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1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19778.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地层荷载的拟静力试验装置,属于抗震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底座、静力台架、反力墙、竖向加载组件、变形加载组件、土体模拟组件,其中静力台架与底座连接或通过反力墙与底座连接;反力墙与底座连接、且与底座垂直;竖向加载组件与静力台架连接、且与试件抵接;变形加载组件的一端与反力墙连接,另一端与试件抵接;土体模拟组件的一端与反力墙连接,另一端与试件抵接,用于模拟土体对试件施加的作用力。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地层荷载的拟静力试验装置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试验装置缺乏,未考虑土体约束效应,难以真实反映地下结构预制试件抗震性能特征的问题,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0705100.3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D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地层变形的竖井注浆止水施工方法,属于富水地层止水加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地下水位线以上0.5‑1.0m的竖井底面位置喷射封底混凝土进行待开挖地层封底作业;在竖井四侧边墙位置进行斜孔注浆止水施工;竖井底面位置直孔注浆止水施工;在四侧边墙采用袖阀管补充止水的形式加固注浆施工,竖井底面注浆补充止水加固施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地层变形的竖井注浆止水施工方法,通过以控制注浆压力为主、控制注浆量为辅的方法,分段分次在富水地层中注入浆液,避免引起周边地层产生较大变形。通过将注浆施工按作用分为止水及止水加固并重两方面,实现富水地层的快速止水,且保证开挖作业时地层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05100.3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E21D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地层变形的竖井注浆止水施工方法,属于富水地层止水加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地下水位线以上0.5‑1.0m的竖井底面位置喷射封底混凝土进行待开挖地层封底作业;在竖井四侧边墙位置进行斜孔注浆止水施工;竖井底面位置直孔注浆止水施工;在四侧边墙采用袖阀管补充止水的形式加固注浆施工,竖井底面注浆补充止水加固施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地层变形的竖井注浆止水施工方法,通过以控制注浆压力为主、控制注浆量为辅的方法,分段分次在富水地层中注入浆液,避免引起周边地层产生较大变形。通过将注浆施工按作用分为止水及止水加固并重两方面,实现富水地层的快速止水,且保证开挖作业时地层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657112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1022424.9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M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盾构管片接缝渗漏水及注浆治理的试验装置,属于隧道盾构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模型箱、水循环组件、注浆组件,其中模型箱上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盛装有试验的土体,模型箱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的活动板,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设有可调节的缝隙,可调节的缝隙用于模拟管片之间的张开接缝;水循环组件与模型箱连通,用于为模型箱内的土体模拟实际受到的水压;注浆组件与固定板连接、且与容纳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治理接缝渗漏水的过程中由于实际各种特殊条件的限制,注浆参数不易选择到合理的参数,导致治理效果差的问题,结构简单,作用效果显著,适于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47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62396.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地铁隧道衬砌施工方法的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模板,所述支撑架上焊接有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和模板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设有用于便于支撑架移动的轨道组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鼓风机,所述模板的外表层面安装有与之贴合且相匹配的气囊,所述气囊的中心处和鼓风机连通的,所述支撑架上还连接有安装板。本发明通过鼓风机、气囊、模板、连接柱、移动块、轨道、安装板、转动柱、供料辊等结构的相互作用,使得对衬砌面养护更加的便利,同时增加了养护的效果,降低了衬砌面的开裂和损坏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9391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87330.X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暗挖地铁车站侧墙防水逆作缝的施工方法,涉及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墙与中板连接的逆作缝处防水效果较差,容易渗水的技术问题。该施工方法包括浇筑底板和带有阶梯结构的中板、在阶梯结构表面涂布嵌缝胶并固定注浆管、施作侧墙模板、浇筑侧墙、向逆作缝内灌注混凝土、拆除侧墙模板六个步骤。由于阶梯结构的存在以及逆作缝中填充有嵌缝胶和并灌注有混凝土,提高了逆作缝的防水效果。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地下水通过逆作缝渗入地铁车站内的防水逆作缝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4860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86797.2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层四导洞和中导洞内桩基础的地铁车站及施工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地铁车站在导洞开挖前采取注浆止水或降水措施,或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复杂的技术问题。该地铁车站包括导洞、桩基础、边桩和地下空间;所述导洞共有四个并位于所述地铁车站的最上层,包括两个位于中间的中导洞和两个位于两侧的边导洞;所述桩基础位于所述中导洞的下方,所述桩基础通过灌有C50砼的钢管柱与所述中导洞连接;所述边导洞与所述边桩连接,并位于所述边桩的上方;所述地下空间为所述导洞、所述边桩及所述导洞下的地层所围成的空间。本发明既有利于地铁车站结构体系的受力转换,又可以应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47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04298.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建设施工用管片支撑装置,包括承载盒,承载机构,其用于对设备进行支撑和高度调节,水平支撑机构,其用与对水平方向进行支撑,限位机构,其用于对支撑板进行限位,竖直支撑机构,其用与对竖直方向进行支撑,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承载盒下方的万向轮,所述承载盒下方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直齿轮,所述承载盒内部滑动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优点在于:通过利用承载机构,利用万向轮可以对装置进行自由移动,同时利用剪式支架,可以快速的对装置进行提升和定位,提高了效率,通过利用水平支撑机构,竖直支撑机构,可以快速的对不同直径的管片进行固定,通过限位机构可以对机构进行限位,使装置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263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210019882.0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止水围护结构嵌岩地连墙施工方法,通过地层止水及围护结构的嵌岩地连墙设计结构选型、导墙设置、成槽施工、钢筋笼加工、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在该地层非降水条件下达到更好的止水效果,确保围护结构稳定安全。本发明通过富水砂卵石地层止水围护结构嵌岩地连墙施工方法,解决了在砂卵石地层成槽及嵌岩施工的困难,改善了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及施工工艺,有效的防止地下连续墙接头处的漏水,提高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562439.X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铁隧道防塌方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隧道防塌方结构和其对应施工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中嵌设有电磁板,所述电磁板通过多个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有永磁压板,且永磁压板与空腔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多个滑腔,且滑腔中滑动连接有与永磁压板相配合的插杆,所述滑腔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插杆相配合的夹持机构。本发明可以控制支撑板进行升降,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撑板的高度,且本装置可以控制永磁压板往复撞击各个插杆,以便于插杆快速与地面插合,避免了人工敲击插杆与地面插合的繁琐和劳力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