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0793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0726367.X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制备步骤如下:经过配置酸性溶液、前驱体A制备、前驱体B制备;将有机碳源和前驱体B充分混合,在管式炉或箱式炉中,于保护气氛下升温至400~12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0~20h,随后降温至室温;将热解后的产物充分研磨成粉末,便得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以石墨为基体材料,硅均匀的分布在石墨基体上,同时产生的微纳纤维碳结构与硅、石墨、集流体构成独特的多级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进而综合提升材料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71492.3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10/0525 , C08L33/02 , C08K5/053 , C08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原位交联三维网状粘结剂的制备及其在硅碳负极电极中的应用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技术领域。所述锂离子电池用三维网状粘结剂由聚丙烯酸与多元醇原位交联制备得到,粘结剂在制备时,需在100-200℃真空条件下热处理2~5h。该粘结剂在使用时,通过对极片干燥后进行真空热处理,原位得到具有三维交联粘结剂的电极,该电极使用硅基负极材料时具有稳定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2525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354102.4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氢化钛粉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的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按照Ti、Al原子比为1:1称量氢化钛粉和铝粉,经高能球磨机球磨混合均匀,其过程添加甲苯为控制剂防止氧化,然后在真空度为4.0×10-2~4.0×10-3Pa的快速升温管式电炉中以一定的工艺进行烧结,随炉冷却后得到TiAl金属间化合物。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原料较便宜的氢化钛粉,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扩散与烧结后,经过简单研磨即得到纯度非常高Ti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其粉末可以通过粉末冶金常用方法进行成形等后续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50041.0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所述的粘结剂是由商业化的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改性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改性后的交联粘结剂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可以提升电极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电极中交联三维网状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为水溶性原料,具有无毒无害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及人体无危害;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9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50041.0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及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所述的粘结剂是由商业化的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改性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改性后的交联粘结剂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结构,可以提升电极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电极中交联三维网状粘结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0%。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为水溶性原料,具有无毒无害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及人体无危害;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便,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9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26367.X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制备步骤如下:经过配置酸性溶液、前驱体A制备、前驱体B制备;将有机碳源和前驱体B充分混合,在管式炉或箱式炉中,于保护气氛下升温至400~12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0~20h,随后降温至室温;将热解后的产物充分研磨成粉末,便得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以石墨为基体材料,硅均匀的分布在石墨基体上,同时产生的微纳纤维碳结构与硅、石墨、集流体构成独特的多级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进而综合提升材料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825259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4102.4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氢化钛粉制备Ti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的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按照Ti、Al原子比为1:1称量氢化钛粉和铝粉,经高能球磨机球磨混合均匀,其过程添加甲苯为控制剂防止氧化,然后在真空度为4.0×10-2~4.0×10-3Pa的快速升温管式电炉中以一定的工艺进行烧结,随炉冷却后得到TiAl金属间化合物。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原料较便宜的氢化钛粉,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扩散与烧结后,经过简单研磨即得到纯度非常高Ti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其粉末可以通过粉末冶金常用方法进行成形等后续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74828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71469.4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中空SiOx@C立方形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中空SiOx@C立方形复合负极材料由内到外依次为空腔、SiOx和碳壳三层。具体制备步骤如下:以纳米碳酸钙为模板,在模板上生长二氧化硅,然后再用液相法包覆一层有机碳源,通过热解、碳热还原、酸洗、干燥得到低氧值的中空SiOx@C纳米立方形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的立方形中空结构为SiOx的体积膨胀提供了空间,使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外层包覆的碳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进而综合提升材料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18713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153156.9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油基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得到Fe3O4纳米颗粒。将磁性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有机硅油中,经过超声乳化分散器分散和离心分离机分离除掉大颗粒,得到初步制备的磁性流体;再经过行星球磨机高能球磨,制得高稳定性磁性液体。本发明可制备60天无沉降、150天沉降小于0.5%的稳定性高的磁性液体,而且所制得的磁性流体磁性强、流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旋转动密封、润滑、选矿分离等工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187137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153156.9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油基磁性流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得到Fe3O4纳米颗粒。将磁性纳米颗粒、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有机硅油中,经过超声乳化分散器分散和离心分离机分离除掉大颗粒,得到初步制备的磁性流体;再经过行星球磨机高能球磨,制得高稳定性磁性液体。本发明可制备60天无沉降、150天沉降小于0.5%的稳定性高的磁性液体,而且所制得的磁性流体磁性强、流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旋转动密封、润滑、选矿分离等工业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