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5779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2010060229.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Q1/70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和探针、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采用单管双荧光通道同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和内参基因Rnase P的存在,能检测肺泡灌洗液、鼻咽拭子、全血、血清、粪便和组织等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RNA的存在。本发明检测时间周期短,适用于临床和床旁的快速检测诊断;检测病毒特异性高,准确率高;在进行病毒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线性范围好;检测灵敏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检测体系中加入了内参基因,能通过内参基因的检测结果对样本的提取和扩增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9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36872.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哈桑病毒实时等温重组酶聚合酶检测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设计的引物、探针和反应系统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能达到5拷贝/mL,准确性100%,特异性强,和其它80种病原体没有交叉扩增。这个试剂盒采用的是重组酶聚合酶恒温扩增技术,不需要大型PCR仪,且仅需要2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比传统的荧光探针PCR检测方法节省近2小时时间,同时采用M13噬菌体探针作为内部阳性质控,能防止假阴性情况发生,加入了UNG酶,能防止污染的发生。本试剂盒可用于实验室、野外和床旁检测,尤其适用于检疫口岸、机场和疫病爆发现场的哈桑病毒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6420.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尤鲁库里病毒双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和探针、检测试剂盒、检验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检测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能达到8拷贝/mL;检测时间周期短,能在40分钟内完成核酸检测,适用于临床和床旁的快速检测诊断;检测特异性高,和其它80种病原体没有交叉扩增;检测准确性100%;能进行病毒定量分析,定量线性范围好;检测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检测体系加入了UDG酶,能防止污染的发生;还加入了内参基因,能通过内参基因的检测结果对样本的提取和扩增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能检测全血、血清、血浆、脑脊液、尿液、肺泡灌洗液、咽拭子和粪便等标本中尤鲁库里病毒RNA的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47422.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伊尼尼病毒快速恒温检测试剂盒及应用。本发明设计的引物、探针和检测试剂盒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能达到10拷贝/mL,准确性100%,特异性强,和其它80种病原体没有交叉扩增。该试剂盒采用的是重组酶聚合酶恒温扩增技术,不需要大型PCR仪,且仅需要2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比传统的荧光探针PCR检测方法节省近2小时的时间,同时采用M13噬菌体探针作为内部阳性质控,能防止假阴性情况发生,加入了UNG酶,能防止污染的发生。本试剂盒可用于实验室、野外和床旁检测,尤其适用于检疫口岸、机场和疫病爆发现场的伊尼尼病毒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05779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060229.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C12Q1/70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双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和探针、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采用单管双荧光通道同时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和内参基因Rnase P的存在,能检测肺泡灌洗液、鼻咽拭子、全血、血清、粪便和组织等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RNA的存在。本发明检测时间周期短,适用于临床和床旁的快速检测诊断;检测病毒特异性高,准确率高;在进行病毒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线性范围好;检测灵敏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检测体系中加入了内参基因,能通过内参基因的检测结果对样本的提取和扩增整个过程进行质量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4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5306.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及其应用,所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收集病例信息和检测数据,比较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存活组与死亡组的数据指标,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对所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剔除相关性较高的变量,剩余变量再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关键模型指标;根据所述关键模型指标,建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并生成列线图。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和临床实用性,为临床医护人员在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提供了具体化的依据,早期干预,以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092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36989.9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别选取了前10个较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两种算法重合的危险因素是Virus、MYO、UREA、AGE、DD、BNP。采用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进行变量集评分,当选择前面5个变量时,模型评分最高,因此选择了5个预测指标Virus、MYO、UREA、AGE、DD用于构建SFTS发病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对SFTS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或可将此模型应用于SFTS预后评估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