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阵列、存储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366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39056.3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阵列、存储器及设备。该存储单元包括写字线、写位线、写晶体管、读字线、读位线和读晶体管;读晶体管包括多层沟道,每一层沟道的材料各不相同;写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写字线,写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写位线,写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读晶体管的栅极;写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为写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读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读位线,读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读字线;读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为读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本申请的存储单元,读晶体管包括多层沟道,每一层沟道的材料各不相同,该读晶体管能够形成在不同电压区间下的不同电流区间,能够实现单一存储节点的多位信息存储。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431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56163.7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平面OS‑TFT器件存在载流子迁移率较低,漏电增加等问题。该半导体器件包括:栅堆叠层、沟道、源区和漏区,所述沟道覆盖所述栅堆叠层,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位于所述沟道的两侧,并覆盖部分沟道远离栅堆叠层一侧的表面,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位于所述沟道表面部分图形化为指状结构,所述源区的指状结构与所述漏区的指状结构呈相对插指结构。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半导体器件。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用于降低电容器金属配线之间的寄生电容。

    薄膜晶体管、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3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766202.2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在衬底的任意表面上方设有半导体层,在半导体层远离衬底的表面设有源/漏层,在源/漏层的中央设有隔离层,在隔离层表面设有沟道,且沟道包覆隔离层,至少部分沟道为经等离子体轰击处理;该薄膜晶体管还包括栅极,栅极位于沟道背离隔离层的表面,在沟道与栅极之间设有栅介质层,在栅极上方设有掩膜层及顶电极,其中,顶电极贯穿掩膜层以连接沟道。该薄膜晶体管可以增加沟道中氧空位浓度和/或提高源漏接触区载流子浓度,通过减小源漏接触电阻以提高器件的开态电流。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98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62413.8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导电层、隔离层和半导体层,隔离层形成于第一导电层一侧,隔离层包括连续设置的本体部和缓冲部,本体部包括背离第一导电层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平行于第一导电层,缓冲部的厚度由靠近本体部一侧向远离本体部一侧逐渐减小;半导体层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形成于隔离层背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第二部分与第一导电层接触。本申请提供的薄膜晶体管可实现占用面积与制备良率的兼顾。

    一种垂直围栅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5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84334.1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直围栅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垂直围栅薄膜晶体管,自下往上依次包括:衬底;隔离层,其设置在衬底上;源极层,其设置到隔离层上;环状薄膜沟道,其垂直设置在源极层上;漏极层,其设置在筒状薄膜沟道上部;垂直围栅,其填充环状薄膜沟道的内部以及覆盖所述环状沟道的侧壁。本发明使用金属侧墙作为牺牲层,起到刻蚀过程中保护下层薄膜以及沟道释放的牺牲层作用,半导体侧墙作为沟道,通过将牺牲层腐蚀掉,使得片状或柱状半导体侧墙沟道立于上下的源漏金属之间,再填充栅介质和栅金属实现全包围栅结构,并且沟道是垂直方向的,且沟道的制备工艺也无需外延,使用PVD、CVD或者ALD即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