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2919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33069.9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C04B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称取一定比例的脱硫石膏、硅酸钠以及氧化钙,将上述材料混磨加工后得到复合超细微粉激发剂;称取一定比例的铜冶炼渣和水泥熟料,并使用试验小磨磨细;将制备得到的复合超细微粉激发剂加入到粉磨后的铜冶炼渣和水泥熟料的混合物中,并添加偏铝酸钠作为活性铝添加剂,经试验小磨二次混磨后得到复合胶凝材料。所制备的胶凝材料胶凝性能良好、工作性能良好、强度适中,且环境负荷小,能够取代部分水泥用于金属矿山充填。
-
公开(公告)号:CN103195454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2284.5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填体内巷道或硐室支护方法,包括: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或锚杆挂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对凿岩硐室进行支护;采用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对出矿穿脉进行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作为初期支护,待围岩变形达到预定的稳定程度时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支护对出矿进路眉线处进行支护。本发明适用于充填体或类似充填体的松散、软破介质内巷道或硐室工程的开挖和支护,以常规方法实现了难度极大的充填体内工程支护问题,既有效控制和管理采场地压,保障充填体的稳定,又能大大提高支护效率,降低支护成本,提高开采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19545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132284.5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填体内巷道和硐室支护方法,包括:采用喷射混凝土与锚索联合支护方式或锚杆挂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对凿岩硐室进行支护;采用锚杆、锚网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式对出矿穿脉进行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作为初期支护,待围岩变形达到预定的稳定程度时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支护对出矿进路眉线处进行支护。本发明适用于充填体或类似充填体的松散、软破介质内巷道或硐室工程的开挖和支护,以常规方法实现了难度极大的充填体内工程支护问题,既有效控制和管理采场地压,保障充填体的稳定,又能大大提高支护效率,降低支护成本,提高开采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315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9387.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毗邻充填体条件下采场用聚能爆破筒及爆破方法,该聚能爆破筒包括筒体(21)和药包(22);筒体(21)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组预切缝(24),并且同一组预切缝(24)均分布在同一条筒体母线上;至少两个药包(22)均设于筒体(21)内部,并且相邻药包(22)之间预留有空气柱(23)。该爆破方法包括在采场上开设爆破孔(1),并依次将封口器(3)、砂土(4)和聚能爆破筒放入到爆破孔(1)内,再向爆破孔(1)内填入砂土(4),保持导爆索(6)的顶端伸出到爆破孔(1)的开口外,以用于点燃爆破。本发明能够使爆破能量在目标方向上的集中释放,有效控制矿柱采场的爆破边界,从而既有效破岩,又可以避免对充填体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76420.1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煤矿山急倾斜多层矿体中夹层的处理方法,首先根据非煤矿山急倾斜中厚-厚多层矿体中夹层厚度的变化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案预先剔除:针对不同厚度的多层矿体之间的夹层进行分类处理,以夹层厚度2m为界,对于厚度≤2m的夹层,与多层矿体直接混采,且该夹层不剔除;对于2m<厚度≤4m的夹层,首先在该夹层中施工切割井,利用布置在所述切割井周围的深孔炮孔分段爆破成槽,对该夹层进行预剔除,并破顶层夹层实行混采;对于厚度>4m的夹层,直接采用大直径深孔分段爆破成槽,对该夹层进行预剔除,并破顶层夹层实行混采,该方法能够适应多层矿体中夹层厚度的变化,实现急倾斜多层矿体低贫高效开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932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32834.X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铅锌冶炼废渣、铅锌尾矿分别经试验小磨进行预粉磨70min;将水泥熟料经试验小磨进行预粉磨50min;在达到一定细度后加入脱硫石膏共同粉磨,混磨时间为40min,获得所述新型胶凝材料;其中,所采用的原料质量比为:铅锌尾矿∶铅锌冶炼废渣∶水泥熟料∶脱硫石膏=15∶48∶24∶8。按照该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胶凝材料环保节能,不需要煅烧,能替代部分传统水泥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强度高、凝结硬化时间短,可作为胶结剂用于矿山充填。
-
公开(公告)号:CN10215522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40862.3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方向上连续开采方法及在全矿体连续开采中的应用,包括将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中段,各中段间隔式划分矿房和矿柱,并对矿房和矿柱进行编号;以三个中段为例,对编号为奇数的采场上中段和中间中段先后进行开采,采完后对编号为奇数的采场上中段和中间中段采用胶结充填,底部采用一定厚度高强度胶结充填;对编号为偶数的采场下中段和中间中段先后进行开采,采完后对编号为偶数的采场下中段顶部、底部及中间中段底部采用一定厚度高强度胶结充填,下中段其余部分采用胶结充填,中间中段其余部分采用非胶结充填;对偶数区域的上中段进行开采,采完后采用非胶结充填;对编号为奇数的采场下中段进行开采,采完后对编号为奇数的采场下中段底部采用高强度胶结充填,其余部分采用胶结充填。底部结构的三角矿柱和高强度胶结充填体构成隔离层,隔离层取代原岩水平矿柱。实现矿体自上而下连续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70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708032.1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E21F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能力稳定连续充填系统,所述充填系统中的尾砂浆制备系统采用深锥浓密机与立式砂仓协同制备高浓度尾砂浆,具体为:低浓度尾砂浆体经渣浆泵泵送到充填系统内的深锥浓密机;所述深锥浓密机浓缩的高浓度尾砂浆采用隔膜泵泵送至所述立式砂仓内存储并进一步浓缩;在充填时,所述立式砂仓内存储的高浓度尾砂浆经计量控制后由放砂口放出,经管路排入搅拌桶;胶凝材料经水泥仓底部的螺旋输送机,按充填强度的配比需求向所述搅拌桶内计量给料;充填料在所述搅拌桶内充分搅拌,制备成合乎要求的充填料浆,然后进行充填。该充填系统的砂仓规格与数量极大降低,系统配置的充填能力大,运行稳定,实现了大流量稳定连续充填。
-
公开(公告)号:CN10484740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138233.2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砂仓风水两级分时绕壁造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与高压风连通的风管和设有喷咀的高压水管,分别应用于高压风造浆和高压水造浆。本发明的高压风造浆只应用于立式砂仓放砂前的松动造浆,放砂过程中停止高压风造浆,由于高压风造浆主要用在放砂之前,起松动造浆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设备仪器磨损和防止造浆扰动;本发明在立式砂仓放砂过程中采用高压水造浆,使得高压水沿着砂仓底部形成分层旋流,能够有效实现稳定放砂。本发明提供的立式砂仓风水两级分时绕壁造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矿山立式砂仓充填技术存在的造浆浓度、流量等工艺参数不稳定、仓底易板结及浓缩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315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729387.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毗邻充填体条件下采场用聚能爆破筒及爆破方法,该聚能爆破筒包括筒体(21)和药包(22);筒体(21)上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一组预切缝(24),并且同一组预切缝(24)均分布在同一条筒体母线上;至少两个药包(22)均设于筒体(21)内部,并且相邻药包(22)之间预留有空气柱(23)。该爆破方法包括在采场上开设爆破孔(1),并依次将封口器(3)、砂土(4)和聚能爆破筒放入到爆破孔(1)内,再向爆破孔(1)内填入砂土(4),保持导爆索(6)的顶端伸出到爆破孔(1)的开口外,以用于点燃爆破。本发明能够使爆破能量在目标方向上的集中释放,有效控制矿柱采场的爆破边界,从而既有效破岩,又可以避免对充填体造成破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