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轧机组机架出口楔形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68026.5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轧机组机架出口楔形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首先,根据当前机架的轧制力及横向刚度、工作辊弯辊力及横向刚度获得机械辊缝楔形;其次,根据所述机械辊缝楔形和轧件入口楔形获取当前机架的轧件出口楔形;再次,对所述当前机架的轧件出口楔形采用平坦度进行修正,获得所述当前机架的出口楔形;最后,对各个机架的出口楔形进行调节,直至最后一个机架的出口楔形的调节量小于规定的阈值,达到控制目的。本发明中将平坦度转化为楔形作为考虑因素,更准确的计算机架出口楔形,提高精轧阶段板形控制的稳定性,提高带钢成材率,为企业节约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高端钢材生产技术,为开发自主技术型钢材产品做出贡献。

    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9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87721.4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连轧机辊缝对称调整方法,属于板带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轧辊开始零调过程,在工作辊换辊或设备大修后,调整轧辊两侧压下量,当检测到轧机两侧的压力差小于给定值则完成零调;然后在轧辊零调成功且在压力卸载前读取轧制力数值;再计算辊缝预摆调平值;最后确定辊缝计算调平补偿值。该方法适用于精轧机在工作辊、支承辊等影响设备整体刚度变化的部件更换后,通过轧机零调过程和轧钢过程实际调平数据构建精轧机组各机架的辊缝对称性调整模型。该方法根据精轧机组的标定数据对轧机的辊缝倾斜进行调整,以达到轧钢时沿带钢两侧的有载辊缝保持对称,保证带钢在精轧过程中保持对称轧制。

    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车辆车板角点位置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4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482197.2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车辆车板角点位置检测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无人天车在仓库物资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装货场景;所述车辆车板角点位置检测方法包括:对三维激光雷达进行标定,完成激光雷达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间位置的标定;利用完成标定的三维激光雷达,获取待测车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基于待测车辆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点云数据,获取车板点云数据;基于所述车板点云数据,获取待测车辆的车板角点位置。本发明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的特点,并可准确实现车辆车板角点位置信息的获取。

    基于粗轧镰刀弯缺陷的精轧上游机架预摆辊缝的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37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73773.7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粗轧镰刀弯缺陷的精轧上游机架预摆辊缝的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现场采集热轧粗轧生产线的中间坯中心线数据、镰刀弯特征参数,通过DBSCAN算法对样品数据集合中的中间坯中心线数据聚类分析,对镰刀弯缺陷的定性分类,构建镰刀弯缺陷标准数据库;S2、轧制时,对实时采集的中间坯中心线曲线通过改进的DTW算法进行识别,确定中间坯镰刀弯的缺陷类型;S3、针对头部弯曲缺陷的中间坯,计算精轧上游三机架预摆辊缝值并下发至轧机;S4、根据现场轧制规格对精轧上游三机架的辊缝单次调整量进行限幅。本发明实现了精轧上游三机架辊缝的实时有效调整,最大限度消除了镰刀弯缺陷,避免带钢跑偏,对提高带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精轧机组机架出口楔形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5552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768026.5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轧机组机架出口楔形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首先,根据当前机架的轧制力及横向刚度、工作辊弯辊力及横向刚度获得机械辊缝楔形;其次,根据所述机械辊缝楔形和轧件入口楔形获取当前机架的轧件出口楔形;再次,对所述当前机架的轧件出口楔形采用平坦度进行修正,获得所述当前机架的出口楔形;最后,对各个机架的出口楔形进行调节,直至最后一个机架的出口楔形的调节量小于规定的阈值,达到控制目的。本发明中将平坦度转化为楔形作为考虑因素,更准确的计算机架出口楔形,提高精轧阶段板形控制的稳定性,提高带钢成材率,为企业节约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高端钢材生产技术,为开发自主技术型钢材产品做出贡献。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轧带钢尾部分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999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178465.7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轧带钢尾部分段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得到带钢运行过程中的实时跑偏量;通过带钢出口设定宽度和设定厚度,确定宽度调节系数和厚度调节系数;基于实时跑偏量、宽度调节系数和厚度调节系数,计算跑偏调平值;根据不同的咬钢状态,对跑偏调平值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跑偏调平值进行分配,使得相应机架按照所分配的跑偏调平值对带钢运行轨迹进行修正。本发明可降低带钢在抛尾过程中的甩尾率。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轧带钢尾部分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9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78465.7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轧带钢尾部分段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得到带钢运行过程中的实时跑偏量;通过带钢出口设定宽度和设定厚度,确定宽度调节系数和厚度调节系数;基于实时跑偏量、宽度调节系数和厚度调节系数,计算跑偏调平值;根据不同的咬钢状态,对跑偏调平值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跑偏调平值进行分配,使得相应机架按照所分配的跑偏调平值对带钢运行轨迹进行修正。本发明可降低带钢在抛尾过程中的甩尾率。

    一种夹送辊辊形的确定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550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31402.6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夹送辊辊形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中首先获取夹送辊和带钢的接触宽度和长度;然后,根据所述宽度和长度获得夹送辊和带钢的接触面积;再然后,根据所述接触面积获得所述夹送辊的摩擦力;最后,根据所述摩擦力得到所述带钢的张力,根据所述张力得到所述夹送辊辊形。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确定的夹送辊辊形能够保证带钢在通过夹送辊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传送效率,同时,合理的轧辊辊形曲线有利于保持轧辊各部分的均匀受力,避免局部磨损过大。

    一种精轧机组带钢尾部跑偏前馈连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9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32275.3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轧机组带钢尾部跑偏前馈连续控制方法,属于精轧热连轧技术领域。该方法要求精轧机组各机架间安装带钢跑偏检测设备获取各机架间带钢跑偏值,首先根据中间坯尾部镰刀弯,进行F1‑F3机架预调节;然后根据立辊压力差,进行F1‑F3机架尾部预调节;再通过轧制力和跑偏数据,计算上游各机架调平值,进行上游机架跑偏轧制力混合调节;最后通过跑偏数据,计算下游各机架调平值,进行下游机架跑偏控制联合调节。该方法通过中间坯尾部镰刀弯数据和立辊压力差数据进行尾部跑偏预调节,根据精轧机组机架间检测数据,针对上、下游机架带钢尾部跑偏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以保证带钢在精轧过程中始终在精轧机架中心线轧制,降低甩尾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