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树林植物银叶树三萜类成分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5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2846.8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林植物银叶树三萜类成分的提取方法,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银叶树树叶干燥研磨成粉;S2:向树叶粉末中加入80%浓度的乙醇,在超声辅助提取后过滤得到提取液;S3:使用D301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填柱,使用D301大孔吸附树脂柱对提取液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吸附,充分吸附后使用乙醇为洗脱剂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即为高浓度的三萜类纯化提取液。本发明通过使用超声辅助对银叶树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了价格低廉且毒性小的乙醇作为三萜的提取溶剂以及大孔树脂的洗脱剂,经济环保;并且提取溶剂与洗脱剂为体积分数80%的乙醇,此时对银叶树树叶中的三萜类成分提取率最佳,还能降低工业批量制备时原材料的储备成本。

    一种南方酸性红壤地区富硒荔枝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910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732006.0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酸性红壤地区富硒荔枝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种植地进行选择,且对土壤的酸性度进行检测,接着开始选种,在选择优质的种子之后,对种子进行浸泡、醒种、催芽等处理,保持种子的湿润度,便于种子的萌发,等荔枝的胚芽成熟后,将其种植在不同酸性度的土壤中,同时在种植前对挖好的定植穴施加基底肥,种植后,需要对种苗进行浇水、施肥、修剪、虫病治理等,以确保荔枝的正常生长。该南方酸性红壤地区富硒荔枝的种植方法,将荔枝种植在不同酸性度的土地上,可以对荔枝的产量进行比对,从而选择出最佳富硒荔枝的种植地,不仅可以增加富硒荔枝的产量,也可以为种植人员带来更多的收益。

    一种辣木籽硒活性成分有效保持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3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92146.0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籽硒活性成分有效保持的提取方法,具体是以80v/v%乙醇作为解吸剂,对脱酯的辣木籽粉进行解吸,然后加入80℃热水提取,收集提取液;对提取液脱蛋白,离心,取上清液进行醇沉,收集沉淀,即得到辣木籽硒多糖;其中:在解吸时,解吸剂的体积mL与脱酯的辣木籽粉的质量g的比值为≥5,解吸的时间为≥25min;每次提取的时间为≥6min。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简单、提取时间短,使辣木籽中的硒及多糖能充分提取出来,并使辣木籽中的硒活性成分有效地保持于提取液中。

    一种生物炭负载可控缓释磷肥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4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42939.7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缓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炭负载可控缓释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热解蟹壳:将蟹壳洗净,烘干,粉碎,然后在氮气氛围下热解,得到蟹壳生物炭;(2)负载磷素:将蟹壳生物炭置于磷酸根溶液中,搅拌,抽滤,收集固体,得到生物炭负载缓释磷肥。本发明试验研究发现,800℃高温热解生物炭,利用生物炭本身优良吸附性能以及钙‑磷沉淀机制,可以制备出缓释效果优异的炭基磷肥缓释肥料,磷素释放速率可通过生物炭热解温度、释放温度和溶液酸碱度调控,释放的磷素可有效被植物吸收,既可以解决甲壳类实物废渣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又可以解决化学磷肥带来的问题,可以对提高土壤磷肥利用率和实现资源再利用提供支持。

    一种提高纳米零价铁在还原净化水体亚硒酸盐和硒酸盐时电子利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3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41097.0

    申请日:20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材料制备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纳米零价铁在还原净化水体亚硒酸盐和硒酸盐时电子利用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鲜废壳热解,得到生物炭样品;(2)将生物炭样品浸泡于酸性溶液中脱钙,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氮掺杂生物炭;(3)将氮掺杂生物炭和铁盐置于水和乙醇的溶液中,滴加还原剂溶液并搅拌至反应完全,经磁分离、冲洗和干燥得到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氮掺杂生物炭;(4)将负载纳米零价铁的氮掺杂生物炭加入含硒废水中。本发明利用氮掺杂生物炭荷正电特性提高荷负电的亚硒酸根或硒酸根在材料表面的富集,通过氮掺杂生物炭的高导电性为零价铁与吸附硒盐的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电子传输通道,降低电子传输阻力,从而提高零价铁的电子利用率。

    一种阳离子硒化纳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98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085940.X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淀粉改性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阳离子硒化纳米淀粉的制备方法。一种阳离子硒化纳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纳米淀粉(Nano starch)的制备;(2)磺化纳米淀粉(SN‑starch)的制备;(3)硒化纳米淀粉(Se‑SN‑starch)的制备;(4)阳离子硒化纳米淀粉(Ca‑Se‑SN‑starch)的制备。本发明的Ca‑Se‑SN‑starch在同样的测定条件下催化活力具大于Se‑SN‑starch;Ca‑Se‑SN‑starch的最高催化活力是Se‑SN‑starch最高催化活力的2.73倍;Ca‑Se‑SN‑starch实现了在低成本、可降解、易推广应用的纳米淀粉骨架构建新的仿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可以加快仿生GPx材料产业化进程,扩大改性淀粉应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