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7561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778581.5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低合金钒钛微合金化超高强度冷轧钢板的热处理方法,具体说是一种连续退火工艺。本发明是在无需改变冷轧钢板化学成分、不需要额外添加连续退火工艺工序从而保证低成本的前提下,仅通过改变连续退火快速冷却阶段的冷却速度达到提高超高强度冷轧钢板性能的目的。连续退火工艺为:首先将冷轧钢板以10℃/s的速度加热到780℃~860℃两相区保温60s~120s,然后分别用20℃/s~1000℃/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接下来以10℃/s的速度加热到200℃~280℃保温240s~280s进行过时效处理,随后空冷到室温。经过本发明的处理,冷轧钢板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227MPa,屈服强度最高可达1099MPa,延伸率最高可达14.8%,能够生产出延伸率更高的800MPa~1200MPa级别超高强度冷轧钢板。
-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0707597.7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拉强度为1200MPa的冷轧双相钢动态变形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200MPa冷轧双相钢中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拉伸实验;2)1200MPa冷轧双相钢铁素体、马氏体晶粒尺寸及其各相体积分数的统计;3)1200MPa冷轧双相钢在中高应变速率下绝热温升的计算;4)选用包含铁素体、马氏体晶粒尺寸因素,各相体积分数因素,细晶强化效应,应变速率敏感性以及应变、应变速率、温度之间的耦合效应的新型本构模型,计算得到本构模型关系参数;5)对1200MPa冷轧双相钢在各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拟合结果验证。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双相钢动态变形特性,为合理、正确的评估双相钢板的安全性能做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07597.7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拉强度为1200MPa的冷轧双相钢动态变形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200MPa冷轧双相钢中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拉伸实验;2)1200MPa冷轧双相钢铁素体、马氏体晶粒尺寸及其各相体积分数的统计;3)1200MPa冷轧双相钢在中高应变速率下绝热温升的计算;4)选用包含铁素体、马氏体晶粒尺寸因素,各相体积分数因素,细晶强化效应,应变速率敏感性以及应变、应变速率、温度之间的耦合效应的新型本构模型,计算得到本构模型关系参数;5)对1200MPa冷轧双相钢在各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拟合结果验证。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双相钢动态变形特性,为合理、正确的评估双相钢板的安全性能做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6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78581.5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18 , C21D1/26 , C21D9/0081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8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低合金钒钛微合金化超高强度冷轧钢板的热处理方法,具体说是一种连续退火工艺。本发明是在无需改变冷轧钢板化学成分、不需要额外添加连续退火工艺工序从而保证低成本的前提下,仅通过改变连续退火快速冷却阶段的冷却速度达到提高超高强度冷轧钢板性能的目的。连续退火工艺为:首先将冷轧钢板以10℃/s的速度加热到780℃~860℃两相区保温60s~120s,然后分别用20℃/s~1000℃/s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接下来以10℃/s的速度加热到200℃~280℃保温240s~280s进行过时效处理,随后空冷到室温。经过本发明的处理,冷轧钢板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227MPa,屈服强度最高可达1099MPa,延伸率最高可达14.8%,能够生产出延伸率更高的800MPa~1200MPa级别超高强度冷轧钢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