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柱纤维地聚物模板结构及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2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6340.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柱纤维地聚物模板结构及固定方法,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纤维地聚物模板,所述纤维地聚物模板的一侧设置有聚酰亚胺榫头结构,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聚酰亚胺榫槽结构;所述聚酰亚胺榫头结构适于与另一个所述纤维地聚物模板的聚酰亚胺榫槽结构配合连接以形成榫卯连接结构;靠近所述聚酰亚胺榫头结构与聚酰亚胺榫槽结构的内侧各设置有一连接在纤维地聚物模板板面上的防护支撑板,两个所述防护支撑板适于相互抵接以形成所述榫卯连接结构的防护挡板。通过本方案以方便建筑模板的施工安装。

    一种装配式倒梯形连接孔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347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710499600.0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倒梯形连接孔制备装置:包括盖板、弹性套筒、插入棒和数量至少为三片的顶片,弹性套筒内开有内腔,弹性套筒上固定有盖板,盖板上开有通孔和分布于通孔周沿的若干道凹槽,顶片设置在弹性套筒的腔内,且顶片部分卡插于凹槽,插入棒插入弹性套筒内位于各顶片的围合圈内,顶片向外顶起成台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之处:制作装配件时,将该装置插入浇铸中的混凝土装配件,混凝土凝固时,取出该装置,可以在最终成型的装配件上形成截面为倒梯形状的灌浆孔,增加灌浆孔和混凝土填充料之间的机械咬合力,以增加预制浆锚构件连接后的抗剪性能和锚固性能。

    一种自锁防松螺栓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5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073557.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防松螺栓及其安装方法,所述自锁防松螺栓包括销螺母、束螺母、紧固螺母;所述销螺母的一面沿轴向向外延伸出一圆台,所述圆台的直径自抵接所述销螺母的一端至远离所述销螺母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销螺母及圆台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圆台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束螺母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相配合限位的第二配合螺纹;所述束螺母垂直于轴向的一面设置有一倾斜限位台;所述倾斜限位台的在轴向上的高度沿所述束螺母的周向由倾斜限位台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高;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使螺栓能够应用于普通螺纹,提高产品实用性。

    一种装配式倒梯形连接孔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3471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99600.0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倒梯形连接孔制备装置:包括盖板、弹性套筒、插入棒和数量至少为三片的顶片,弹性套筒内开有内腔,弹性套筒上固定有盖板,盖板上开有通孔和分布于通孔周沿的若干道凹槽,顶片设置在弹性套筒的腔内,且顶片部分卡插于凹槽,插入棒插入弹性套筒内位于各顶片的围合圈内,顶片向外顶起成台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之处:制作装配件时,将该装置插入浇铸中的混凝土装配件,混凝土凝固时,取出该装置,可以在最终成型的装配件上形成截面为倒梯形状的灌浆孔,增加灌浆孔和混凝土填充料之间的机械咬合力,以增加预制浆锚构件连接后的抗剪性能和锚固性能。

    一种剪切型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392470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35645.6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王卫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压刚度相近、安装制作简便、造价低廉的剪切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内核钢板、外层钢板和螺栓,所述外层钢板有两个,分别放置在所述内核钢板的两侧,所述内核钢板两端都设置有安装连接段和钢板连接段,中部设置有耗能段,所述耗能段两端设置有开口槽,其两端的开口槽之间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变形孔,所述钢板连接段上设置有内核螺栓孔,所述外层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核螺栓孔配合的外层螺栓孔,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内核螺栓孔和所述外层螺栓孔连接所述内核钢板和所述外层钢板。通过内核钢板的耗能段上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变形孔,耗散能量,拉压刚度相近。内核钢板两端的安装连接段和钢板连接段,可以方便制作和安装。

    一种混凝土半球壳的新型极限内压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280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428458.2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半球壳的新型极限内压力测试装置,包括胶囊、封挡装置、加压装置、形变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如此,本发明利用加压装置给胶囊加压,胶囊将膨胀压力均匀施加于混凝土半球壳内表面,加压装置对胶囊加压直至破坏,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形变检测装置检测混凝土半球壳的形变,将形变量等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对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钢筋混凝土半球壳的内压力极限以及内压力与破坏形式等的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重复检测不同厚度、半径、钢筋构成等的混凝土半球壳,可预测混凝土半球壳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一种组合式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392470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35714.3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王卫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压刚度相近、安装制作简便、造价低廉的组合式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内核钢板和外层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钢板两端都设置有安装连接段,中部设置有耗能段,所述耗能段两端设置有开口槽,其两端的所述开口槽之间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变形孔,所述外层钢套包覆住所述耗能段,且在所述外层钢套和所述耗能段之间填充有填充材料,所述开口槽和/或所述变形孔内填充有耗能材料。通过内核钢板的耗能段上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变形孔,耗散震能量,拉压刚度相近。内核钢板两端的安装连接段和钢板连接段,可以方便制作和安装。

    一种剪切型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3924703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35645.6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王卫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压刚度相近、安装制作简便、造价低廉的剪切型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内核钢板、外层钢板和螺栓,所述外层钢板有两个,分别放置在所述内核钢板的两侧,所述内核钢板两端都设置有安装连接段和钢板连接段,中部设置有耗能段,所述耗能段两端设置有开口槽,其两端的开口槽之间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变形孔,所述钢板连接段上设置有内核螺栓孔,所述外层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核螺栓孔配合的外层螺栓孔,所述螺栓通过所述内核螺栓孔和所述外层螺栓孔连接所述内核钢板和所述外层钢板。通过内核钢板的耗能段上设置有规则排列的变形孔,耗散能量,拉压刚度相近。内核钢板两端的安装连接段和钢板连接段,可以方便制作和安装。

    自承式异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306144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2304.7

    申请日:2013-01-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承式异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异形薄壁型钢、通长钢筋骨架和混凝土填充物,该异形薄壁型钢包括下底板、位于下底板两侧的腹板以及位于腹板上端的上部翼缘,该腹板具有内凹部,两腹板与下底板、上部翼缘围成异形容置腔,该异形容置腔的上端具有位于楼板盖的厚度范围内的开口,所述通长钢筋骨架布设于异形容置腔内并固定于异形薄壁型钢下底板,该异形薄壁型钢上端的开口、内部的异形容置腔及通长钢筋骨架与楼板盖整体浇筑混凝土填充物,这样不但能显著提高结构承载力、刚度、抗裂性能和施工性能,而且工程施工时无需外置混凝土模板,有利于减少人力、缩短工期以及节约辅助材料。

    一种高温下柱抗火试验加载装置及其试验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003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041434.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下柱抗火试验加载装置及其试验加载方法,该试验加载装置结构包括反力架,所述反力架通过两个竖直设置的千斤顶连接有传力钢梁,所述传力钢梁一端通过一个水平设置的千斤顶与所述反力架一侧连接,所述传力钢梁底部用于连接试验试件。基于本发明上述试验装置而设计的试验加载方法,能够实现弯矩和轴力的独立变化,能够单独的轴压或者偏心受压加载在模拟火灾下子结构混合试验中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