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894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650257.4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蝶形弹簧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管、外约束管、核心耗能管、两个导管、两个定位板、两个内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定位端板、两个连接端板、两组蝶形弹簧;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内约束钢管的两端口,所述定位板及内约束钢管均插入所述核心耗能钢管的内部,所述核心耗能钢管的两端及两个所述的定位板远离所述内约束钢管的端口均各固定连接有所述定位端板。上述的基于蝶形弹簧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自复位恢复力由通过串并联在一起的蝶形弹簧提供,蝶形弹簧力学性能稳定,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支撑弹性恢复力与设计水平相当,且不存在应力损失,从而使支撑具有稳定的自复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78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650751.0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阶段屈服的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管、外约束管、两个一级耗能管、二级耗能管、两个定位板、两个连接管、两个内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端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内约束管的端口;所述内约束管及定位板置于所述二级耗能管的内部;二级耗能管的两端及两个所述的定位板远离所述内约束管的端口均各固定连接有一内端板。本发明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分阶段发生多次屈服,结构附加刚度退化缓慢且退化相对稳定,能够有效控制结构位移,且装置自重轻,特别适用于结构抗震加固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7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650276.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阶屈服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钢管、外约束钢管、第一耗能钢管、二级耗能钢管、两个导管、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连接端板、两组蝶形弹簧、两个内端板。本发明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分阶段发生多次屈服,在支撑受压或受拉时自复位能力相当,从而保障支撑拉压滞回曲线对称,使支撑受力性能稳定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15719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84828.X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包括:S1,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用于结构反应预测的代理模型;S2,应用代理模型开展实时混合试验;其中S1具体包括:S11,准备数据:获取地震动序列,对结构开展有限元分析,记录结构位移时程、物理子结构位移时程和物理子结构的恢复力;S12,构建训练集:以地震动时程、物理子结构的恢复力时程为输入,以结构位移时程、物理子结构位移时程为输出;S13,构建代理模型:选择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所述训练集,获得不同的结构反应预测代理模型,并最终确定代理模型。上述方案应用代理模型进行实时混合试验,能够实现具有大量自由度和复杂非线性的数值子结构计算,且具有较短的计算耗时。
-
公开(公告)号:CN115981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44548.5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时混合试验的自适应时滞补偿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期望位移d输入第一时滞补偿模型,获得位移信号u1;其中第一时滞补偿模型为被控对象的名义模型的逆模型,被控对象为待评估结构的传递系统和物理子结构组成的系统;将位移信号u1输入第二时滞补偿模型,获得位移信号u2,并将位移信号u2输入误差模型,获得附加控制量ua;以及,将位移信号u1与附加控制量ua相加,获得命令位移dc,并将命令位移dc输入被控对象,获得实测位移dm。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有效改善了实时混合试验的精度,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同时,通过在线估计误差模型来设计附加控制量,克服了传统自适应时滞补偿方法对参数估计方法和初值的依赖。
-
公开(公告)号:CN11052894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50257.4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蝶形弹簧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管、外约束管、核心耗能管、两个导管、两个定位板、两个内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定位端板、两个连接端板、两组蝶形弹簧;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内约束钢管的两端口,所述定位板及内约束钢管均插入所述核心耗能钢管的内部,所述核心耗能钢管的两端及两个所述的定位板远离所述内约束钢管的端口均各固定连接有所述定位端板。上述的基于蝶形弹簧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自复位恢复力由通过串并联在一起的蝶形弹簧提供,蝶形弹簧力学性能稳定,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支撑弹性恢复力与设计水平相当,且不存在应力损失,从而使支撑具有稳定的自复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78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50276.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阶屈服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钢管、外约束钢管、第一耗能钢管、二级耗能钢管、两个导管、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连接端板、两组蝶形弹簧、两个内端板。本发明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分阶段发生多次屈服,在支撑受压或受拉时自复位能力相当,从而保障支撑拉压滞回曲线对称,使支撑受力性能稳定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7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50751.0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阶段屈服的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管、外约束管、两个一级耗能管、二级耗能管、两个定位板、两个连接管、两个内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端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内约束管的端口;所述内约束管及定位板置于所述二级耗能管的内部;二级耗能管的两端及两个所述的定位板远离所述内约束管的端口均各固定连接有一内端板。本发明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分阶段发生多次屈服,结构附加刚度退化缓慢且退化相对稳定,能够有效控制结构位移,且装置自重轻,特别适用于结构抗震加固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0858187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137810.6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阶屈服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钢管、外约束钢管、第一耗能钢管、二级耗能钢管、两个导管、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连接端板、两组蝶形弹簧、两个内端板。本实用新型在地震作用下可以分阶段发生多次屈服,在支撑受压或受拉时自复位能力相当,从而保障支撑拉压滞回曲线对称,使支撑受力性能稳定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210460134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137907.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蝶形弹簧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约束管、外约束管、核心耗能管、两个导管、两个定位板、两个内端板、两个外端板、两个定位端板、两个连接端板、两组蝶形弹簧;定位板的一端分别插入内约束钢管的两端口,定位板及内约束钢管均插入核心耗能钢管的内部,核心耗能钢管的两端及两个的定位板远离内约束钢管的端口均各固定连接有定位端板。上述的一种基于蝶形弹簧的双重管约束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自复位恢复力由通过串并联在一起的蝶形弹簧提供,蝶形弹簧力学性能稳定,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支撑弹性恢复力与设计水平相当,且不存在应力损失,从而使支撑具有稳定的自复位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