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16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46978.7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充填料浆图像特征的在线浓度监测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双分辨率料浆检测传感器对介尺度范围清晰成像,采集料浆搅拌过程中静态图像和视频流数据。料浆检测传感器镜头端布置半导体制冷与高压空气双重冷却装置。综合分析自然图像浅层公共特征,介尺度图像多尺度特征和视频光流特征与浓度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图像特征和视频光流特征的充填料浆浓度监测模型。在生产中,通过实时图像对搅拌槽中料浆浓度进行实时测定。该方法结合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料浆的介尺度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定性特征进行定量表征,为充填采矿智能化发展提供良好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61334.9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制备金属矿胶结充填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井下废石破碎,然后将碎石、全尾砂及聚丙烯纤维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泥混合搅拌后加入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自来水,在常温下进一步搅拌均匀,最终得到金属矿深井膏体充填材料。本发明解决了金属矿山转入深部开采时,需进一步提升全尾砂充填膏体力学性能的问题。采用破碎废石作为粗骨料替代部分全尾砂,使废石及全尾砂均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减少了矿产资源回采对矿山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扩展了充填材料的来源,节省了充填开采成本,为膏体充填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7192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28598.1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方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矿块划分,然后进行采准切割,并进行回采,再进行假顶构筑,最后进行底柱回采。本发明通过掘进岔道和绕道,使分层采联得到重复利用,减少了采切工程量,简化了采场通风线路,通过钻凿泄水孔,使充填滤水能够汇入低水平集中排出,改善了作业环境,简化了采充作业管理;采用锚杆加固破碎围岩,通过锚杆将假顶所受载荷传导至围岩,形成钢筋‑楔形垛充填体整体性结构,使围岩‑充填体及相邻进路充填体形成整体性有效承载结构,提高了开采的安全性;假顶结构降低了水泥耗量,控制充填成本;围岩及假顶稳定性提高,利于矿体及底柱的回采,矿石贫化损失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8122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82076.6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顶柱定向抛掷爆破采矿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该方法回采顶柱矿体时,将一个采场内矿体分为二个区域回采。首先,使用爆力搬运对区域一进行回采,使用压顶采矿法对区域二进行回采。之后,对顶柱进行斜向钻孔,保证爆堆生成的最小抵抗线方向与钻孔角度垂直,使用毫秒管起爆,将顶柱矿石抛掷至采场联巷进行出矿作业,然后再凿岩爆破回收不在使用的采场联巷上方顶柱矿体。该方法机械化程度高,爆破后,人员不用进入采场内,是一种安全回采顶柱方法,反复循环该操作工艺,直至顶柱回采完毕,该方法为顶底柱的回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提高了顶柱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104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71770.8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矿坝淤堵负压排渗加固装置,属于尾矿库辅助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集水钻头、连接螺纹管、金属网过滤管、土工织物、塑封膜、抽汽管、螺纹夹管盖、负压泵、压力表、应急注浆泵和气液分离容器。集水钻头与金属网过滤管通过螺纹管分段连接,用土工织物将金属网过滤管紧密包裹竖直压入尾矿砂内,将抽汽管置入集水钻头内,用螺纹夹管盖与金属网过滤管密闭连接封口。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高危坝体不同部位排渗淤堵现象,降低坝体浸润线,针对极端天气、地质等条件通过内注浆加固,地表钢筋加固连接,提高坝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尾矿坝的运行风险,同时该装置还可用于高降水量地区边坡加固、溶浸采矿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9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87495.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破薄矿脉上向转下向充填采矿顶柱回采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回采顺序,顶柱回采先于下向首分层开采,顶柱回采采用自矿体中部向两端推进,隔一采一间隔回采顺序;然后进行进路开挖,再进行回采支护,支护形式为锚网+U钢支架联合支护;进一步进行假顶构筑;最后进行两阶段充填。该方法利用顶柱矿岩自稳能力联合支护系统挤压加固拱作用,外加U钢支架强支撑,提高残留薄顶柱顶板稳定性。该方法解决了矿岩软破、荷载复杂、支护受限三方面技术难点,以此达到削减上部松散尾砂对深部矿体开采的不良影响,改善下向采场次生地应力场,降低顶柱失稳导致的下部人工假顶整体失稳风险,确保长期生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599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18260.X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充填料浆浓度智能控制系统与方法,属于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搅拌系统、流变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光谱分析系统、图像获取系统及浓度控制系统。应用时,首先对流变参数、光谱及图像特征的三种浓度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构建基于不确定性冲突背景下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然后进行料浆的浓度分析,将浓度进行权值分析及融合,最终得出料浆的实时浓度值。最后充填料浆浓度控制系统依据比对结果,通过骨料添加、胶凝材料添加等工艺环节的自动调节,从而实现料浆浓度的智能化控制。该系统通过对多源信息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大幅度提高了浓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幅度提高充填系统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47626.3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井下快速充填与转移的膏体充填装置,属于矿山充填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物料添加系统、搅拌泵送系统、浓度监测系统和移动平台,物料添加系统、搅拌泵送系统和浓度监测系统集成在移动平台上。物料添加系统包括水泥添加系统、废石添加系统、棒磨砂添加系统和水添加系统;搅拌泵送系统包括一级搅拌机、二级搅拌机和充填泵。物料在一级搅拌机中初次混合后进入二级搅拌机进行深度搅拌,然后经过管道进入充填泵,膏体在经过充填泵加压后输送至采空区;浓度监测系统包括循环管路、压差式浓度计和循环管路控制阀门。该装置结构简单、机动性强,可以根据需求监测和调控输出膏体的浓度,有助于提高矿山回采率、降低矿山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7383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027360.7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破碎急倾斜薄矿脉分段崩矿下向充填采矿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矿脉划分为中段,中段内划分分段,然后布置采准工程,在分段内通过出矿采联通达矿体,在矿体内掘进底部进路进行初步采矿作业,完成一步骤回采;再开展假顶布筋,并进行一次充填,进而进行顶部切割,然后进行二步骤回采和二次充填。以此类推,完成各分段矿体回采。本发明通过调整采充工艺,形成下向采充流程,改善采场作业环境,提高一次崩矿量,减少充填作业循环次数,具有安全性高、综合生产能力大、回采效率高等优点。借助下向采矿优势,将部分采切工程布置于矿体内部,减少围岩扰动,降低凿岩及出碴量,提高采矿技术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3613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0006976.5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倾角转速可调的矿石制粒装置与方法,属于金属矿石制粒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制粒滚筒、隔板、固定旋钮、梯形龙骨、旋转支撑平台、角度标尺、调角支架、调角旋钮、螺纹丝杠、主转动辊、从转动辊、变速电机、电机支架、传动装置、不锈钢支架、调平螺母等。转动螺纹丝杠上调角旋钮,使调角支架张开和闭合,利用角度标尺观测确定当前倾角,实现制粒滚筒倾角可调;变速电机经传动系统与横向支撑辊连接,带动制粒滚筒进行转动;制粒滚筒内部设置有龙骨,提高颗粒滚动制粒效率;滚动导轨内部设置有轴向支撑辊,确保制粒滚筒转动过程不发生轴向位移。该装置结构简易、方法实用便捷,可开展不同倾角、不同转速等实际工况条件下矿石高效制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