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金属纳尖阵电极的电调透射光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5866982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353247.0

    申请日:2016-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尖阵电极的电调透射光薄膜,其包括:由纳米尺度间隔的纳尖高密度排布构成的一层纳米厚度的金属纳尖阵阴极和一层纳米厚度的平面阳极,该阳极由透光的纳米厚度的金属氧化物导电膜制成,阴阳电极间填充有由纳米厚度的透明光学介质材料制成的电隔离膜;在加电态下,金属纳尖阵阴极上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被电极间所激励的电场驱控,向纳尖顶聚集,纳尖底部及相邻尖端间的平坦区域上的自由电子分布密度因部分甚至绝大多数自由电子被抽走而减少甚至急剧降低,对应于有自由电子密集分布的各尖顶的光透过率将减弱。本发明可对光透过率执行电控调变,具有适用于较宽谱域及较强光束、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以及调光响应快的特点。

    一种基于金属平面微纳线尖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5938260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390204.X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平面微纳线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其包括:由金属平面微纳线尖有序密集排布构成的一层图案化阴极和一层平面阳极,它们被分别制作在一层纳米厚度的透光基膜/电绝缘膜的上下表面;在加电态下,阴极上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被阴阳电极间所激励的电场驱控,向金属平面微纳线尖簇其各纳线尖顶聚集,纳线尖金属电连接线上的自由电子分布密度因部分甚至绝大多数电子被纳线尖顶抽走而减少甚至急剧降低。本发明基于金属平面微纳线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可对较宽谱域内的入射波束的光透过率执行电控调变,具有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以及调光响应快等特点。

    一种电调光反射率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575946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145778.0

    申请日:2016-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调光反射率薄膜。包括第一光学介质层,依次设置在第一光学介质层上表面的第一阳极、第二光学介质层和第二阳极,以及设置在第一光学介质层下表面的阴极,阴极为匀质导电膜结构,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均由其上布有M×N元阵列分布的纳孔的导电膜构成;通过调变加载在第一阳极和阴极间的第一时序电压信号以及加载在第二阳极和阴极间的第二时序电压信号,调变阴极上的阵列化电子的密度和分布形态,进而调变电调光反射率薄膜的光反射率。本发明能对宽谱入射波束的光反射率执行电控调变,具有动态范围大、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精细、调光响应快、光反射态可电控切入与调换的特点。

    一种基于金属基平面纳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593825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388269.0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基平面纳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其包括:由金属平面纳尖簇线密集排布构成的一层图案化阳极和一层平面金属纳膜阴极/阳极,它们被分别制作在透光的纳米厚度的基膜/光学介质层的两个外表面上;在加电态下,图案化阳极中的金属平面纳尖与金属纳膜阴极/阳极间形成局域弯曲的锐化电场阵,阴极/阳极上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被阴阳电极间所激励的阵列化纳电场驱控,向各纳电场中电场强度最强部位聚集。本发明基于金属基平面纳尖簇电极的电调透光率薄膜可对宽谱域内的强功率入射波束的光透过率执行电控调变,具有偏振不敏感、驱控灵活及调光响应快的特点。

    一种电润湿液体透镜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5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24893.2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润湿液体透镜及其制作方法,电润湿液体透镜包括镜筒、镜体、两个透明盖板及两个电极;镜筒具有位于轴向上两端的入光端及成像端,且自入光端至成像端呈渐扩布设,入光端与成像端敞口设置;两个透明盖板分别盖设于入光端及成像端;镜体包括绝缘液体及导电液体,绝缘液体与导电液体置于镜筒的内腔,并沿入光端至成像端的方向依次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分界面;两个电极分别设于镜筒的侧壁和位于成像端的透明盖板。本方案中电润湿液体透镜在一个较小的电压调节区间内便可以出现较大的失焦和聚焦状态变化,降低了电润湿液体透镜由负焦距转变为正焦距所需的驱动电压,拓展焦距调节范围,使得电润湿液体透镜具有优秀的电控调焦能力。

