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反演湿地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9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060806.9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反演湿地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同步观测植被指数与涡度数据,确定NDVI植被指数、气象数据与涡度GPP的函数关系,构建初级生产力反演模型;步骤二:获取潮间带湿地NDVI指数空间分布数据;并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结合气象数据快速反演飞行样带的初级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一种用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并提升碳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89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18632.3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花米草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并提升碳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互花米草在6~7月和12月中旬分别进行刈割后,对治理区域进行犁耕,次年进行两次旋耕;采用头季+再生季的方式种植海水稻,8月中旬刈割头季海水稻和互花米草,待再生季海水稻成熟后收割稻穗,随后进行旋耕,直至治理区域互花米草的数量减少85~95%;在治理区域种植原生潮滩植被和海水稻,直至治理区域互花米草的数量减少99%以上。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海水稻技术实现互花米草的科学治理和有序清除,助力提升滨海湿地碳汇功能,避免了互花米草的二次入侵,实现原生植被群落的自我扩散、修复和形成。

    一种用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并提升碳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8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618632.3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花米草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滨海湿地互花米草治理并提升碳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互花米草在6~7月和12月中旬分别进行刈割后,对治理区域进行犁耕,次年进行两次旋耕;采用头季+再生季的方式种植海水稻,8月中旬刈割头季海水稻和互花米草,待再生季海水稻成熟后收割稻穗,随后进行旋耕,直至治理区域互花米草的数量减少85~95%;在治理区域种植原生潮滩植被和海水稻,直至治理区域互花米草的数量减少99%以上。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海水稻技术实现互花米草的科学治理和有序清除,助力提升滨海湿地碳汇功能,避免了互花米草的二次入侵,实现原生植被群落的自我扩散、修复和形成。

    一种快速反演湿地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60806.9

    申请日:2016-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G06F22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反演湿地植被初级生产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同步观测植被指数与涡度数据,确定NDVI植被指数、气象数据与涡度GPP的函数关系,构建初级生产力反演模型;步骤二:获取潮间带湿地NDVI指数空间分布数据;并根据所述函数关系,结合气象数据快速反演飞行样带的初级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一种增强海洋碳汇方法及人工造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941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10885442.3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Y02P60/247 Y02P6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海洋碳汇方法。本发明利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增加海洋碳汇。具体步骤为利用特制的人工造流装置引发上升流将深海丰富的营养盐海水提升至表面真光层,使得表层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甚至于引发赤潮)并参与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大量的CO2转化为浮游植物体内有机物,然后再利用该人工造流装置引发下沉流将浮游植物快速吸入深海,在没有光照和低温环境中,浮游植物迅速死亡,碳随着死亡生物体的残骸沉到海底,储存在海洋碳库中。该方法通过促进海洋浮游植物繁殖并且快速沉降浮游植物至海底来提高海洋碳汇量,从而有效降低大气CO2浓度,减缓气候变暖危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海洋碳汇的人工造流装置。

    一种增强海洋碳汇方法及人工造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9418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85442.3

    申请日:2015-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Y02P60/247 Y02P60/64 A01K61/00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海洋碳汇方法。本发明利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增加海洋碳汇。具体步骤为利用特制的人工造流装置引发上升流将深海丰富的营养盐海水提升至表面真光层,使得表层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甚至于引发赤潮)并参与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大量的CO2转化为浮游植物体内有机物,然后再利用该人工造流装置引发下沉流将浮游植物快速吸入深海,在没有光照和低温环境中,浮游植物迅速死亡,碳随着死亡生物体的残骸沉到海底,储存在海洋碳库中。该方法通过促进海洋浮游植物繁殖并且快速沉降浮游植物至海底来提高海洋碳汇量,从而有效降低大气CO2浓度,减缓气候变暖危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强海洋碳汇的人工造流装置。

    一种适用于滨海湿地植被的简易加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53293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20156446.3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被增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滨海湿地植被的简易加温装置。包括增温骨架和包覆在增温骨架外侧的增温层,增温骨架包括沿圆周方向竖直设置的若干万能角钢,角钢的外侧面上固定有防腐木条,相邻的万能角钢之间也设置有防腐木条,防腐木条上均设置有圆形通孔,碳纤维棒依次穿过圆形通孔将防腐木条串联,增温骨架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索,钢丝绳索的一端与增温骨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地面上的地钉连接。本实用新型由增温骨架和包覆在增温骨架外侧的增温层构成,增温骨架由万能角钢、防腐木条以及碳纤维棒组装构成,因此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便于进行拆卸和安装,比较适合应用于复杂的滨海湿地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