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51721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10242579.9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吕树光 , 臧学轲 , 林匡飞 , 顾小钢 , 邱兆富 , 隋倩 , 李琳 , 吴小亮 , 李文贞 , 陈姣 , 逯志昌 , 黄爽 , 何龙 , 陈诺 , 兰涛 , 杨帆 , 范吉 , 沈龙海
IPC: C02F1/7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氧化去除水中氯代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碳酸钠(Na2CO3·1.5H2O2,SPC)的氧化作用,去除地下水中存在的几种氯代烃污染物,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处理过程中,保证过碳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对氯代烃进行处理;同时添加Fe2+来对氧化剂进行活化,加速化学氧化过程。本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过碳酸钠作为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氯代烃的去除效率高,三氯乙烯的去除率达到99.9%;该方法脱氯速度快,三氯乙烯基本在5分钟内完全去除,没有中间产物的累积,无二次污染且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372383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026568.7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01/36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代烃污染水体一体化修复系统,包含氯代烃污染水体吹脱、颗粒活性炭吸附和吸附饱和颗粒活性炭氧化再生三部分;该一体化修复系统按照氯代烃污染水体吹脱、颗粒活性炭吸附和吸附饱和颗粒活性炭氧化再生的顺序安装并由管道连接。本发明优点:体系设计完善,可操作性强,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同时该修复系统也可用于去除污染水体中的其它易挥发有机污染物,为污染水体修复提供了一种理想、经济高效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体化修复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367187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10108336.6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林匡飞 , 李丽 , 李炳智 , 彭俊彪 , 林俐冲 , 张卫 , 李辉 , 刘莉莉 , 贾楠 , 李晶 , 张秀苹 , 张猛 , 廖志强 , 张建勇 , 李琳 , 罗启仕 , 杨洁
IPC: C02F1/78 , C02F1/24 , F23G7/07 , B01D53/78 , B01D53/68 , C02F103/06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氯代烃污染地下水吹脱氧化及尾气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地下水抽出,利用空气吹脱法将水中易挥发氯代脂肪烃吹出而显色有机物臭氧脱色;吹脱尾气含高浓度的氯代烃,进行气相催化燃烧,在燃烧之前应将尾气中的水汽部分冷凝;燃烧后尾气中产生的氯化氢化学中和吸收。该处理工艺中使用设备按照多功能逆流吹脱氧化组合塔、列管式换热器、易挥发氯代烃催化燃烧装置和氯化氢尾气中和吸收塔的顺序安装并由管道连接。本发明优点:体系结构设计合理、形式紧凑、操作简便,处理对象范围广,具有高效、彻底的优势;吹脱效率高,燃烧完全,操作单元组合更优化;塔器用法兰联接,拆卸、运输方便;可应用于不同类型污染场地修复和治理,应用前景广泛。
-
-
公开(公告)号:CN106682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38720.X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7 , G06Q10/0835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产品车辆路径实现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读取城市道路的点边集信息;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点边集信息进行计算以得到最短路径信息,所述最短路径信息包括配送中心到各个客户的最短路径以及各个客户之间的最短路径;采用预设编码方式初始化种群;根据所述最短路径信息以及初始化种群计算每个解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从各个解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中选出最小的目标函数值以及与该最小的目标函数值对应的解;对所述目标函数值依次进行选择操作、交叉操作、变异操作、重插入以及更新记录。本发明极大减少了实际运输与理论运输之间的误差,无论是在生鲜农产品配送,还是在交通路径中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367187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108336.6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林匡飞 , 李丽 , 李炳智 , 沈婷婷 , 彭俊彪 , 林俐冲 , 阮扬 , 周健 , 王倩 , 张卫 , 李辉 , 刘莉莉 , 贾楠 , 李晶 , 张秀苹 , 张猛 , 廖志强 , 张建勇 , 李琳 , 罗启仕 , 杨洁
IPC: C02F1/78 , C02F1/24 , F23G7/07 , B01D53/78 , B01D53/68 , C02F103/06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氯代烃污染地下水吹脱氧化及尾气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地下水抽出,利用空气吹脱法将水中易挥发氯代脂肪烃吹出而显色有机物臭氧脱色;吹脱尾气含高浓度的氯代烃,进行气相催化燃烧,在燃烧之前应将尾气中的水汽部分冷凝;燃烧后尾气中产生的氯化氢化学中和吸收。该处理工艺中使用设备按照多功能逆流吹脱氧化组合塔、列管式换热器、易挥发氯代烃催化燃烧装置和氯化氢尾气中和吸收塔的顺序安装并由管道连接。本发明优点:体系结构设计合理、形式紧凑、操作简便,处理对象范围广,具有高效、彻底的优势;吹脱效率高,燃烧完全,操作单元组合更优化;塔器用法兰联接,拆卸、运输方便;可应用于不同类型污染场地修复和治理,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72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42579.9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nventor: 吕树光 , 臧学轲 , 林匡飞 , 顾小钢 , 邱兆富 , 隋倩 , 李琳 , 吴小亮 , 李文贞 , 陈姣 , 逯志昌 , 黄爽 , 何龙 , 陈诺 , 兰涛 , 杨帆 , 范吉 , 沈龙海
IPC: C02F1/72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氧化去除水中氯代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过碳酸钠(Na2CO3·1.5H2O2,SPC)的氧化作用,去除地下水中存在的几种氯代烃污染物,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处理过程中,保证过碳酸钠存在的条件下,对氯代烃进行处理;同时添加Fe2+来对氧化剂进行活化,加速化学氧化过程。本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过碳酸钠作为一种绿色的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氯代烃的去除效率高,三氯乙烯的去除率达到99.9%;该方法脱氯速度快,三氯乙烯基本在5分钟内完全去除,没有中间产物的累积,无二次污染且造价低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