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贴型大开口面积比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公开(公告)号:CN1118834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718922.1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贴型大开口面积比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包括输入光窗、光电阴极、方形管壳、微通道板和位敏阳极。光电阴极位于输入光窗的内表面,微通道板位于光电阴极和位敏阳极之间;方形管壳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陶瓷环、输入电极、第二陶瓷环、吸气剂电极、第三陶瓷环和铟封层,方形管壳通过封接层与输入光窗封接;位敏阳极包括陶瓷骨架、输出电极和阳极,多个阳极成矩阵式阵列分布在陶瓷骨架内,阳极之间互不连通、互相独立;每个阳极为锥形结构,电子接收端为正方形面,输出端由锥形逐渐过渡到圆柱形阳极杆,微通道板采用两片式、竖直叠加结构,使得两片微通道板孔径呈“く”型,一端通过输入电极定位和供电,另一端通过输出电极定位。

    近贴型大开口面积比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公开(公告)号:CN11188341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18922.1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贴型大开口面积比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包括输入光窗、光电阴极、方形管壳、微通道板和位敏阳极。光电阴极位于输入光窗的内表面,微通道板位于光电阴极和位敏阳极之间;方形管壳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陶瓷环、输入电极、第二陶瓷环、吸气剂电极、第三陶瓷环和铟封层,方形管壳通过封接层与输入光窗封接;位敏阳极包括陶瓷骨架、输出电极和阳极,多个阳极成矩阵式阵列分布在陶瓷骨架内,阳极之间互不连通、互相独立;每个阳极为锥形结构,电子接收端为正方形面,输出端由锥形逐渐过渡到圆柱形阳极杆,微通道板采用两片式、竖直叠加结构,使得两片微通道板孔径呈“く”型,一端通过输入电极定位和供电,另一端通过输出电极定位。

    光电倍增管自动上下管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20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6714.6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自动上下管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底座,还包括工作台、控制器、电机、机架、转轴、转板、滑动柱、升降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一侧的底座一端,所述机架和电机均位于工作台的底部,所述电机呈正立状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动力组件和两组升降组件,本发明通过操纵控制器即可对大尺寸光电倍增管自动进行上下管,从而避免人工操作对真空腔体的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用于提高光电倍增管阴极量子效率可控性及一致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510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722031.8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光电倍增管阴极量子效率可控性及一致性的方法,包括:获取不同量子效率的光电阴极制备过程中的光电流曲线;提取出与设定的量子效率区间对应的光电流曲线斜率的角度参考范围;在制备光电阴极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达到的量子效率区间选择对应的角度参考范围;以及以选择的角度参考范围为依据,在制备过程中将实际的光电流曲线斜率的角度与角度参考范围进行对比,对正在进行的阴极制备过程进行调整,使阴极制备过程中光电流曲线斜率的角度向所需量子效率的角度参考范围不断接近,最终制作出所需量子效率的光电阴极。本发明的调控方法可通过给出的参考值设定期望制作的量子效率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提高量子效率的可控性,从而提高了光电倍增管量子效率的一致性,避免单独针对某个量子效率进行调控时的不确定性和降低调控难度。

    双微通道板叠加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24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67258.2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微通道板叠加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双微通道板测试夹具、电子源、电子学系统和计算机。真空系统提供双微通道板叠加性能测试环境;双片微通道板安装在双微通道板测试夹具中;通过电场聚焦,电子源输出的电子输入到微通道板里面;电子学系统提供双微通道板测试高压,并采集双微通道板输出的模拟信号;通过计算机软件采集、分析电子学输出的数字信号,实现双微通道板叠加后的性能测试。本发明能很好的完成双微通道板叠加性能的测试,实现双微通道板叠加型光电倍增管和组件探测器性能的提前测试。

    具有快速上升时间特性的光电倍增管异型阳极及光电倍增管

    公开(公告)号:CN1114631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388736.6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具有快速上升时间特性的光电倍增管异型阳极及光电倍增管,包括陶瓷底板以及锥形金属阳极。所述陶瓷底板作为支撑,在其顶部表面设置有供锥形金属阳极插入凹槽,并且多个凹槽呈周期性排列;所述锥形金属阳极为顶面矩形、底端圆形的过渡渐变结构,插入到所述凹槽内,并且其底部延伸超出陶瓷底板的底面;所述锥形金属阳极的过渡渐变部分的表面附有金属薄膜涂层;所述陶瓷底板与锥形金属阳极的过渡渐变部分的接触区域金属化封接。本发明光电倍增管异型阳极的采用可改善光电倍增管的上升时间性能,具有良好的阳极均匀性。

    低热发射的光电阴极、光电倍增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1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244632.8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电阴极,公开了一种低热发射的光电阴极、光电倍增管及其制备方法。低热发射的光电阴极包括在玻璃容器基底内表面依次形成的基底层、体内层以及表面层,所述表面层位于最外侧,其中:所述体内层包括双碱阴极K2CsSb;所述表面层包括Cs2Te层。所述基底层为Al2O3膜层。采用本发明的含有表面层Cs2Te的光电阴极的光电倍增管,通过将Cs2Te表面层蒸镀在K2CsSb双碱阴极的表面,改变K2CsSb光电阴极的表面势垒,从而达到阻隔由于热发射产生的光电子进入真空中的目的,降低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改善整管的噪声性能。

    用于光电倍增管的球形倍增器及光电倍增管

    公开(公告)号:CN11126149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44656.3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电倍增管的球形倍增器及光电倍增管,包括陶瓷基板、一对椭球面形打拿极瓦片以及一对锥形倍增瓦片;一对锥形倍增瓦片被设置成旋转对称分布,并且被包围在呈旋转对称的一对椭球面形打拿极瓦片的中央位置;一对椭球面形打拿极瓦片和一对锥形倍增瓦片均为金属瓦片,每个金属瓦片均配置有一电连接件,穿过陶瓷基板进行延伸,与光电倍增管的引线系统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打拿极瓦片设计成旋转对称的椭球形,配合旋转对称的锥形的第一倍增极,有效地改善第一电子倍增极的形状,显著提高收集效率及增益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