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6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95799.8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碳退火的过程中,带钢表层的氧化膜厚度为1.5~2.5μm;所述氧化膜中Si元素和Fe元素的原子重量比满足:Si/(Si+Fe)≥0.76;所述高温退火的过程中,冷却段依次包括:在温度为1200~5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包括有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3%;在温度为500~2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氮气;在温度<200℃时,揭开内罩进行空气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带钢在脱碳退火阶段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高温退火的冷却段等一些工艺,从而得到了表面光洁化好、表面均质化好、成材率高、磁性能优良的无底层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29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61356.3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1222 , B22D11/16 , C21D8/1233 , C21D8/1244 , C21D8/125 , C21D8/1255 , C21D8/1283 , C22C38/008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0 , C22C38/34 , C23C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边部性能的加工方法,属于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覆退火隔离剂、高温退火、涂层和拉伸平整退火,其中:所述连铸过程的铸坯等轴晶率η为10%~40%,连铸钢水过热度为10~30℃;所述渗氮的温度为790℃~980℃,渗氮后带钢内总N含量[N]为Nl~330ppm。该方法保证抑制剂形成深度及均匀性,有效控制了由于线晶及晶粒不均匀造成的带钢边部磁性能异常,获得的成品带钢边部质量良好,磁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2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661356.3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边部性能的加工方法,属于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炼钢、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渗氮、涂覆退火隔离剂、高温退火、涂层和拉伸平整退火,其中:所述连铸过程的铸坯等轴晶率η为10%~40%,连铸钢水过热度为10~30℃;所述渗氮的温度为790℃~980℃,渗氮后带钢内总N含量[N]为Nl~330ppm。该方法保证抑制剂形成深度及均匀性,有效控制了由于线晶及晶粒不均匀造成的带钢边部磁性能异常,获得的成品带钢边部质量良好,磁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29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664531.4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属于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渗氮处理采用两段式渗氮工艺,渗氮气氛为NH3、N2及H2的混合气体;其中,第一段渗氮温度为800℃~1000℃,NH3体积分数为0.2%~3%;第二段渗氮温度为700℃~800℃,NH3体积分数为5%~40%;高温退火的升温阶段在1000℃~1050℃温度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15℃/h~40℃/h,在1050℃~1100℃温度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5℃/h~15℃/h。该方法既保证了抑制剂形成的均匀性,同时避免表层抑制剂在高温退火阶段的过早熟化,最终获得磁性能优良、稳定的高磁感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85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637013.8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高温退火钢卷尾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带钢在脱碳退火并涂敷氧化镁后卷取,控制占积率为91%~92%,得到脱碳退火钢卷;将所述脱碳退火钢卷进行高温退火,之后进行开卷。本发明首次利用了占积率的概念,其等于脱碳退火钢卷实际重量与脱碳退火钢卷理论重量的比值,占积率是带钢厚度、钢卷卷取张力、卷取张力锥度、氧化镁压缩密度、氧化镁涂布量等参数在脱碳退火卷卷取紧密程度的综合反映,因而,控制占积率为91%~92%,经验证,占积率数据的精度可以满足控制高温退火卷尾卷长度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96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1495799.8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钢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脱碳退火的过程中,带钢表层的氧化膜厚度为1.5~2.5μm;所述氧化膜中Si元素和Fe元素的原子重量比满足:Si/(Si+Fe)≥0.76;所述高温退火的过程中,冷却段依次包括:在温度为1200~5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包括有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3%;在温度为500~200℃时,罩内冷却;其中,保护气体为氮气;在温度<200℃时,揭开内罩进行空气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无底层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带钢在脱碳退火阶段的氧化膜厚度以及高温退火的冷却段等一些工艺,从而得到了表面光洁化好、表面均质化好、成材率高、磁性能优良的无底层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98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52319.9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取向硅钢MgO隔离剂涂覆质量的方法,步骤包括:在MgO浆液配制过程中,添加以水重量百分比计算0.1‰~5‰的消泡剂,然后使用辊涂式涂机将该MgO浆液涂覆至带钢上下表面。本发明解决了取向硅钢MgO隔离剂涂覆中产生的带钢纵向条纹缺陷,提升了表面涂覆均匀性。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29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664531.4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属于取向硅钢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渗氮处理采用两段式渗氮工艺,渗氮气氛为NH3、N2及H2的混合气体;其中,第一段渗氮温度为800℃~1000℃,NH3体积分数为0.2%~3%;第二段渗氮温度为700℃~800℃,NH3体积分数为5%~40%;高温退火的升温阶段在1000℃~1050℃温度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15℃/h~40℃/h,在1050℃~1100℃温度区间内的升温速率为5℃/h~15℃/h。该方法既保证了抑制剂形成的均匀性,同时避免表层抑制剂在高温退火阶段的过早熟化,最终获得磁性能优良、稳定的高磁感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819618.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带钢涂层脱落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涂层的涂覆量为5~8g/m2;控制脱碳退火机组的出口速度为70~130m/min;控制托辊硬度为45~65HA;控制卷取张力为40~70N/mm2;其中,所述涂层为氧化镁涂层;如此,通过控制脱碳退火机组的出口速度及托辊硬度,可以有效避免钢带表面的氧化镁涂层脱落,进而避免钢带露出基体及压痕现象,确保取向电工钢的外观及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1919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19618.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带钢涂层脱落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涂层的涂覆量为5~8g/m2;控制脱碳退火机组的出口速度为70~130m/min;控制托辊硬度为45~65HA;控制卷取张力为40~70N/mm2;其中,所述涂层为氧化镁涂层;如此,通过控制脱碳退火机组的出口速度及托辊硬度,可以有效避免钢带表面的氧化镁涂层脱落,进而避免钢带露出基体及压痕现象,确保取向电工钢的外观及使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