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491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86979.5

    申请日:201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门用于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的复合隔离层,包括塑料双向土工格栅,土壤改良层和排水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在坡面上设置复合隔离层、生态棒、土工格栅网、基材层和种子层,使塑料双向土工格栅、生态棒、复合隔离层、基材层和种子层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改善了植物生长条件,使植物生长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本发明较好的实现无植生条件的酸性废石场边坡,进行生态修复、营造生态景观,同时保证边坡结构和稳定性,从而达到绿化美化,保持水土,抑制径流,而且施工工艺简单,易实施,效率高,适合大面积的应用。

    矿场封场阻渗方法及应用和矿场封场阻渗结构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1684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71606.X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场封场阻渗方法及应用和矿场封场阻渗结构及应用,具体涉及矿山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该矿场封场阻渗方法,矿山生产结束后确定水平防渗帷幕的位置,布设注浆孔后注浆形成水平防渗帷幕;所述水平防渗帷幕的位置为植被生长层底部1m以下至矿层顶面之间,水平防渗帷幕主要由阻渗材料凝固后形成,阻渗材料包括水泥70‑80%、膨润土1‑10%、石灰2‑5%、速凝剂0.1‑1%,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矿场封场阻渗结构,包括水平防渗帷幕。本发明提供的封场阻渗方法,降低降雨对含有残留浸矿剂的浸矿层的淋滤作用,降低尾水产生量及尾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矿场封场阻渗方法及应用和矿场封场阻渗结构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168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971606.X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场封场阻渗方法及应用和矿场封场阻渗结构及应用,具体涉及矿山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该矿场封场阻渗方法,矿山生产结束后确定水平防渗帷幕的位置,布设注浆孔后注浆形成水平防渗帷幕;所述水平防渗帷幕的位置为植被生长层底部1m以下至矿层顶面之间,水平防渗帷幕主要由阻渗材料凝固后形成,阻渗材料包括水泥70‑80%、膨润土1‑10%、石灰2‑5%、速凝剂0.1‑1%,余量为水。本发明提供的矿场封场阻渗结构,包括水平防渗帷幕。本发明提供的封场阻渗方法,降低降雨对含有残留浸矿剂的浸矿层的淋滤作用,降低尾水产生量及尾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一种酸性废石场封场的尾泥阻隔层的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76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0798048.0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性废石场封场的尾泥阻隔层的构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尾泥稳定化处理:在尾泥中加入稳定剂进行稳定化处理;(2)制取尾泥膏体:在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尾泥中加入絮凝剂和水,制成尾泥膏体;(3)尾泥敷设:在酸性废石场表面用废石围成池田,将尾泥膏体输送并排入池田内,形成尾泥阻隔层,再在尾泥阻隔层上覆土恢复植被。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采用尾泥替代粘土作阻隔层材料,加入稳定化剂和絮凝剂等,可以有效防止废石直接暴露和雨水渗入堆体内,解决了粘土阻隔层的粘土缺乏和不能就地取材等问题;并且具有来源可靠、就地取材、尾矿利用、变废为宝、管道输送、二次污染小和环保安全等优点。

    一种酸性废石场封场的尾泥阻隔层的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767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98048.0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性废石场封场的尾泥阻隔层的构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尾泥稳定化处理:在尾泥中加入稳定剂进行稳定化处理;(2)制取尾泥膏体:在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尾泥中加入絮凝剂和水,制成尾泥膏体;(3)尾泥敷设:在酸性废石场表面用废石围成池田,将尾泥膏体输送并排入池田内,形成尾泥阻隔层,再在尾泥阻隔层上覆土恢复植被。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采用尾泥替代粘土作阻隔层材料,加入稳定化剂和絮凝剂等,可以有效防止废石直接暴露和雨水渗入堆体内,解决了粘土阻隔层的粘土缺乏和不能就地取材等问题;并且具有来源可靠、就地取材、尾矿利用、变废为宝、管道输送、二次污染小和环保安全等优点。

    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4911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86979.5

    申请日:2010-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门用于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的复合隔离层,包括塑料双向土工格栅,土壤改良层和排水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在坡面上设置复合隔离层、生态棒、土工格栅网、基材层和种子层,使塑料双向土工格栅、生态棒、复合隔离层、基材层和种子层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改善了植物生长条件,使植物生长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本发明较好的实现无植生条件的酸性废石场边坡,进行生态修复、营造生态景观,同时保证边坡结构和稳定性,从而达到绿化美化,保持水土,抑制径流,而且施工工艺简单,易实施,效率高,适合大面积的应用。

    利用螯合剂诱导香蒲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458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1534.6

    申请日:2014-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螯合剂诱导香蒲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铜污染土壤中施加底肥,施肥后播种香蒲;2)香蒲出芽后间苗,生长期保持田间持水量在55~65%,生长3~5周追加肥料;3)香蒲生长9~11周,一次性在土壤中施加螯合剂8~12mmol/kg,之后自然生长;4)生长期结束后,沿土壤表面上1cm剪除植株地上部分,铜污染土壤中的铜含量相对于修复前减少47.7~53.8%;5)重复上述步骤1)-4),直到铜污染土壤中铜含量低于50mg/kg,得到修复后的铜污染土壤。本发明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不破坏土壤结构,无二次污染风险,效果良好。

    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的复合隔离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873998U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20535857.0

    申请日:2010-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的复合隔离层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酸性废石场边坡生态修复的隔离层结构,包括塑料双向土工格栅和聚乙烯排水板,还包括所述塑料双向土工格栅和聚乙烯排水板之间的土壤改良层,所述塑料双向土工格栅、土壤改良层和聚乙烯排水板通过锚杆固定在坡面上。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酸性废石场边坡植物难以生长的状况,营造了植物良好生长的环境,施工工艺可操作性强,体现了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