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用红外线测距仪

    公开(公告)号:CN1062492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582347.0

    申请日:2016-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绘用红外线测距仪,包括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单片机、编写转换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显示屏,还包括水平基准、外壳体和支撑脚,支撑脚位于外壳体的底部,水平基准设置在外壳体上,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有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顶部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本发明的水平基准设置在外壳上,方便测距人员观察测距仪是否水平;支撑脚上设有调节枢纽和伸缩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枢纽控制伸缩装置,进一步的改变支撑脚的高度,从而使水平基准处于水平位置,保证测距精准度。

    一种煤矿区采动损害与修复的模拟探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9404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7012.3

    申请日:2016-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区采动损害与修复的模拟探测试验装置,包括框体、固定件、侧板,框体包括底板、立柱和加固板;底板包括由两个尺寸相同的木板组成的可分离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底板和右底板前后侧边设有钻孔,通过螺栓使左底板和右底板铰接相连;底板的四角安装立柱,立柱固定在底板的边角上;框体的上部和立柱的中部均通过固定件安装有加固板;侧板呈上空的长方体状,侧板安置在框体内,不同方位的侧板以及侧板与框体间通过固定件相连。本发明可以作为研究探地雷达回波信号与采动覆岩结构变化、地裂缝以及损毁后土地复垦工程质量因素的相关关系的载体,为煤矿区采动损害的监测与治理提供一种多用途的适宜装置和研究方法。

    一种测绘用红外线测距仪

    公开(公告)号:CN106249227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582347.0

    申请日:2016-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绘用红外线测距仪,包括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数据传输模块、单片机、编写转换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显示屏,还包括水平基准、外壳体和支撑脚,支撑脚位于外壳体的底部,水平基准设置在外壳体上,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有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顶部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本发明的水平基准设置在外壳上,方便测距人员观察测距仪是否水平;支撑脚上设有调节枢纽和伸缩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枢纽控制伸缩装置,进一步的改变支撑脚的高度,从而使水平基准处于水平位置,保证测距精准度。

    一种煤矿区采动损害与修复的模拟探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94042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387012.3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区采动损害与修复的模拟探测试验装置,包括框体、固定件、侧板,框体包括底板、立柱和加固板;底板包括由两个尺寸相同的木板组成的可分离的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底板和右底板前后侧边设有钻孔,通过螺栓使左底板和右底板铰接相连;底板的四角安装立柱,立柱固定在底板的边角上;框体的上部和立柱的中部均通过固定件安装有加固板;侧板呈上空的长方体状,侧板安置在框体内,不同方位的侧板以及侧板与框体间通过固定件相连。本发明可以作为研究探地雷达回波信号与采动覆岩结构变化、地裂缝以及损毁后土地复垦工程质量因素的相关关系的载体,为煤矿区采动损害的监测与治理提供一种多用途的适宜装置和研究方法。

    基于自适应坡度的无人机载LiDAR点云滤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946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610981407.6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自适应坡度的无人机载LiDAR点云滤波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测区内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步骤2:对点云数据建立索引;步骤3:计算并保留格网内的最优平面;步骤4:选择预设窗口内的高程最低点作为地面点的初始种子点;步骤5:计算最优平面和地面点之间的距离,以及该地面点到最优平面中心的坡度,根据坡度阈值获取地面点集;步骤6:将初始地面点集中的点作为基点,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生成数字地面模型;步骤7:通过新生的数字地面模型,获取坡度阈值的更新值,重复迭代步骤4~步骤6,获取最终的地面点集。基于自适应坡度的滤波提高了算法运行效率。

    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涂料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3452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1251152.4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到水利工程的防水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涂料。所述的防水涂料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氨酯15~30%、双酚A环氧树脂20~30%、固化剂1~5%、芴系化合物1~5%、水玻璃15~20%、酸性物质7~10%、稀释剂5~10%、填料15~20%、钛酸偶联剂1~5%,其中,所述芴系化合物为双酚芴、单酚芴;所述酸性物质为有机酸;所述填料为铝粉、锌粉、石英砂、玻璃粉或凹凸棒粘土粉中的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多种。因此,本发明的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涂料不仅具备很好的抗冲击、耐磨性能,同时具备很好的耐热胀冷缩的性能,提高了砌体防渗防漏性能。

    基于自适应坡度的无人机载LiDAR点云滤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946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1407.6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自适应坡度的无人机载LiDAR点云滤波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测区内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步骤2:对点云数据建立索引;步骤3:计算并保留格网内的最优平面;步骤4:选择预设窗口内的高程最低点作为地面点的初始种子点;步骤5:计算最优平面和地面点之间的距离,以及该地面点到最优平面中心的坡度,根据坡度阈值获取地面点集;步骤6:将初始地面点集中的点作为基点,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生成数字地面模型;步骤7:通过新生的数字地面模型,获取坡度阈值的更新值,重复迭代步骤4~步骤6,获取最终的地面点集。基于自适应坡度的滤波提高了算法运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