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82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53443.5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固态电池及用电设备。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改性陶瓷颗粒、聚合物基体和锂盐,改性陶瓷颗粒为经过功能化聚合物接枝改性的陶瓷颗粒,功能化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陶瓷颗粒包括化学式为Li7‑xLa3Zr2‑xMxO12的化合物,其中,0≤x≤2,M包括Ta、Al、Zr、Sn、Nb、Y或W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通过对陶瓷颗粒进行接枝改性,提高了聚合物基体与陶瓷颗粒的界面相容性,使高含量的陶瓷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布,从而使复合固态电解质拥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314029.8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粘结剂包括海藻酸钠、聚醚硫脲和金属离子,海藻酸钠与金属离子配位,并且和聚醚硫脲形成双网络结构。本申请的粘结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稳定的流变性能,能在室温下实现快速自愈合。采用该粘结剂的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46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77175.0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79/02 , C08F220/06 , C08F212/14 , C12N11/08 , C07K1/14 ,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粒径在110~320纳米的聚丁二烯乳液粒子为核,利用其表面丰富的双键,通过与加入的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等电解质单体在热引发剂引发下共聚,可制得粒径在200~600纳米的球形聚电解质刷。这种聚电解质刷可应用于浓缩和吸附水中带正电的金属离子或带负电的反离子、通过原位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金属粒子、固载生物酶、以及分离蛋白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435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201547.2
申请日:2008-10-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85/00 , C08F257/02 , C08F265/02 , C08F265/04 , C08F4/04 , C08F2/24 , C08F222/22 , C02F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引发剂来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新方法及其应用。首先,以苯乙烯等为单体,在常温下利用氧化还原乳液聚合得到粒径在50~90nm之间的聚苯乙烯(PS)等微乳球;接着,在聚合反应末期加入一种偶氮类热引发剂,通过其端基的C=C双键与微乳球表面残余单体的共聚,使其通过共价键固定在微乳球的表面;最后,加入电解质单体,如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等,在一定温度下引发聚合,可制备粒径在100~200nm的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这种聚电解质刷可广泛应用于水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去除、贵重金属离子的回收、纳米金属复合催化剂和生物酶反应器的制备,以及医疗诊断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752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81022.3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29/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原油脱金属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原油脱金属剂包括聚合物球体、以及接枝于聚合物球体表面的聚合物链段,其中,聚合物球体为亚微米的有机聚合物粒子,聚合物链段具有两亲性,聚合物链段上的官能团为具有金属螯合能力的官能团。该原油脱金属剂不仅具备良好金属鳌合能力的基团,同时还具有两亲性,既可以深入油相与金属充分接触,又能将金属带回水相与油相分离,从而提高对原油中重金属的脱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05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656573.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纳箱,所述反应容纳箱包括底板和导流单元;所述导流单元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沿物料供给流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板面被配置成与物料供给流向相对,且所述第一导流板能够将物料分流,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交错布置,且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板面被配置成与分流后的物料流向相对。反应容纳箱能够通过导流单元以及导流板的配置,改变反应物在反应容纳箱中的反应停留时间,从而满足不同的反应需求,解决传统反应器中无法满足不同反应停留时间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96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73711.2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柴油交联剂及其应用。包括90‑98重量份的高分子醇类化合物、1‑5重量份的质子酸催化剂、1‑5重量份的小分子醇类化合物;所述的小分子醇类化合物为乙醇、丙醇和丁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催化柴油生产COPNA树脂,另一方面提升了催化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了催化柴油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使用本发明的催化柴油交联剂获得的COPNA树脂的的收率也较普通氧化交联剂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92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419084.2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21/20 , C10G32/02 , C08F292/00 , C08F226/06 , C08F226/10 , C08F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有核壳结构的非酸性原油脱金属剂,是由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核为纳米或微米级的无机粒子,其壳层为两亲性、链上接枝有强金属螯合能力的官能团的聚合物。所述脱金属剂的制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⑴制备纳米或微米级无机粒子;⑵制备中间体;⑶制备脱金属剂;本发明的脱金属剂的核壳结构与金属离子配伍性高,空间利用率大,提高了螯合基团的螯合能力;是适合于脱除原油中钙、镍、钒的非酸性原油脱金属剂:脱镍率>65%、脱钒率>45%、脱钙率>60%,且不含磷,对环境友好并具有用量少、非酸性、对设备无腐蚀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16463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377175.0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79/02 , C08F220/06 , C08F212/14 , C12N11/08 , C07K1/14 ,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粒径在110~320纳米的聚丁二烯乳液粒子为核,利用其表面丰富的双键,通过与加入的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等电解质单体在热引发剂引发下共聚,可制得粒径在200~600纳米的球形聚电解质刷。这种聚电解质刷可应用于浓缩和吸附水中带正电的金属离子或带负电的反离子、通过原位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金属粒子、固载生物酶、以及分离蛋白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89916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010229414.3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G81/02 , C08G65/48 , C08F222/06 , C08F210/14 , C08F8/14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梳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梳型聚合物是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在马来酸酐和α-烯烃共聚物的侧链引入不同种类和长度的极性官能团。用于侧链修饰的化合物为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或聚丁二醇(PBG)。实验结果表明,该梳型聚合物用于高稠原油降粘剂可将20℃下辽河稠油样品1和样品2的表观粘度分别降至初始粘度的99%和94%,并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因此,本发明所述梳型聚合物可应用于稠油的管道输送和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