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19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814825.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构造曲面的电弧增材制造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弧增材模型的模型参数,确定单道成形参数,及所述单道成形参数下的单道成形截面尺寸;根据所述单道成形参数和所述单道成形截面尺寸,对所述电弧增材模型进行三维路径曲面构造,得到所述电弧增材模型的路径曲面;对所述路径曲面进行分层切片处理,生成多个分层曲面,及每个分层曲面的多个曲线,并将每个所述分层曲面的多个曲线作为所述增材路径;根据每个所述分层曲面的增材路径生成电弧增材制造加工代码。本发明可以效保障电弧增材工件内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52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39295.7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状构件的增材制造毛坯及增材制造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现有技术中采用增材制造成形蜂窝状构件在成形后内部结构的形貌难以再次改变、成形尺寸受装备限制的问题。该毛坯包括毛坯主体和夹持部,毛坯主体上设有预置空位,预置空位的形状为六边形,蜂窝状构件上孔洞的形状为正六边形;沿拉制方向,预置空位的宽度小于蜂窝状构件上孔洞的宽度;沿垂直于拉制方向,预置空位的宽度大于蜂窝状构件上孔洞的宽度。该方法包括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制得毛坯;相邻两层中,位于下一层的扫描策略与位于上一层的扫描策略相同;对毛坯进行拉制成形。本发明可用于蜂窝状构件的增材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921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06842.X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高温合金翼舵结构的制造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高温合金翼舵结构打印过程中应力过大及单炉摆放件数有限带来的效率低问题。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1.对高温合金翼舵结构整体进行调整优化;步骤2.对悬空部位添加辅助支撑并初步建立打印模型;步骤3.获得最优的打印模型方案;步骤4.采用多激光选区增材制造设备及工艺完成构件的制造;步骤5.对成形构件进行清粉、去基板及支撑、去应力退火及真空热处理等后处理工作。本发明实现了高温合金翼舵结构高效率打印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606418.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2F7/04 , B22F5/10 , B22F3/11 , C22C14/00 , B22F10/28 , B22F12/67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菱形十二面体钛合金点阵结构、夹层结构及制造方法,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材料领域。本发明的TA15钛合金点阵结构,点阵结构包括多个单胞,单胞在空间重复并相互连接形成点阵结构;单胞包含一个菱形十二面体和八个钝角杆,菱形十二面体每条棱为一根连接杆;菱形十二面体包含八个钝角顶点和六个锐角顶点,钝角顶点向外连接一个钝角杆并通过连接杆与三个锐角顶点相连,锐角顶点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四个钝角顶点相连;菱形十二面体由12个全等的菱形构成,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之比为菱性边长是十二面体高的61.2%,锐角是70.5°,钝角是109.5°。利用本发明设计与制备的TA15钛合金材料结构减重可达30%~80%,具有良好的轻量化效果,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84044.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2F7/04 , B22F5/10 , B22F3/11 , C22C14/00 , B22F10/28 , B22F12/67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A15钛合金点阵结构、点阵夹层结构及制造方法,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材料领域。本发明的TA15钛合金点阵结构,点阵结构包括多个单胞,多个单胞在空间重复并互相连接形成点阵;单胞包括中心件和八根长度相同的杆件;中心件具有前后两正方形端面,沿前后方向中心件的尺寸为0.5mm至1mm,中心件端面的边长为0.5mm至1.5mm,中心件的每个正方形端面的每个角处各延伸一根杆件,形成两个相对于中心件对称的正方锥;杆件与所在中心件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5°16',从同一端面延伸的相邻杆件之间的夹角为70°32';杆件为三棱柱,三棱柱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本发明设计与制备的TA15钛合金材料结构减重可达30%至40%,具有良好的轻量化效果,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160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04398.0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2F10/40 , B22F10/38 , B22F10/28 , B22F10/85 , B22F10/66 , B22F12/82 , B33Y40/00 , B33Y50/02 , B33Y40/2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薄壁骨架蒙皮类外翼面的成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适配的支撑块和压块,得到工艺模型,并在外翼面的易变性处设置点阵结构模型;合并所述工艺模型和所述点阵结构模型,得到待打印模型;将所述待打印模型打印成形,并去除多余的支撑块;去除所述外翼面的转轴部位处的工艺余量;去除多余的压块,得到成形的外翼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3192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14825.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构造曲面的电弧增材制造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弧增材模型的模型参数,确定单道成形参数,及所述单道成形参数下的单道成形截面尺寸;根据所述单道成形参数和所述单道成形截面尺寸,对所述电弧增材模型进行三维路径曲面构造,得到所述电弧增材模型的路径曲面;对所述路径曲面进行分层切片处理,生成多个分层曲面,及每个分层曲面的多个曲线,并将每个所述分层曲面的多个曲线作为所述增材路径;根据每个所述分层曲面的增材路径生成电弧增材制造加工代码。本发明可以效保障电弧增材工件内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584044.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2F7/04 , B22F5/10 , B22F3/11 , C22C14/00 , B22F10/28 , B22F12/67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A15钛合金点阵结构、点阵夹层结构及制造方法,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材料领域。本发明的TA15钛合金点阵结构,点阵结构包括多个单胞,多个单胞在空间重复并互相连接形成点阵;单胞包括中心件和八根长度相同的杆件;中心件具有前后两正方形端面,沿前后方向中心件的尺寸为0.5mm至1mm,中心件端面的边长为0.5mm至1.5mm,中心件的每个正方形端面的每个角处各延伸一根杆件,形成两个相对于中心件对称的正方锥;杆件与所在中心件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5°16',从同一端面延伸的相邻杆件之间的夹角为70°32';杆件为三棱柱,三棱柱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本发明设计与制备的TA15钛合金材料结构减重可达30%至40%,具有良好的轻量化效果,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620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43983.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LM成形大型环形薄壁件控形支撑结构设计方法,属于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大型环形薄壁件增材制造中变形难以控制、形面精度差、支撑材料浪费的问题。所述设计方法包括:计算大型环形薄壁件的最小支撑体积,确定第一级支撑结构的支撑体积,对大型环形薄壁件及其第一级支撑结构进行SLM增材制造形变模拟仿真,获得形变模拟仿真结果,根据形变仿真模拟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增加第一级支撑结构的支撑体积或增加第二级支撑件;重复直至形变仿真结果符合控形目标要求。本发明实现了提高成品质量,最小化材料浪费,简化制造过程,提高成品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15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2688.X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椭形薄壁舱段增材制造形面精度控制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针对椭形薄壁舱段在增材制造及后处理中形面控制的挑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基于内撑维形结构的形面精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椭形舱段及其内撑维形结构增材制造模型设计、一体化增材设计、热加工、机加工及内撑维形结构去除的步骤,将增材制造过程中用于控制内撑维形结构延伸使用到后处理过程中,实现从增材制造到后处理的全程形面控制,节约了产品制造时间,提高了增材制造加工的整体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