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4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0198.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表面轴径双向梯度强化钢管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强化领域。本发明在保证壁厚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氮化技术实现内壁的梯度强化。钢管一端内壁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具有极为优异的耐磨损性能;钢管的另一端具有较好的韧性,具备极佳的耐冲击性能。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结构设计的前提下,实现钢管内壁在沿钢管轴线方向的硬度可控变化,从而满足特殊服役工况对于钢管内壁两端不同性能的需求,特别适合大长径比钢管。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04916.4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层内应力的测量装置及操作方法,属于内应力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源装置,为电镀提供电压;电镀装置,包括镀槽、阳极板、阴极等;自动温控装置,包括温控箱、加热管、热电偶等,为镀液以及工作液提供恒温环境;应力测量装置,包括工作腔体、毛细管等;支架;摄像机,对毛细管液面刻度进行监测;计算机,自动读取摄像机提供的照片中毛细管液面刻度变化值,经过软件处理将电信号转化为内应力值,最后显示为镀层内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不损伤破坏镀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943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78372.5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承载高结合力α‑Ta/α‑Ta‑N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物理气相沉积领域。所述α‑Ta/α‑Ta‑N涂层包括打底层和交替层,交替层通过打底层与基体相连;所述交替层由α‑Ta层和α‑Ta‑N层交替构成,交替层的层数≥6;所述α‑Ta层和α‑Ta‑N层晶体结构均为单一的体心立方结构,α‑Ta‑N层无柱状晶特征且为固溶体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低温、无昂贵气体(仅使用氩气、氮气、氢气)、无需后热处理和异质金属打底的情况下,通过微量的气体掺杂和简单的交替沉积,获得兼具高强度、高结合力和高韧性的α‑Ta/α‑Ta‑N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42097.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结合力高硬Cr基金属‑陶瓷交替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物理气相沉积领域。所述交替膜与基材相连接,交替膜包括金属相和陶瓷相,两种相的原位混合结构,兼具二者的优势,具有较为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导电性。交替膜由Cr层、梯度Cr+Cr2N层与固定比例Cr+Cr2N层交替构成;其中,Cr层硬度不超过固定比例Cr+Cr2N层硬度的0.3倍;固定比例Cr+Cr2N层硬度不小于2000HV0.05;交替膜最顶层有50~200nm的应力适配层,其构成含有质量分数超过95%的Cr。本发明交替膜通过成分/结构/物理化学性能梯度、层间性能成分、工艺等优化设计,实现较好的结合力、导电性和强韧性的协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综合性能优异、原材料简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2359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54459.8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部件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待测样品、夹持装置、实验舱加热器、电机、腐蚀溶液箱和超声发生器。试验时首先将腐蚀介质溶液加入腐蚀溶液箱中,然后将待测样品配套安装到夹持装置中,最后通过显示模块设定试验参数,当实验舱中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设定的参数时,电机按设定转速与超声发生器协同运行,实现待测样品在盐雾环境下腐蚀磨损试验。本发明适用于待测样品的摩擦腐蚀耦合试验,可以模拟腐蚀环境长周期下的待测样品与配合孔摩擦副的外、内表面的摩擦腐蚀耦合行为。另外,本发明的各舱室互相独立且协同运行,避免了腐蚀气氛对装置内其它部件的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0211.3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C8/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表面梯度强化钢管制备装置及应用方法,属于管构件内表面强化领域。本发明装置包含熔盐池、钢管、连接管、高温熔盐泵、回液管。所有构件依次连接,钢管垂直于熔盐池中熔盐水平面。本发明将高温熔盐泵与传统盐浴渗氮热处理炉等设备等进行了有机结合,提出流动熔盐渗氮工艺。可对不同长度、口径、壁厚和内表面结构的钢管进行内表面强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渗氮全流程无需移动和调整钢管位置,同时可以保证钢管除内表面外均不受渗氮介质影响,并实现钢管内表面径轴向梯度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43799.0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承载高结合力纯α‑Ta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物理气相沉积领域。涂层的晶体结构为单一的体心立方晶格的α相,硬度为550~770HV0.05,涂层由打底层和涂层主体两部分构成,涂层主体通过打底层与基体相连;涂层主体由2~3种不同的交替层依序交替构成;经过等离子体清洗后打底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面粗糙度Sa:10~100nm。涂层在10kgf下的维氏压痕无径向裂纹;划痕法中Lc3>50N,压痕法中150kgf下HRC压痕周围涂层无剥落无径向裂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在低温(小于250℃)、无昂贵气体(仅使用氩气)、无需后热处理和无需异质金属打底的情况下获得性能可调控的纯α‑Ta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5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39763.4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覆铜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测试设备包含加载模块、第一位移模块、第二位移模块、底座、控制模块等。通过第一位移模块带动加载模块移动,并达到控制模块设定的初始加载力,随后通过加载模块和第二位移模块协同,实现恒力恒速、恒力变速、变力恒速和变力变速等不同形式的覆铜性能测试。并通过更换第二位移模块的组件,可以实现直线往复、圆周等不同形式的覆铜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测试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4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26593.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阻燃多主元合金及涂层制备方法。多主元合金质量百分比为:10.0%~25.0%的Ti、15~30%的Ni、15%~30%的Cr、15%~30%的V,此外,还包含0.1%~4.0%的Si。耐磨阻燃多主元合金及涂层采用电火花沉积方法制备,采用熔炼浇铸、粉末冶金及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多主元合金的电极材料制作电火花沉积电极,沉积工艺为电压50~200V、电容30~270uF、频率120~2000Hz、沉积速率1~4cm2/min,采用氩气保护。本发明可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及高阻燃等优异性能于一体的优质涂层,特别适用于高温环境下同时要求阻燃及耐磨的钛合金表面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980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21411.9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5D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金属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方法及其表面耐蚀微弧氧化涂层。首先配置微弧氧化电解液,然后将阀金属增强镁复合材料在配制的微弧氧化电解液中以恒电流模式进行氧化处理,微弧氧化电流为5‑12A/dm2,微弧氧化处理时间为5‑30min。所述微弧氧化电解液由包括主盐、添加剂、pH调节剂和去离子水组成,其中主盐质量浓度为10‑35g/L,所述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0‑20g/L、所述pH调节剂的质量浓度为0‑5g/L。本发明通过主盐与添加剂(包括pH调节剂)的协同耦合作用,结合恒电流模式下的合理参数配置,抑制阀金属增强颗粒与镁基体之间的放电强度差异,优化涂层均匀性和致密性,获得耐蚀性优良的微弧氧化涂层。本发明尤其适用于Ti、Nb、Zr等阀金属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表面获得耐蚀性优良的涂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