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0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48985.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北部湾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中苯并芘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是先利用滴涂技术在玻碳电极表面修饰富含氨基的碳纳米管/壳聚糖纳米复合膜,通过其与苯并芘抗体的吸附固定抗体,制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再利用苯并芘与抗体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海水中苯并芘进行检测。本发明提供的苯并芘电化学免疫检测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所需仪器便于携带,能够实现现场检测,成本较低,还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好、重现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为海水环境中苯并芘的检测提供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8188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62033.9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北部湾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 G01N27/4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海水中多环芳烃菲的电极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S1配置溶液:配置羧基化碳纳米管溶液和壳寡糖乙酸溶液;S2电极材料覆膜处理:将工作电极进行抛光打磨,并于铁氰化钾溶液中使用CV法进行扫描直至出现稳定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将羧基化碳纳米管溶液垂直滴涂在工作电极表面,干燥,再逐滴滴加EDC/NHS的混合溶液静止激活羧基;再将壳寡糖乙酸溶液滴加于电极表面并晾干;S3功能化处理:将菲抗体滴涂电极表面后孵育,再滴涂BSA溶液后静止以封闭剩余活性位点即可得到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747501.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北部湾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汞离子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玻碳电极进行预处理;配制纳米氧化锌和羧基化碳纳米管修饰溶液,滴取修饰溶液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复合玻碳电极;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复合玻碳电极置于氯金酸溶液中进行电沉积,得到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纳米金粒子复合玻碳电极。本发明的用于检测汞离子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锌作为有效的基底固定金纳米粒子,增强电极的稳定性和电子传递的能力,检测限可达到0.0156μM,线性范围1.49~5.97μM,有效实现对海水中痕量汞离子快速、灵敏的检测;制备工艺简单,检测方法灵敏,检测设备便携。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9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7501.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北部湾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汞离子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玻碳电极进行预处理;配制纳米氧化锌和羧基化碳纳米管修饰溶液,滴取修饰溶液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复合玻碳电极;将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复合玻碳电极置于氯金酸溶液中进行电沉积,得到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纳米金粒子复合玻碳电极。本发明的用于检测汞离子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锌作为有效的基底固定金纳米粒子,增强电极的稳定性和电子传递的能力,检测限可达到0.0156μM,线性范围1.49~5.97μM,有效实现对海水中痕量汞离子快速、灵敏的检测;制备工艺简单,检测方法灵敏,检测设备便携。
-
公开(公告)号:CN218254642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2859792.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部湾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光研磨用自激振荡脉冲磨粒流喷嘴,涉及表面精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喷嘴主体及设于喷嘴主体内的振荡脉冲腔,该振荡脉冲腔由第一谐振腔、连通道和第二谐振腔依次连通构成,其中第一谐振腔与第二谐振腔均为锥形碰撞角谐振腔,本设计方案将流体的自激振荡机理与软性磨粒流抛光的机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双腔室自激振荡脉冲磨粒流抛光喷嘴,通过抛光液磨粒流自激振荡特性产生更高的峰值速度、峰值压力以及较高的湍流强度来提高低黏度磨粒流抛光方法的加工效率,最终完成对内表面高效率、高质量的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218371825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934355.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北部湾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海水淡化装置优化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分别与热水填充泵、海水循环淡化系统连接,所述海水循环淡化系统与集热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集热水箱与太阳能集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热水填充泵与控制器模块连接,所述热水填充泵集热水箱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控制器模块、集热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控制器模块来开启热水填充泵,使得集热水箱中能够得到热水的填充,保证了海水循环淡化系统在正常运行时所需的热水量,同时还节约了光伏发电模块产出的电能,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