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加热分步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5308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710121858.3

    申请日:2007-09-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紫外光辐照-加热分步引发聚合分相方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方法,应用于电控智能玻璃的制备。其特征是将向列型液晶、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光引发剂、热聚合单体和玻璃微珠混合均匀后夹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透明导电膜中间,形成20μm厚的膜层,在0~25℃下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进行照射;紫外光强度为20.0mW/m2,光照时间为1~10分钟;热聚合温度为60~100℃,加热保温时间为5~8小时,最终固化成PDLC膜。通过选择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和热聚合单体,经紫外光辐照与加热引发聚合体系的分步聚合交联反应,达到同时改善PDLC薄膜的电光性能、增强聚合物网络强度和提高高分子网络与ITO膜之间的界面粘结力的目的。

    紫外光-加热分步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5308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710121858.3

    申请日:2007-09-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紫外光辐照-加热分步引发聚合分相方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方法,应用于电控智能玻璃的制备。其特征是将向列型液晶、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光引发剂、热聚合单体和玻璃微珠混合均匀后夹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透明导电膜中间,形成20μm厚的膜层,在0~25℃下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进行照射;紫外光强度为20.0mW/m2,光照时间为1~10分钟;热聚合温度为60~100℃,加热保温时间为5~8小时,最终固化成PDLC膜。通过选择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和热聚合单体,经紫外光辐照与加热引发聚合体系的分步聚合交联反应,达到同时改善PDLC薄膜的电光性能、增强聚合物网络强度和提高高分子网络与ITO膜之间的界面粘结力的目的。

    一种利用聚合物稳定液晶材料制备光增亮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6755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910085171.8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聚合物稳定液晶材料制备光增亮膜的方法。本发明将向列型液晶、手性化合物、紫外光可聚合液晶性单体、紫外光可聚合硅氧烷和光引发剂按照一定质量比混配均匀后,注入到预先处理好的PSLC基底组合的薄膜材料中,通过手性化合物从浓度高的基板向浓度低的基板进行扩散,生成连续不同螺距的手征向列相液晶,再对薄膜材料进行紫外光辐照,使紫外光可聚合液晶性单体分子间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网络,使液晶分子的平面织构稳定下来,并最终得到具有宽波反射特性的PSLC材料。本发明薄膜材料能够反射波长范围为300~1500nm的圆偏振光,反射的波宽范围可以精确控制。根据反射波段的不同,该薄膜材料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增强膜及红外紫外光屏蔽膜等领域。

    一种利用聚合物稳定液晶材料制备光增亮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675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85171.8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晶材料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聚合物稳定液晶材料制备光增亮膜的方法。本发明将向列型液晶、手性化合物、紫外光可聚合液晶性单体、紫外光可聚合硅氧烷和光引发剂按照一定质量比混配均匀后,注入到预先处理好的PSLC基底组合的薄膜材料中,通过手性化合物从浓度高的基板向浓度低的基板进行扩散,生成连续不同螺距的手征向列相液晶,再对薄膜材料进行紫外光辐照,使紫外光可聚合液晶性单体分子间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网络,使液晶分子的平面织构稳定下来,并最终得到具有宽波反射特性的PSLC材料。本发明薄膜材料能够反射波长范围为300~1500nm的圆偏振光,反射的波宽范围可以精确控制。根据反射波段的不同,该薄膜材料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增强膜及红外紫外光屏蔽膜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