    一种可见光近红外近距离景深扩展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177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1280448.X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近红外近距离景深扩展成像系统,属于光学成像探测技术领域。包括短焦主透镜、电控液晶微光学结构、面阵光敏探测器、驱控模块和处理模块;短焦主透镜将远方物体进行一次压缩成像;驱控模块为面阵光敏探测器和电控液晶微光学结构提供用于驱动和调控的电压信号;电控液晶微光学结构将不同方向的目标光束进行离散化排布,并汇聚于光敏元上;面阵光敏探测器将入射到光敏元上的特征光束转换为电信号;处理模块将来自各光敏元的电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包含三维空间信息的序列子图像数据。本发明通过建立电信号‑目标深度的关系,从而进行电控层析化成像,进一步扩展景深。

    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射频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67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11157059.3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射频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放置的衬底、掺杂层和二氧化硅层,制作于掺杂层之上与掺杂层形成肖特基接触的超表面光学天线层,制作于掺杂层之上与掺杂层形成欧姆接触的欧姆电极,以及位于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的肖特基电极和普通电极;超表面光学天线层为宽度为5~100mm的金属阵列,对入射的射频S波段、C波段或X波段的电磁信号具有极强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用于探测射频S波段、C波段或X波段的信号;金属阵列为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由周期性排列的微米基元构成;微米基元为微米结构,体积小,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极强的响应信号,可以以较小的体积实现响应速度较快的射频波段信号的探测。

    一种高探测率红外探测器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93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0603.6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探测率红外探测器,包括真空室、纳尖组合、微通道板、镀铝荧光屏、光纤光锥和光敏元组件,所述纳尖组合、微通道板和镀铝荧光屏在真空环境中,红外入射窗、纳尖组合、微通道板、镀铝荧光屏和可见光输出窗沿着光路依次布置;纳尖组合包括硅基片以及纳尖阵列,所述纳尖阵列包括纳尖结构,硅基片和纳尖结构的材质均为硅晶圆;每个纳尖结构的尖端均指向微通道板;光纤光锥设置于镀铝荧光屏和光敏元组件之间,光纤光锥的一端与镀铝荧光屏连接而另一端与光敏元组件连接。本发明可输出倍增的电子,这些加速后的电子激励镀铝荧光屏产生较强的可见光,从而实现红外波段转换的高灵敏探测和高探测率。

    可见光偏振相机、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07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96278.2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见光偏振相机,包括相机镜头、电调偏振TN液晶器件、检偏器、图像传感器和图像输出单元,电调偏振TN液晶器件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间隔子组和液晶,第一极板的第一端超出所述第二极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极板的第二端超出所述第一极板的第二端,第一极板包括第一基片、第一ITO导电膜和第一定向膜,第一定向膜上设置有第一定向槽;第二极板包括第二基片、第二ITO导电膜和第二定向膜,第二定向膜上设置有第二定向槽;第二定向槽与第一定向槽垂直;液晶填入第一定向槽和第二定向槽内。本发明的可见光偏振相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直接将电调偏振TN液晶器件插入传统相机的光路中实现偏振选择功能,通过电调控制偏振效果。

    一种可见光近红外近距离景深扩展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17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80448.X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近红外近距离景深扩展成像系统,属于光学成像探测技术领域。包括短焦主透镜、电控液晶微光学结构、面阵光敏探测器、驱控模块和处理模块;短焦主透镜将远方物体进行一次压缩成像;驱控模块为面阵光敏探测器和电控液晶微光学结构提供用于驱动和调控的电压信号;电控液晶微光学结构将不同方向的目标光束进行离散化排布,并汇聚于光敏元上;面阵光敏探测器将入射到光敏元上的特征光束转换为电信号;处理模块将来自各光敏元的电信号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包含三维空间信息的序列子图像数据。本发明通过建立电信号‑目标深度的关系,从而进行电控层析化成像,进一步扩展景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