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528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782865.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M7/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模拟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拟静力往复推覆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土‑结构相互作用机构,包括围绕隧道的外周侧设置且能够向隧道的外周侧施加外部静荷载的多个相互作用子单元;地层变形加载机构,包括两组加载单元,每组加载单元包括多个加载子单元,每一加载子单元连接至一个相互作用子单元上,能够推动土‑结构相互作用机构在第二方向上往复运动;反力机构,包括位于地层变形加载机构相对两侧的两组反力单元,每一反力单元连接至一组加载单元上;位移限制机构,包括分别位于隧道相对两端的两组限位单元。本公开提供的模拟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拟静力往复推覆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有效模拟隧道纵向因行波效应引起的相对土层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94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767826.3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构承载结构全生命周期远程监控系统,包括静响应监测装置、动响应监测装置、数据转换‑无线传输装置和云平台,静响应监测装置、动响应监测装置通过数据转换‑无线传输装置与云平台通讯连接;静响应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建设期以及运营期的共构承载结构的静响应参数;动响应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建设期与运营期共构承载结构的动响应参数;云平台依据静响应参数和动响应参数对共构承载结构的全生命周期性能进行时效评估、决策和控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静响应监测装置和动响应监测装置,可实现共构承载结构建设与运营周期结构静/动耦合响应指标的实时监测,而配合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可有效的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8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67809.X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同孔测量的土、岩地层隐患信息评价系统,包括多源信息统计分析存储单元、同孔监测装置和实时预测预警平台;同孔监测装置所获取的土、岩地层指标传输至多源信息统计分析存储单元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实时预测预警平台对土、岩地层隐患信息进行评价并实现塌陷风险性预测预警。其方法为:钻取地层芯样并形成监测孔以及以监测孔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辅助检测孔,并获取土体芯样物性、力性量化指标,结合邻井地质勘察资料,构建土体软弱地层分布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地质、水文、变形多源信息的同孔监测,可在无人值守环境下长期实时获取地下水位、孔内渗压、深部位移、孔壁倾角的时空四维动态信息,节省了土层地层隐患监测成本,提高监测准确性,提升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169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67826.3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构承载结构全生命周期远程监控系统,包括静响应监测装置、动响应监测装置、数据转换-无线传输装置和云平台,静响应监测装置、动响应监测装置通过数据转换-无线传输装置与云平台通讯连接;静响应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建设期以及运营期的共构承载结构的静响应参数;动响应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建设期与运营期共构承载结构的动响应参数;云平台依据静响应参数和动响应参数对共构承载结构的全生命周期性能进行时效评估、决策和控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静响应监测装置和动响应监测装置,可实现共构承载结构建设与运营周期结构静/动耦合响应指标的实时监测,而配合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可有效的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94849.4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质感知的地表沉降阶段性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盾构机的运行数据,对运行数据进行去噪和标准化处理,获得盾构掘进参数;通过超参数组合,获得地质条件预测模型,通过模型获得的地层信息预测值,并通过地层信息预测值、盾构掘进参数和掘进前、掘进中和掘进后的三阶段地表沉降数据,构建地表沉降预测数据库;采用皮尔逊系数方式,获取选取与地表沉降相关的盾构运行参数和地层信息作为输入参数;基于输入参数,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和AdaBoost算法都获得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并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地表沉降预测模型构建地表沉降综合加权预测模型;对盾构机施工时三阶段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09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767973.0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IPC: E21B47/00 , E21B49/00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参量超前物力灾害实时预测系统,包括地质信息普查装置、度随钻测量装置和设置在底面上的多源信息接收统计解译存储装置,地质信息普查装置、度随钻测量装置与多源信息接收统计解译存储装置通讯连接;地层信息普查装置依据获取预定范围区域内的地层隐伏病患情况,圈定钻测区域;度随钻测量装置在钻测区域以任意预设角度钻进,并实时获取地层岩土体力性参数和地层岩土体物性参数;多源信息接收统计解译存储装置对地层岩土体力性参数和地层岩土体物性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随钻预测超前物力灾害。本发明充分解决了只钻不测或关键数据缺失的问题,从而使得后续操作更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5197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67800.9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开挖物联网监控系统,包括多源信息采集终端、多源信息传输终端、远程监控平台和科学决策平台,多源信息信息采集终端与多源信息传输终端通讯连接,多源信息传输终端与远程监控平台通讯连接,远程监控平台与科学决策平台通讯连接,其信息化管理方法为:通过无线设备全方位采集地下工程开挖的多源信息,并将多源信息传输至wifi基站;wifi基站将多源信息传输至远程监控平台;结合所获取的可视化信息,管理层科学决策平台实现对施工的管理控制。本发明有效解决人工采集数据工作量大、时效性差、效率低、共享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02740.5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目标跨断层高铁隧道减震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属于跨断层高铁隧道减震技术领域。包括断层破碎带区段,所述断层破碎带区段的两侧设有破碎带影响区,所述破碎带影响区远离断层破碎带区段的一侧设有普通区段,所述断层破碎带区段的中轴位置设有滑动断层面,所述断层破碎带区段内设有超挖段及铰接设计。减震结构体系通过超挖手段和变刚度填充保证了隧道和轨道在断层小错动量下的结构安全和功能,通过环向柔性连接段保证了隧道在断层大错动量下的结构安全,支撑机构使隧道顶部的压力向远离隧道方向分散,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支撑机构使装置的支撑性更好,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使装置的抗错动能力更好,为后续修复提供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2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3100.4
申请日:2023-09-22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强制反应位移法的隧道纵向抗震推覆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体,模型箱体包括依次排列连接的第一端部架体、多个中间框架、以及第二端部架体,模型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部限位装置和第二端部限位装置;模型箱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向加载装置,第一端部架体和中间框架能够在侧向加载装置的作用下沿隧道模型的横向运动,侧向加载装置的外侧设置有侧向反力支架;模型箱体内的底部和两侧面均设置有垫板,模型箱体内的顶部设置有加压气垫。上述方案,所述试验装置可模拟不同埋深、不同隧道直径和不同地震波条件下盾构隧道的受力变形,探究隧道衬砌的地震响应规律和破坏机理,为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40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767974.5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隐伏病害精准探查方法,包括确定采空区、布置地震波激励网阵、成像分析、优化钻孔点设置和确定采空区范围五个步骤;其探查装置包括地震散射装置和钻孔数字成像装置;地震散射装置的信号收集装置根据土地岩性和水文分布情况布局成地震波激励网阵,由地震波激励网阵采集不同地震散射剖面数据处理后合成地震散射三维正交立体图;利用钻孔数字成像装置的探测装置用于逐个探测经地震散射三维正交立体图确定的优化采空区,经微型计算器处理后重构采空区三维分布立体图;其探查方法。本发明操作方便、方法简单,探查结果可靠,适用于资源抽、开采后城市沉陷、矿山塌陷等遗留空区快速、精准探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