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423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429704.2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蓝型油菜hau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油菜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从甘蓝型油菜中定位筛选得到了甘蓝型油菜hau CMS不育系的恢复基因Rfh,并基于该恢复基因设计了相应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可特异性扩增该恢复基因Rfh,从而将恢复系材料与不育系或保持系材料区分开,即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分子标记可快速、准确的鉴定得到甘蓝型油菜hau CMS恢复材料,且重复性好。将该分子标记与田间选择相结合,将其应用于甘蓝型油菜hau CMS辅助选择育种中,可大幅提高恢复系的选育效率,扩展恢复系的材料选择范围,进一步挖掘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388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0979823.2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相关的两室基因BjMc1和三室基因Bjmc1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芥菜型油菜两室基因BjMc1和三室基因Bjmc1均是首次从芥菜型油菜中克隆所得,可利用本发明的技术对油菜两室基因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来获得产量较高的三室油菜。本发明所提供的分子标记M1‑1可以分别特异性扩增两室基因BjMc1和三室基因Bjmc1,运用分子标记进行具备三室性状的芥菜型油菜的辅助选择可以克服传统育种中依靠表型进行选择的特点,减少育种工作量,缩短育种年限,加快了芥菜型多室油菜育种的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5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20962.0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转基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芥菜的遗传转化方法。具体方法:以暗培养7天的芥菜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载有目标基因载体的农杆菌侵染下胚轴,通过共转化,诱导培养愈伤组织,抗性筛选,脱分化等过程,成功获得转基因阳性苗。通过对阳性苗的PCR鉴定证明将目标基因成功的转到植物中表达。本发明建立了一个芥菜高效的再生体系,为研究芥菜农杆菌芥导的转基因技术做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0518497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10012106.9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十字花科蔬菜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属于一种包心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天然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02A为母本,保持系包心芥菜6-150作父本,通过连续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得到遗传稳定的包心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繁殖该不育系得到可供生产利用的包心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6-150。该包心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胞质类型与6-102A相同,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tour CMS、nap CMS等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均不相同,是一种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该不育系的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且不受环境和遗传背景的影响。本发明的包心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可用于蔬菜杂种优势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1292626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48092.5
申请日:2008-06-1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适应高密度种植和机械化收获的新型矮杆紧凑型油菜的选育及鉴定方法。以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保藏号为CCTCC-P200601的油菜品种5148-2和加拿大人工合成的黄籽油菜DH系YN90-1016为亲本杂交,得到F1。开花期选用F1植株主花序和上部分枝上大小在2.8-3.8mm的花蕾,用秋水仙碱加倍染色体,小孢子培养获得双单倍体分离群体。对分离群体进行多年多点田间表型特征鉴定,选择株高、分枝特性、花序长度、角果数量、生育期五个主选性状与普通油菜存在差异的表型为矮杆、株型紧凑、分枝及主花序短小簇生、花期集中和结荚层紧密的油菜变异类型材料,得到矮杆紧凑型适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新品种。本发明还公开了分子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45402.X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菜遗传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甘蓝型油菜BnaA07.Douf‑1基因在创制重花瓣油菜种质中的应用。申请人精细定位并克隆了BnaA07.Douf‑1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将该基因转入重瓣甘蓝型油菜株系375中表达,可使花瓣数目由10‑15枚减少到4枚,在单瓣甘蓝型油菜B409和Westar中敲除该基因及其同源基因BnaC07.Douf‑1,会使油菜花瓣数目由4枚增加到5‑9枚。本发明克隆的甘蓝型油菜花瓣数目基因BnaA07.Douf‑1能够通过在油菜中定向敲除该基因及其同源基因而创制不同花型的甘蓝型油菜,应用于选育具高观赏价值的重花瓣油菜新品种,为观赏性油菜新品种的突破提供新种质和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38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025151.1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苗水培培养液及越夏培养的方法,步骤包括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苗接入培养液中进行水培;待小孢子苗长至三叶一心时更换为添加了终浓度为0.1‑0.5mg/L多效唑的培养液;此后每30天更换一次添加有相同多效唑浓度的培养液;大田移栽前20天更换一次未添加多效唑的培养液;十月中旬开始,将水培种植的小孢子苗移栽至试验田中并进行土壤灌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降低油菜小孢子苗越夏过程中由于传统B5培养基污染问题造成的幼苗损失,在小孢子再生植株发育成型后摆脱无菌环境,彻底解决了后期由于污染造成的损失,节约小孢子苗越夏的药品试剂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29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610109464.5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菜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p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的显性基因Rfp是隐性基因rfp的功能获得性变异的同源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恢复基因Rfp的克隆、验证和应用以及在培育油菜等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选育。本发明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p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克隆的基因也可通过转基因的技术直接用于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的培育。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43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83046.5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甘蓝型油菜BnCP13基因在制备植物雄性不育系应用,所述的基因为SEQ ID NO.1所示。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将BnCP13基因转入目的植株中,可获得雄性不育的目的植株T0代,通过连续杂交的方法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植物不育系。可以利用其这一特性培育新的雄性不育材料,该遗传资源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和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0229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77044.8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芸薹属植物细胞质类型的分子检测试剂盒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12对引物,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引物以鉴别芸薹属植物,特别是甘蓝型油菜的胞质类型,具体可鉴别的类型为pol CMS 胞质、nap 胞质、cam 胞质、ole胞质、ogu CMS 胞质和hau CMS 胞质。本发明设计、开发了基于不同胞质类型特异MSS序列的SCAR标记,在杂交育种中,其应用不但可以鉴定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的胞质类型,指导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选育,而且还可以鉴定不育系的纯度,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