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9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48462.X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用途低成本的锂电池电极材料截面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电池材料表征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到锂电池电极材料截面用于离位表征与原位观测的不同需求,开发了不同的固定方式;本发明可满足多样化的锂电池电极材料截面观测需求,操作简单,加工成功率高,降低了加工成本。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电极材料截面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电池电极材料的截面平整光滑,颗粒内部的裂纹与形貌清晰可见;加工好的样品不仅可直接用于拍摄高质量的扫描电镜图像以及能谱分析,有助于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对电极材料失效形式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而且还可将其组装至电池原位观测装置中进行电极材料循环测试与结构实时演化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0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498043.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48 , H01M10/058 , G01B11/16 ,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锂离子电池极片应力‑应变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应变片焊点涂敷绝缘材料进行绝缘处理;对应变片与电极片进行刚性粘结并置入烘箱烘干,将带引线的级片与电池其他部件进行组装,分为扣式电池或软包电池两种步骤,获取采集数据并进一步使用小波函数处理及降噪。本发明可在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的同时定量表征电极材料表面的应变及应力变化,实现对电极材料在不同电化学测试条件中的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行实时测量及分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7047.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4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反应的原位同步观测系统,首先包括原位观测装置的组装:树脂壳体固定在不锈钢下盖上,锂片作负极、铝箔集流体涂敷活性材料制成正极,负极、隔膜、正极之间具有电解质,并依次放入树脂壳体3通孔内贴合不锈钢下盖上表面,隔膜、锂片和不锈钢下盖的中心具有开孔,三个开孔的中心对中,导电柱设置于树脂壳体的凹槽内与不锈钢下盖相连,不锈钢下盖的下表面有石英玻璃,不锈钢上盖与树脂壳体密封连接;将原位观测装置固定在共聚焦显微镜的样品台上,通过导线将导电柱与电化学测试设备相连,计算机安装有配套测试软件,控制共聚焦显微镜,实现了对电极材料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微观形貌、结构的变化的实时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22345.6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4/9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酸性和碱性下制备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方法,主要步骤为六水硝酸钴和六水硝酸锌以1:1摩尔比例混合,一锅法合成锌钴前驱体,加入浓度为50mg//mL的六水三氯化铁水溶液,掺入的六水三氯化铁重量与制备的Zn@Co-ZIF的重量之比为1:40;再次一锅法合成铁钴锌前驱体,高温退火制备FeCo-NC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相对于没有六水硝酸锌制备的催化剂,碱性下性能提升10%,酸性下提升37.5%。该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酸性和碱性下都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和较好的稳定性,在燃料电池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6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405813.8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1/88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N21/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损伤程度测试方法。包括: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截面样品;光学显微镜采集截面图像作为原始数据集;区分并标注原始数据集图像作为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数据集;搭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搭建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原位光学显微镜观测系统,并开展原位观测实验;向深度学习模型输入原位观测图像结果,完成对待观测的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的颗粒智能识别;采用设定阈值方法对图像灰度值进行判定,从而实现锂离子电池材料损伤程度的定量统计分析。本发明可以对同一极片不同充放电阶段的活性材料损伤程度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定量统计分析,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损伤程度演化机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05813.8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1/88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N21/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损伤程度测试方法。包括:制备锂离子电池极片截面样品;光学显微镜采集截面图像作为原始数据集;区分并标注原始数据集图像作为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数据集;搭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搭建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原位光学显微镜观测系统,并开展原位观测实验;向深度学习模型输入原位观测图像结果,完成对待观测的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的颗粒智能识别;采用设定阈值方法对图像灰度值进行判定,从而实现锂离子电池材料损伤程度的定量统计分析。本发明可以对同一极片不同充放电阶段的活性材料损伤程度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定量统计分析,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损伤程度演化机理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498043.7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48 , H01M10/058 , G01B11/16 ,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测量锂离子电池极片应力‑应变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应变片焊点涂敷绝缘材料进行绝缘处理;对应变片与电极片进行刚性粘结并置入烘箱烘干,将带引线的级片与电池其他部件进行组装,分为扣式电池或软包电池两种步骤,获取采集数据并进一步使用小波函数处理及降噪。本发明可在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化学测试的同时定量表征电极材料表面的应变及应力变化,实现对电极材料在不同电化学测试条件中的力学参数的变化进行实时测量及分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85880.6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量子点检测玻璃表面和亚表面损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CdSe/ZnS核壳结构荧光量子点加入甲苯中,配置浓度为不小于1mg/mL的量子点甲苯溶液,再与丙酮按(2:1)-(1:1)的体积比混合,得到量子点-甲苯-丙酮溶液;通过Ball-dimpling法用钢球在样品表面研磨出凹坑揭示亚表面损伤;将样品浸没在量子点溶液中;有机溶剂挥发后将样品置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得到表面的三维形貌和凹坑内荧光强度变化曲线;用ImageJ软件分析得到样品表面粗糙度,根据荧光强度变化得到亚表面损伤层的厚度。本发明方法快速准确地同时测量表面损伤和亚表面损伤,在光学器件检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38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0527047.6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4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反应的原位同步观测系统,首先包括原位观测装置的组装:树脂壳体固定在不锈钢下盖上,锂片作负极、铝箔集流体涂敷活性材料制成正极,负极、隔膜、正极之间具有电解质,并依次放入树脂壳体3通孔内贴合不锈钢下盖上表面,隔膜、锂片和不锈钢下盖的中心具有开孔,三个开孔的中心对中,导电柱设置于树脂壳体的凹槽内与不锈钢下盖相连,不锈钢下盖的下表面有石英玻璃,不锈钢上盖与树脂壳体密封连接;将原位观测装置固定在共聚焦显微镜的样品台上,通过导线将导电柱与电化学测试设备相连,计算机安装有配套测试软件,控制共聚焦显微镜,实现了对电极材料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微观形貌、结构的变化的实时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4748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19488.X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9K1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快速连续合成多形貌铯铅卤簇钙钛矿量子点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Cs前驱体注射器和卤化铅前驱体注射器通过聚四氟乙烯连接管分别连接于两组置于恒温油浴中的第一环形微通道,两组第一环形微通道与置于加热磁力搅拌器上的微混合器相连,再通过聚四氟乙烯连接管依次连接第二环形微通道和集液器;本发明采用聚四氟乙烯毛细管为微通道,为反应提供稳定的反应温度和精确地的反应时间,所制备的钙钛矿量子点尺寸均一且具有球形、棒形、立方形三种不同的形貌,同时通过改变卤元素的种类及配比、反应温度,可以快速合成荧光光谱范围为395nm-700nm的钙钛矿量子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