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1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276329.7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J3/24 , C08L57/02 , C08F2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催化柴油制备COPNA树脂的方法及装置。一种由催化柴油制备COPNA树脂的方法,使用交联剂与催化柴油反应,得到COPNA树脂;使用的交联剂组分包括:90‑98重量份大分子醇类化合物、1‑5重量份质子酸催化剂、1‑5重量份小分子醇类化合物;大分子醇类化合物为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4的醇类化合物;小分子醇类化合物为甲醇;质子酸催化剂为对甲基苯磺酸。
-
公开(公告)号:CN10694751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24080.2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2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2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油浆改性剂,主要通过端基封闭反应对催化油浆进行改性,提高催化油浆对热和氧的稳定性,获得满足脱油沥青调合生产高等道路沥青所需要的软组分。其特征在于:该改性剂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醛类化合物94%~99%;催化剂0.5%~3%;醇类化合物0.5%~3%。本发明获得的改性油浆的价格低、粘度低、对热和氧的稳定性高,用其与脱油沥青进行两组分调合,能够生产满足GB15180‑2010要求的高等级道路沥青。
-
公开(公告)号:CN101892074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010139912.9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利用脱沥青油的重油加工组合工艺,以脱沥青油溶剂抽提工艺为核心,将溶剂脱沥青工艺、催化裂化工艺、催化裂化油浆拔头工艺和沥青调合五种加工工艺有机地组合起来,实现各工艺之间的原料互供和优化。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溶剂脱沥青工艺所产脱油硬沥青的出路问题,提高了溶剂脱沥青工艺的开工率。用价格低廉的脱油硬沥青、催化裂化油浆和溶剂抽提工艺所产的抽出油,生产高附加值的高等级道路沥青产品,提高重油加工的合理性、灵活性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548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10139887.4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任满年 , 杜平安 , 曹发海 , 李彬 , 杨书显 , 刘可非 , 应卫勇 , 张锋 , 李中新 , 董力军 , 齐文瑞 , 杨萍 , 田英爱 , 况敏 , 杜瑞华 , 梁晓斌 , 张新民 , 岳利梅
IPC: C10G5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得高等级道路沥青调合软组分的方法,溶剂脱沥青工艺所产的脱沥青油从抽提塔的下部进入,溶剂从抽提塔的上部进入,二者在抽提塔内逆向接触进行抽提;从抽提塔顶部抽出的抽余液与溶剂分离后得到抽余油;从抽提塔底部抽出的抽出液与溶剂分离后得到抽出油,作为高等级道路沥青调合软组分。本发明可以解决溶剂脱沥青工艺脱油硬沥青难以利用的问题,充分利用低附加值的脱油硬沥青生产高附加值的高等级道路沥青;同时可以改善脱沥青油的性质,为后续加工工艺提供性能更好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9735.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3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金属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和脱金属辅剂的用途,所述脱金属剂包括核壳结构,由带螯合官能团的有机材料构成,核壳结构包括核体与壳层,核体为亚微米级的有机聚合粒子,壳层为两亲性聚合物,表面连接有强静电吸附及金属螯合能力的官能团。所述脱金属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连接引发和制备脱金属剂的步骤。所述脱金属辅剂在水相中具有强螯合能力,可将脱金属剂螯合的金属转移到脱金属辅剂上。此外,公开一种脱金属剂和脱金属辅剂对非酸性原油脱金属的应用。所述脱金属剂和脱金属辅剂适用于脱除原油中的镍和钒等金属,脱金属剂接枝率高,增加了脱金属剂与油相的接触时间,并且具有成本低,易生产,环境友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07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76329.7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催化柴油制备COPNA树脂的方法及装置。一种由催化柴油制备COPNA树脂的方法,使用交联剂与催化柴油反应,得到COPNA树脂;使用的交联剂组分包括:90‑98重量份大分子醇类化合物、1‑5重量份质子酸催化剂、1‑5重量份小分子醇类化合物;大分子醇类化合物为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4的醇类化合物;小分子醇类化合物为甲醇;质子酸催化剂为对甲基苯磺酸。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92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419084.2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6/06 , C08F226/10 , C08F212/14 , C10G21/20 , C10G32/02
Abstract: 本发明有核壳结构的非酸性原油脱金属剂,是由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核为纳米或微米级的无机粒子,其壳层为两亲性、链上接枝有强金属螯合能力的官能团的聚合物。所述脱金属剂的制备方法含有以下步骤:⑴制备纳米或微米级无机粒子;⑵制备中间体;⑶制备脱金属剂;本发明的脱金属剂的核壳结构与金属离子配伍性高,空间利用率大,提高了螯合基团的螯合能力;是适合于脱除原油中钙、镍、钒的非酸性原油脱金属剂:脱镍率>65%、脱钒率>45%、脱钙率>60%,且不含磷,对环境友好并具有用量少、非酸性、对设备无腐蚀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47526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24380.0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5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5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催化油浆抗老化性能的方法包括反应器(3)、闪蒸塔(6)及气提塔(9),油浆改性剂(11)与催化油浆原料(1)按质量百分比1~7:99~93混合后从所述反应器的底部进入,在常压~2.0MPa、反应温度160~200℃、质量空速1~1.5h‑1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经过反应的改性反应油浆(2)从反应器顶部引出后进入所述的闪蒸塔(6)进行闪蒸分离,塔顶得到未反应改性剂(5)、塔底得到闪底油浆(4);闪底油浆送入所述气提塔(9)进行二次分离,塔顶得到剩余的未反应改性剂(8)、塔底得到改性油浆(7)。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催化油浆的抗氧和热老化性能,可作为高等级道路沥青调合软组分,提高催化油浆和脱油沥青的利用效率和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1983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419097.X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57/00
Abstract: 本发明用催化油浆生产沥青调合油的装置,原料罐通过泵与过滤器联通;过滤器通过管道与一级混合器的底部联通;一级混合器的上部通过管道与一级预热器联通;一级预热器通过管道与二级混合器的底部联通;二级混合器的上部通过管道与二级预热器联通;二级预热器通过管道与反应釜的底部联通;在反应釜的上中下段各设有一个测温点以对系统温度进行监测;反应釜上部通过管道与冷凝器上部联通;冷凝器下部通过管道与产品罐上部联通;制备的改性油浆储存在产品罐内。本发明的装置部件组成合理,反应可靠,制备的改性油浆能作为高等级道路沥青调合软组分,为解决脱油沥青的利用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264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11418186.2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10G53/02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制取精制沥青调合油的分离装置,原料罐通过泵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通过管道与一级混合器的底部连接;一级混合器的上部通过管道与一级预热器连接;一级预热器通过管道与二级混合器的底部连接;二级混合器的上部通过管道与二级预热器连接;二级预热器通过管道与反应釜的底部连接;在反应釜的上中下段各设有一个测温点以对系统温度进行监测;反应釜上部通过管道与冷凝器上部连接;冷凝器下部通过管道与产品罐上部连接;制备的改性油浆储存在产品罐内。本发明的装置部件组成合理,反应可靠,制备的改性油浆能作为高等级道路沥青调合软组分,为解决脱油沥青的利用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