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4548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801739.1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管结构信息提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医学影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原始血管图像输入至CFKD‑Net中进行血管关键点的预测得到血管关键点坐标;所述CFKD‑Net是基于堆叠沙漏网络和自注意力网络构成的;基于血管关键点坐标和原始血管图像确定原始血管图像的血管结构信息。本申请基于CFKD‑Net预测血管关键点,基于血管关键点坐标和原始血管图像确定血管结构信息,实现了对任意血管的灵活分割,提高了血管结构信息提取方法应用的灵活性,从而节省了对各类血管结构信息提取的工作量、提高了血管结构信息提取的效率,能更好地辅助支持临床决策,进而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48844.3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析,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双流边界感知的动脉瘤图像分析系统、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图像分析技术无法依据显影图像精确地分析出动脉瘤的图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包含主动脉瘤的区域的DSA图像作为待检测图像,基于所述待检测图像,通过训练好的双流边界感知网络生成主动脉瘤边界特征图像和主动脉瘤图像掩膜,基于所述主动脉瘤图像掩膜和主动脉瘤边界特征结合所述DSA图像获得主动脉瘤图像的形态学信息。本发明通过将提取出的特征输入双流边界感知网络,同时提取边界特征和掩膜图像并融合,提高了动脉瘤图像的精确性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动脉瘤图像边界模糊的问题,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动脉瘤形态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053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108786.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IPC: G16H30/40 , G06V40/1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F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管关键点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语音交互和多源信息融合的血管关键点识别方法,包括:基于交互语音内容得到造影体位嵌入文本和血管关键点名称;将血管造影图像、造影体位嵌入文本和血管关键点名称输入至语音增强的血管关键点识别模型,输出关键点预测分数图;模型包括基于特征的检测模块、基于体位的检测模块和基于关键点的检测模块;基于特征的检测模块提取血管造影图像的第一特征图;基于体位的检测模块提取造影体位嵌入文本的投影特征,基于投影特征和第一特征图得到第二特征图;基于关键点的检测模块提取血管关键点名称的关键点投影特征,基于关键点投影特征和第二特征图得到关键点预测分数图,提高血管关键点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29065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389069.3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多种介入件的操作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器械操控装置,包括第一主指组件、第二主指组件、第一副指组件、第二副指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和平移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调节第一主指组件、第二主指组件的正反转;升降驱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调节第一主指组件、第二主指组件的升降;平移驱动组件通过第三传动组件调节主副组件之间间距,以夹紧或释放待介入件的不同部位。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导丝或导管或球囊的多种介入件的介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手术的失败率,增加介入手术的操纵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24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801739.1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管结构信息提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医学影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原始血管图像输入至CFKD‑Net中进行血管关键点的预测得到血管关键点坐标;所述CFKD‑Net是基于堆叠沙漏网络和自注意力网络构成的;基于血管关键点坐标和原始血管图像确定原始血管图像的血管结构信息。本申请基于CFKD‑Net预测血管关键点,基于血管关键点坐标和原始血管图像确定血管结构信息,实现了对任意血管的灵活分割,提高了血管结构信息提取方法应用的灵活性,从而节省了对各类血管结构信息提取的工作量、提高了血管结构信息提取的效率,能更好地辅助支持临床决策,进而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2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772730.3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两阶段CNN的X射线血管造影图像匹配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取精确的针对冠状动脉的血管造影图像并与无造影的图像进行匹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包含冠状动脉的造影图像序列;通过轻量化分类CNN网络将造影图像序列分为有造影图像集和无造影图像集;基于所述有造影图像集,提取至少包含一个心跳周期的序列,获得有造影图像序列,将提取出的所有有造影图像序列保存为有造影图像库;通过轻量化匹配CNN网络,从所述有造影图像库中搜索出无造影图像的匹配造影图像。本发明使不匹配数据对的欧氏距离变大,使匹配数据对的欧氏距离变小,从而提高了无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匹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29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89069.3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多种介入件的操作控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介入器械操控装置,包括第一主指组件、第二主指组件、第一副指组件、第二副指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和平移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组件调节第一主指组件、第二主指组件的正反转;升降驱动组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调节第一主指组件、第二主指组件的升降;平移驱动组件通过第三传动组件调节主副组件之间间距,以夹紧或释放待介入件的不同部位。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导丝或导管或球囊的多种介入件的介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小手术的失败率,增加介入手术的操纵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53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08786.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IPC: G06V40/1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16H30/40 , G06F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血管关键点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语音交互和多源信息融合的血管关键点识别方法,包括:基于交互语音内容得到造影体位嵌入文本和血管关键点名称;将血管造影图像、造影体位嵌入文本和血管关键点名称输入至语音增强的血管关键点识别模型,输出关键点预测分数图;模型包括基于特征的检测模块、基于体位的检测模块和基于关键点的检测模块;基于特征的检测模块提取血管造影图像的第一特征图;基于体位的检测模块提取造影体位嵌入文本的投影特征,基于投影特征和第一特征图得到第二特征图;基于关键点的检测模块提取血管关键点名称的关键点投影特征,基于关键点投影特征和第二特征图得到关键点预测分数图,提高血管关键点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53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152814.3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华东医院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囊支架加压装置,包括球囊加压管件、加压位移组件、球囊扩张压力泵、压力检测组件和加压核心控制组件,通过所述加压核心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加压位移组件在所述滑腔内的滑动,在需要对球囊支架进行加压时,将所述加压位移组件沿所述滑腔向靠近所述球囊加压管件的方向滑动,即可将所述滑腔内的气体推向球囊支架,以完成对球囊支架的加压工作,同时,通过压力检测组件对球囊支架的内部压强进行获知以保证球囊支架的内部压强达到预设压强,避免球囊支架的内部压强过大或过小,可实现远距离操作,无需医生通过人工方式对球囊支架进行近距离加压,避免了医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不良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048844.3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华东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析,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双流边界感知的动脉瘤图像分析系统、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图像分析技术无法依据显影图像精确地分析出动脉瘤的图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包含主动脉瘤的区域的DSA图像作为待检测图像,基于所述待检测图像,通过训练好的双流边界感知网络生成主动脉瘤边界特征图像和主动脉瘤图像掩膜,基于所述主动脉瘤图像掩膜和主动脉瘤边界特征结合所述DSA图像获得主动脉瘤图像的形态学信息。本发明通过将提取出的特征输入双流边界感知网络,同时提取边界特征和掩膜图像并融合,提高了动脉瘤图像的精确性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动脉瘤图像边界模糊的问题,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动脉瘤形态学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