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标定装置对倾角仪标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247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4709.5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标定装置对倾角仪标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倾角仪放置在转动板上;步骤2、并初始化灵敏度系数为1;步骤3、调整调平螺钉,使转动板保持水平,此时平衡倾角仪传出的输出值为0;步骤4、再次通过调节螺栓将滑板的上端部高度至调整至标定装置量程高度的30%、60%和90%,依次记为H1、H2和H3,同时记录对应的倾角仪传感器输出值α1、α2和α3;步骤5、定义门形刻度板右端到转动板右端铰接轴线的距离为L,通过反三角函数β=arctan(H/L)计算得到倾角仪的真实倾斜角度β1、β2和β3;步骤6、通过公式k=β/α计算灵敏度系数k1、k2和k3;步骤7、将三次测定灵敏度系数k1、k2和k3取平均值,作为标定后的灵敏度系数。

    一种竖直管降膜蒸发传热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1478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440980.0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直管降膜蒸发传热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该系统由包括供液模块、流量调节模块、预热模块、试验模块、冷却模块和抽真空模块,试验液体从储液罐通过试验流体泵出发经过预热之后流入试验段,在试验段再加热,然后经过冷凝器冷却最后再回到储液罐中,形成闭路循环。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能够进行竖直管降膜流动及传热性能的研究。

    一种基于封闭循环式烧结冷却机的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66961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1259666.4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封闭循环式烧结冷却机的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烧结机入口低温段A、烧结冷却高温段B、一级余热利用系统、混合系统和二级余热利用系统,一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以及与余热锅炉外接配设的汽轮机,余热锅炉与烧结冷却高温段B的废热气排气口通过高温风道连接;混合系统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主输出口与二级余热利用系统连接;二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基于降膜蒸发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混合器的主输出口与降膜蒸发器的加热气进口通过混合管连接,降膜蒸发器的加热气排口处设置回气风道。本发明优点在于实现了热量梯级耦合、高效、可靠回收利用烧结机废热气余热发电的目标,可有效提高烧结余热回收效率。

    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28245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1255890.6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工质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烧结机入口低温段A、烧结冷却高温段B、一级余热利用系统、混合系统和二级余热利用系统,一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余热锅炉以及与余热锅炉外接配设的汽轮机,余热锅炉与烧结冷却高温段B的废热气排气口通过高温风道连接;混合系统包括混合器,混合器的主输出口与二级余热利用系统连接;二级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基于降膜蒸发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降膜蒸发器的加热气排口处设置回气风道;所述降膜蒸发器为四周切向进料的两相逆流垂直管降膜蒸发器。本发明优点在于实现了热量梯级耦合、高效、可靠回收利用烧结机废热气余热的目标,可有效提高烧结余热回收效率。

    四周切向进料的两相逆流垂直管内降膜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736256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1257492.8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22 B01D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四周切向进料的两相逆流垂直管内降膜蒸发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同轴固定连接的上器盖、切向进料器、蒸发器本体和集液器,在蒸发器本体内下端部设有第一密封挡板,在蒸发器本体内上端部设有第二密封挡板,所述第一密封挡板和第二密封挡板之间为降膜蒸发室,在降膜蒸发室内设有垂直设置的多根降膜蒸发管;在切向进料器内上端部设有第三密封挡板,所述第二密封挡板和第三密封挡板之间为工质液体储配腔体,在工质液体储配腔体内设有多根垂直设置的导气管;由于采用了四周切向进料和环形布膜器实现了降膜蒸发管内壁有机工质液体膜的均匀分布,保证管内降膜蒸发最佳降膜流动,提高了降膜蒸发管的蒸发效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