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42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910809401.4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薄板加工成型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小尺寸内凹梯形波纹金属薄板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该成型装置包括底座、盖板、推杆、推块、前端垫块、成型块和末端垫块,其中:底座分为成型区域和驱动区域,盖板设置在成型区域,盖板用于限制成型高度,推杆、推块和前端垫块设置在驱动区域,在推杆上施加推力,通过推块和前端垫块将推力传递至待成型金属薄板上,使得待成型薄板曲形,成型块分布在待成型金属薄板的两侧的矩形凹槽中,末端垫块设置在待成型金属薄板的末端,通过成型块、前端垫块和末端垫块的配合,使得待成型金属薄板成型为所需的内凹梯形波纹。通过本发明,解决内凹梯形波纹金属薄板中内凹梯形难以成型的问题,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0579.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自适应调整预报可行域的变刚度加筋圆柱壳屈曲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变刚度加筋圆柱壳屈曲优化模型;使用Kriging代理模型近似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使用目标函数代理模型预报值置信下界作为目标补点准则指导补点;确定候选补点区域:初始化为约束代理模型预报可行域,并利用补点信息和代理模型不确定性信息调整候选补点区域;反复迭代,更新代理模型直至获得可行最优解,即变刚度加筋圆柱壳的结构参数。当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维数较低,非线性程度适中时,本方法具有较高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03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14499.7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材料隔振器的序贯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高精度分析模型和两个不可分层级的低精度分析模型;并获取初始高精度设计样本点与初始低精度设计样本点;步骤2:通过高精度分析模型和两个低精度分析模型分别获得对应设计样本点处的响应;步骤3:构建变可信度近似模型;步骤4:最大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协同更新准则进行稳健性优化;步骤5:判断稳健性优化设计过程是否收敛;若收敛则执行步骤6,若不收敛则更新样本点集合,并跳转至步骤2,重复步骤2—5;步骤6:输出超材料隔振器稳健性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20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416639.6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2部队 ,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5/0808 , B63B43/00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破损船体波浪载荷快速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以破舱位置、对应的重量增加量系数、航速和海况四个因素为设计变量;2)由设计变量生成样本空间;3)计算样本空间内各样本点的载荷响应,输出船舶各站位处的弯矩与剪力值;4)构造破损船体波浪载荷预报代理模型;5)重复步骤2)‑4),直至破损船体波浪载荷预报代理模型满足精度要求;6)给定任意一种破损状态对应的设计变量输入,运用破损船体波浪载荷预报代理模型,计算得到破损船体的波浪载荷。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解决破损船体波浪载荷求解耗时长的问题,在保证有效精度前提下,快速获得破损船体波浪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4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111214637.7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中横剖面结构尺寸快速优化方法,首先,选择设计变量全部取下限值的方案作为初始方案,确定每类约束违反程度最大的特征量,根据该特征量对设计变量的敏度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变量调整次序;同时依次向上调整对应的最敏感的设计变量取值,直至所有约束满足设计要求;然后,根据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影响大小的降序,进行基于坐标轮换法的优化方案的小范围调整,依次取单个设计变量,保持其余设计变量取值不变,逐步减小该设计变量的取值,并利用规范校核软件计算方案的可行性,直到当前方案不满足约束停止,最后,将该设计变量取值增大一个步长,该取值作为该设计变量的最终取值方案,此时的设计方案即为得到的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14637.7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中横剖面结构尺寸快速优化方法,首先,选择设计变量全部取下限值的方案作为初始方案,确定每类约束违反程度最大的特征量,根据该特征量对设计变量的敏度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变量调整次序;同时依次向上调整对应的最敏感的设计变量取值,直至所有约束满足设计要求;然后,根据设计变量对目标函数影响大小的降序,进行基于坐标轮换法的优化方案的小范围调整,依次取单个设计变量,保持其余设计变量取值不变,逐步减小该设计变量的取值,并利用规范校核软件计算方案的可行性,直到当前方案不满足约束停止,最后,将该设计变量取值增大一个步长,该取值作为该设计变量的最终取值方案,此时的设计方案即为得到的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6920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03105.9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夹芯夹层板的激光焊接夹具,包括基座、基座横梁、加压横梁和加压螺钉,其中基座横梁相互平行地固定安装在在基座的上部两侧,并且在各自的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加压横梁包括多根槽钢结构,其各自垂直设置在基座横梁之间并通过联接螺栓与基座横梁相连,该联接螺栓可沿着所述滑动槽来回移动,由此调节各个加压横梁之间的间距;加压螺钉从加压横梁的上部向下贯穿安装,并提供压力以改变夹芯夹层板各层结构之间的间隙。通过本发明,能够可靠、精确地执行装夹且使得夹芯夹层板各层结构之间的间隙达到激光焊接的工艺要求,同时具备结构紧凑、便于操作、适用范围广和操作效率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88720.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变可信度约束优化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待优化结构的设计参数为变量,建立约束和目标函数;随机生成初始设计参数代入不同精度有限元模型,得到不同精度的响应值,将初始设计参数及其对应的响应值作为初始样本点,组成样本点库,由此建立变可信度代理模型;搜索目标补点准则的最小值以确定目标候选补点以及对应的有限元模型精度,搜索约束补点准则的最小值以确定约束候选补点,并选择对应的有限元模型精度;从目标和约束候选补点中选取更新点,将包含响应值的更新点加入样本点库;满足停机准则,从样本点库中选取最优响应值对应的设计参数,作为最优设计参数。本发明充分利用不同精度模型信息、优化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55221.4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舱内爆炸预测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相似畸变效应的舱室模型内爆动响应预测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步骤:基于舱壁结构变形能与板厚之间的关系得到板厚畸变模型的反射比冲量与板厚缩尺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反射比冲量与装药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板厚畸变模型的装药量与板厚缩尺比例的关系,从而对板厚畸变模型的装药量进行修正;根据修正的板厚畸变模型的装药量进行内爆试验,从而根据板厚畸变模型的动响应实现舱室原型动响应预测。本发明针对现有相似缩比模型中存在的板厚畸变现象,提出内爆试验可行的药量修正方法,使在模型内爆试验时可兼顾模型制作成本与焊接质量以及薄板板厚规格尺寸,达到准确预测原型动响应的试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83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124603.2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负泊松比循环杂交抗冲吸能结构及其应用。所述抗冲吸能结构包括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具有正泊松比效应的正泊松比胞元、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负泊松比胞元、分别填充于正泊松比胞元和负泊松比胞元中的第一填充材料和第二填充材料,其中,所述正泊松比胞元和负泊松比胞元沿横向交替紧密排列在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之间,所述第一填充材料为液体,通过填充有液体的正泊松比胞元将部分纵向受力转化为横向挤压力。本发明通过将正泊松比胞元所受的纵向冲击力转化为横向挤压力,减小纵向位移的同时,使负泊松比胞元充分压缩变形,从而使负泊松比中的填充材料更充分地压缩吸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