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68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393869.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S1,首先明确质子笔形束扫描技术的治疗时间序列和计算算法;以每个治疗室质子笔形束扫描时间请求的时间序列和照射野角度为基础,结合质子辐射蒙特卡洛辐射剂量模拟计算和实测剂量的结果;S2,束流照射时间计算;S3,质子治疗系统外照射个人剂量估算;S4,质子束流请求排序算法逻辑;S5,治疗室准备就绪后束流进行请求;S6,技术员进入治疗室;S7,整体束流请求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执行束流请求;S8,判断各治疗室状态,再分配束流,并优化各个治疗室的等待时间,本发明提出质子治疗多室束流请求排序算法,有效降低质子技术人员的非必要穿透辐射体剂量,各治疗室的等待时间最优化选择,提升治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31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696429.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N5/09 , C12N5/071 , C12Q1/02 , A01K67/027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放疗敏感和放疗耐受特性的原代宫颈癌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放疗耐受细胞系名称为UCR7,放疗敏感细胞系为UCS19,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UCR7保藏编号CCTCC NO:C202286,UCS19保藏编号CCTCC NO:C2022127。本发明放射耐受的宫颈癌条件性重编程细胞系不仅可以保留患者肿瘤放射耐受的生物学特征,作为放射耐受宫颈癌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的细胞模型,还可应用于二代生物标本库构建和精准医学,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920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10281.6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16H20/40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质子剂量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质子剂量计算方法,属于医疗辅助领域,包括:构建训练数据集,其中的训练数据包括质子束辐照样本、质子束能量以及使相应能量的质子束辐照样本后,质子束在质子束辐照样本中的剂量分布;建立多层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并利用训练数据集对其进行训练;训练时,对于每一条训练数据,将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初始隐藏状态和初始单元状态设置为质子束能量后,将质子束辐照样本转换为垂直于质子束入射方向的二维CT切片序列,并将各二维CT切片展平为一维,输入对应时间步,使长短期记忆网络计算剂量分布,以训练数据中的剂量分布作为标签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监督。本发明能够提高快速质子剂量计算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03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38464.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通用射程移位器实施质子Braggpeak闪疗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对通用射程移位器进行设计;S2、同步剂量点阵优化算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改变现有质子治疗装置加速器、公共束流线和机架设计的情况下,通过增加通用射程移位器和减少能量层的剂量和点阵同步优化算法,实施质子布拉格峰的笔束调强闪疗(FLASH)的方法,实现利用质子布拉格峰特性的超高剂量率FLASH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96429.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N5/09 , C12N5/071 , C12Q1/02 , A01K67/027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放疗敏感和放疗耐受特性的原代宫颈癌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放疗耐受细胞系名称为UCR7,放疗敏感细胞系为UCS19,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UCR7保藏编号CCTCC NO:C202286,UCS19保藏编号CCTCC NO:C2022127。本发明放射耐受的宫颈癌条件性重编程细胞系不仅可以保留患者肿瘤放射耐受的生物学特征,作为放射耐受宫颈癌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的细胞模型,还可应用于二代生物标本库构建和精准医学,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