射以及应变情况进行监测,实现了矿柱开挖过程中矿柱承载规律及充填体卸荷及承载规律研究,为矿柱回采过程的安全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更好地指导现场开采。

    一种多模式资源受限项目最短完成工期的求解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417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6452.X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模式资源受限项目最短完成工期的求解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编码权重列表和模式列表生成各编码个体,对每一个编码个体中的权重列表排序,确定各活动的调度顺序;对初始种群进行解码,确定每一个编码个体中各项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根据各项活动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确定每一个编码个体对应的总工期;对所有编码个体按照总工期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结果中靠前的预设数量的编码个体作为精英编码个体复制至下一代种群;基于精英编码个体和遗传算法得到新的编码个体,得到最优的下一代种群;基于最优的下一代种群中总工期值最小的编码个体,准确得到多模式资源受限项目的最短完成工期。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折弯裁切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213887957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679462.4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折弯裁切一体机,其使钢筋切割位置调节更加便利,提高了操作便捷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实用性;包括底座、两组滑杆、四组固定块、固定板、稳固块、四组固定杆、安装板、油缸组件、伸缩杆、刀座、切割片、钢筋和折弯机构,两组滑杆的底端分别与底座的底端左侧前部区域和后部区域连接,四组固定块的底端均设置有滑槽,四组滑槽分别与两组滑杆滑动卡装,四组固定块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稳固块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稳固块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槽。

    一种建筑预算图纸支架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57329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88729.3

    申请日:2016-01-29

    Inventor: 李杨 南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预算图纸支架,包括支架脚、面板,所述支架脚和所述面板绞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一凹槽和画板,所述画板镶嵌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画板的下端设置有一回转支承轴承,所述画板中部上设置有固定夹,所述画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磁铁扣,所述凹槽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磁铁扣,所述第一磁铁扣和所述第二磁铁扣吸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成本低廉的优点。

    一种矩形热交换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09355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319176.2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矩形热交换器。自上而下设置有新风腔、室内风腔、室外风腔以及污风腔,室内风腔与室外风腔内部均设置有换热管道,能够实现污风与新风的逆流换热,增加了污风与新风之间的热/冷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器的热/冷交换效率,同时,新风腔室内设置有空气过滤层,能够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整个矩形热交换器节能环保,体积小,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方便。

    一种管式全热交换芯体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37804U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20318027.4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全热交换芯体,包括壳体、导热板、污风通道、以及新风通道,壳体为圆柱空心壳体;导热板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将壳体内部分割为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污风缓冲腔室、第一新风腔室、第一污风腔室、第二新风腔室、第二污风腔室、新风缓冲腔室;污风通道由多个弧形圆管组成,并穿透导热板连通污风缓冲腔室、第一污风腔室、以及第二污风腔室;新风通道由多个弧形圆管组成,并穿透导热板连通第一新风腔室、第二新风腔室、以及新风缓冲腔室。本实用新型的管式全热交换芯体热/冷交换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