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溶解液、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392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07457.7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溶解液、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使用多羟基络合试剂作为溶解助剂,利用多羟基络合试剂上羟基与铁离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在加热条件下能破坏铁氧化物的铁氧键的特点,使铁氧化物在强碱溶液中进行溶解。与其他铁源(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等)相比,避免引入如硫酸根、氯离子等阴离子杂质,从而降低水溶液中盐浓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盐析效应,提升铁活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进而提升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

    一种富负电荷络合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644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51202.3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富负电荷络合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选用合适的氨基类物质作为反应底物,采用带有磺酸根的取代试剂与含氨基底物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富负电荷的络合试剂,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富负电荷络合试剂与铁盐、碱性组分制成负极电解液时,该络合试剂与铁离子络合,形成富含负电荷的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铁络合物,能够显著降低铁络合物的穿膜速度,大大提高液流电池的循环寿命和降低离子交换膜成本。同时,携带更多的可电离的磺酸根基团能增加络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56)对比文件Dabin Han et al..“Active materialcrossover suppression with bi-ionictransportability by an amphotericmembrane for Zinc–Bromine redox flowbattery”《.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22,第540卷第231637-231646页.

    一种碱性的锡负极电解液及碱性锡铁液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2540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46042.0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负极电解液及碱性锡铁液流电池。所述锡负极电解液,包括摩尔比大于1:1的多羟基有机物以及锡元素;在所述锡负极电解液处于放电状态时,所述锡元素被氧化,并与所述锡负极电解液中的OH-结合为锡酸根离子或亚锡酸根离子,且在放电完成时游离OH-离子的最低浓度为0.1 mol/L;所述多羟基有机物包含的羟基的数量为3或者以上,用于防止形成锡酸根离子或亚锡酸根离子的过程中锡的团聚沉淀。本发明一方面利用多羟基有机物对含锡离子的分散作用,避免碱性高浓度下含锡离子的快速团簇而产生不可逆的含锡沉淀物;另一方面,通过多羟基有机物的引入改变微观下含锡离子周围的溶剂化结构,从而提升含锡离子与锡金属之间的氧化还原沉积反应动力学。

    辐射制冷膜及制备方法、辐射制冷玻璃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932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1090292.4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射制冷膜及制备方法、辐射制冷玻璃及制备方法,膜依次包括透明发射体和透明反射体,透明发射体在中红外光波长范围中具有高发射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中具有低吸收率和高透过率,透明反射体在近红外太阳光波长范围中具有高反射率;在可见光波长范围下,空气、透明发射体和透明反射体三者的有效折射率逐渐增加。透明反射体来反射近红外太阳光,可以避免其透过膜体,加剧制冷能耗,利用透明发射体来实现高效的辐射制冷,在此基础上,控制透明发射体与透明反射体之间的折射关系,可以使二者结合起来既保证可见光高度透明,不影响采光,且同时实现高效的制冷效果。

    一种柔性聚合物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8209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485620.4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聚合物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电薄膜技术领域。一种柔性聚合物压电薄膜,依次包括表面带正电荷的驻极体薄膜、介电隔膜和表面带负电荷的驻极体薄膜,两个驻极体薄膜的带电荷面相对设置,驻极体薄膜与介电隔膜均为有机聚合物;一种柔性聚合物压电薄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柔性压电聚合物薄膜。本发明通过静电相互吸引,将介电隔膜紧紧地组装在中间,形成柔性压电薄膜,工艺更加简单、方便;正负电荷形成的偶极矩模拟了压电材料的偶极子,不受材料居里温度的影响,能够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工作温度、压电系数等性能;而介电隔膜和驻极体薄膜均为有机聚合物,因此,机械柔性能比无机压电材料更为优良。

    一种离子掺杂填充改性聚合物离子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6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68872.6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离子掺杂填充改性聚合物离子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改性的聚合物离子膜放入第一处理液中进行加热处理,使得第一处理液中的物质之间发生离子作用和配位作用,得到预改性聚合物离子膜;S2、将所述预改性聚合物离子膜放入第二处理液中进行处理,使得第二处理液中的溶质与所述第一处理液中的物质发生配位作用,得到离子掺杂填充改性聚合物离子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改性成本低、安全性高,制得的离子掺杂填充改性聚

    一种铁溶解液、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392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7457.7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溶解液、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使用多羟基络合试剂作为溶解助剂,利用多羟基络合试剂上羟基与铁离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在加热条件下能破坏铁氧化物的铁氧键的特点,使铁氧化物在强碱溶液中进行溶解。与其他铁源(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等)相比,避免引入如硫酸根、氯离子等阴离子杂质,从而降低水溶液中盐浓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盐析效应,提升铁活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进而提升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

    一种富负电荷络合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644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451202.3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富负电荷络合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全铁液流电池负极电解液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选用合适的氨基类物质作为反应底物,采用带有磺酸根的取代试剂与含氨基底物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富负电荷的络合试剂,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富负电荷络合试剂与铁盐、碱性组分制成负极电解液时,该络合试剂与铁离子络合,形成富含负电荷的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铁络合物,能够显著降低铁络合物的穿膜速度,大大提高液流电池的循环寿命和降低离子交换膜成本。同时,携带更多的可电离的磺酸根基团能增加络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

    一种热化学电池及器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04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99585.5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化学电池及器件,包括:具有溶解度温敏性的热敏性晶体和热敏性晶体的饱和溶液;热敏性晶体分散于热敏性晶体的饱和溶液中,热敏性晶体为含有氧化态组分的晶体或含有还原态组分的晶体,热敏性晶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热敏性晶体的饱和溶液含有氧化还原对组分或含有氧化还原对组分中氧化态组分,且含有能够诱导热敏性晶体的饱和溶液生成热敏性晶体的离子添加剂。基于本发明的热化学电池的电解质,实现了塞贝克系数和电导率的提高以及热导率的降低,从而大幅提高了该电解质的热电转化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热化学电池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水系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全铁水系液流电池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647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54221.0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系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全铁水系液流电池及应用。本发明分别在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中均引入碱性环境下与铁稳定络合的配体,两种配体对铁离子或亚铁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正极电解液中含有的第一络合物与负极电解液中含有的第二络合物在通电情况下具有电位差,第一络合物为铁氰化物或亚铁氰化物,第二络合物为铁离子或亚铁离子与双(2‑羟乙基)氨基(三羟甲基)甲烷或3‑[N‑N‑双(2‑羟乙基)氨基]‑2‑羟基丙磺酸形成的络合物,由此构建全铁水系液流电池,该液流电池通过阳离子交换膜Nafion系列隔膜实现离子的传导,能够长期稳定的可逆循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