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38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91088.7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IPC: B23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装配生产线,包括部装作业区、部装输送线、自动搬运机器人、物料存储区、总装输送线、总装作业区;所述部装作业区用于产品的部装作业,包括零部件的安装等;所述部装输送线用于待部装舱段及配套物料、部装装配后的舱段的自动化运输;所述自动搬运机器人用于产品舱段及配套物料在物料存储区和部装输送线、总装输送线之间的自动化搬运;所述物料存储区用于待装配舱段及配套物料、部装装配后的舱段的摆放存储;所述总装输送线用于待装配产品各舱段及配套物料的自动化运输;所述总装作业区用于待装配产品各舱段的装配作业。本发明可实现航天产品部装作业和总装作业的有效集成,实现了航天产品高效的人机协作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564023.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钻铆装置及方法,属于自动化加工,解决了现有的自动钻铆设备无法自动钻铆大型壁板类零件、并且无法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问题。该自动钻铆装置包括工装托架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机身主体单元、钻孔单元、插钉单元和铆接单元。自动钻铆方法包括:步骤1:将待加工件,固定在工装托架上;步骤2: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钻孔单元完成钻孔和锪窝;步骤3:进行插钉;步骤4:进行铆接。本发明实现了大型壁板类零件的钻孔、锪窝、铆接一次加工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85821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810684556.5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应自动物流的机械臂制孔装置及制孔方法,用于进行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的产品制孔工作,包括串联机械臂(1)、制孔末端执行器(2)、自动物流车(3)、视觉测量组件(4),通过实现制孔末端执行器(2)及自动物流车(3)在制孔过程中的自动转运功能解决了现有制孔系统中无法实现制孔产品在制孔过程中的元器件位置及间距的及时调整,制孔精度差的问题,制孔结构稳定,制孔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40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51821.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钻铆壁板类零件的自动钻铆装置,属于自动化加工,解决了现有的自动钻铆设备无法自动钻铆大型壁板类零件、并且无法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问题。该自动钻铆装置包括工装托架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机身主体单元、钻孔单元、插钉单元和铆接单元和控制系统;所述机身主体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滑动连接;所述工装托架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三驱动单元滑动连接;所述钻孔单元与所述第四驱动单元滑动连接;所述插钉单元与所述第五驱动单元滑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大型壁板类零件的钻孔、锪窝、铆接一次加工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64023.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钻铆装置及方法,属于自动化加工,解决了现有的自动钻铆设备无法自动钻铆大型壁板类零件、并且无法沿X轴、Y轴和Z轴方向移动的问题。该自动钻铆装置包括工装托架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机身主体单元、钻孔单元、插钉单元和铆接单元。自动钻铆方法包括:步骤1:将待加工件,固定在工装托架上;步骤2: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钻孔单元完成钻孔和锪窝;步骤3:进行插钉;步骤4:进行铆接。本发明实现了大型壁板类零件的钻孔、锪窝、铆接一次加工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8582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84556.5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应自动物流的机械臂制孔装置及制孔方法,用于进行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的产品制孔工作,包括串联机械臂(1)、制孔末端执行器(2)、自动物流车(3)、视觉测量组件(4),通过实现制孔末端执行器(2)及自动物流车(3)在制孔过程中的自动转运功能解决了现有制孔系统中无法实现制孔产品在制孔过程中的元器件位置及间距的及时调整,制孔精度差的问题,制孔结构稳定,制孔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61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70589.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零件的内撑装置及内撑加工方法,属于磨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壁零件无内撑导致作业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内撑组件和楔形推块,所述内撑组件包括多个内撑滑块,多个所述内撑滑块的第一侧壁面用于接触薄壁零件的内侧壁,多个所述内撑滑块的第二侧壁面形成推块区域,所述楔形推块的一端能够进入或远离所述推块区域,使得所述内撑滑块沿垂直于所述楔形推块的行进方向远离或靠近所述推块区域的中心。本发明通过内撑装置对薄壁零件进行内撑,适合自动化作业,提高了薄壁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33880.5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件外壁面视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工作台部件、位移控制部件、测头旋转部件、装夹部件和补光部件。带有可升降光源的补光部件穿过工作台和装夹部件,设置在圆筒件内,装夹部件设置有二次范围调整的卡盘;位移控制部件设置电机调位装置和配重单元,以及纵向的二次调位装置和终端的旋转装置;视觉测量装置设置在位移控制部件的终端。本发明装置可以带动视觉测量装置精确移动到圆筒件处,配合圆筒件的旋转,完成对圆筒件外形的视觉检测。该设备通过光源优化、二次装夹和二次位移调位,提高了测量精度。本发明装置简单、方法可靠,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076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286698.0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1B11/245 , G01L5/22
Abstract: 基于全方位移动平台搭载协作机械臂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激光测量头(1)、协作机械臂(2)、双目跟踪头(3)、第一全方位移动平台(4)、可升降旋转支撑杆(5)、第二全方位移动平台(6)、多角度定位杆(7)、大型运载AGV(9)、系统控制工作站(10),通过两个全方位移动平台搭载激光测量头(1)和双目跟踪头(3)测量并利用协作机械臂(2)、可升降旋转支撑杆(5)协同控制,同时利用新的定位杆设置方式完成大尺寸异形结构被测物的全外形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081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268101.7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主轴与压力脚共用导轨的紧凑型制孔末端执行器,其包括安装基座、制孔单元、压紧单元和法向检测单元。安装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与机器人末端连接法兰连接板,其下表面上的两侧端部架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两条导轨的中轴线与安装基座下表面的中轴线重合。制孔单元和压紧单元均通过滑块沿所述中轴线方向并排地设置在两条导轨上,法向检测单元安装在压紧单元上。通过快换压套,可以实现针对不同零部件表面压紧功能的快速切换。本发明通过将制孔模块的电主轴与压力脚模块的压力脚共用一套导轨,减少了一套传动装置,使末端执行器的重量大幅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