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均质松散体的注浆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925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48894.4

    申请日:2016-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 E02D3/12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均质松散体的注浆加固方法,包括:通过钻进入松散体中的跟管和软质PVC管对极不均质松散体进行注浆加固,钻进跟管采用高风压通过锚杆钻机施工进入松散体内部,跟管管身钻设一定间距的孔眼,软质PVC管必须插入到距孔底一定距离,软质PVC管和跟管之间随着注浆时间的推移不断自动形成由水泥‑水玻璃浆液凝固构成的自形成止浆塞,跟管孔口位置附近要采用编织袋和水泥‑水玻璃浆液结石体封堵跟管与岩壁之间、跟管与软质PVC管之间的缝隙。本发明提出的极不均质松散体中的注浆加固方法具有普遍适应性,且操作简单、快捷,易于工人掌握。该方法解决了松散体中孔内注浆事故多发、注浆范围扩散不足或过大等难题。

    一种主溜井封堵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857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648910.X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溜井封堵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和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双向斜拉交叉结构;其中,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包括对主溜井原有矿石采用级配合理的石子骨料进行置换以及对石子骨料松散体进行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最终在下放主溜井下部矿石后,形成带有底部自稳冒落拱的稳定的柱塞阀式注浆封堵结构;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双向斜拉交叉结构由双向对拉倾斜交叉的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组成。跟管‑预应力锚索束复合筋包括跟管、溢浆孔和预应力锚索束组成。该方法施工周期短、施工安全性高、施工成本低,并能够保证主溜井上部长期稳定性、最短时间内恢复下部主溜井的使用功能。

    一种地下盐矿的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414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48781.4

    申请日:2016-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盐矿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采用的进路式采场结构由应力释放进路、受保护进路、屈服间柱、稳定间柱和采场极限平衡矿柱组成,通过设计合理的屈服矿柱、应力释放进路匹配方案、回采顺序及时间间隔,利用盐岩长期蠕变特性,有序的控制开采单元两侧应力释放进路及屈服间柱的蠕变破坏,达到释放应力并转移开采单元顶板高应力至采场极限平衡矿柱内,从而保护开采单元内其它进路及矿柱的长期稳定。该采矿方法回采率高、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能够在无须充填的前提下控制采场上覆岩体移动、地表沉陷位移并保障地表的长期稳定性,尤其适用于深埋大规模盐矿的高效开采。

    胶结节理化岩体自然崩落法相似模型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744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59440.0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结节理化岩体的自然崩落法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包括:制作至少布置胶结节理的模型;在模型上设置若干位移监测标识点和若干应力应变监测点,设置监测数据获取设备对各监测点进行监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拉底及出矿处理过程中,通过监测数据获取设备采集模型不同位置的数据,从而确定胶结节理化岩体自然崩落的拉底和出矿关键时间。该方法适合研究具有胶结节理的自然崩落过程中对于胶结节理的发展状态、模型中不同位置应力变形特征观察和分析,能够找出节理及胶结节理发展状态及发展程度、拉底及出矿底部结构周边的应力应变与拉底时间和出矿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出直接影响现场生产的拉底关键时间和出矿关键时间的判断依据。

    一种地下盐矿的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4146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648781.4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盐矿的采矿方法,该采矿方法采用的进路式采场结构由应力释放进路、受保护进路、屈服间柱、稳定间柱和采场极限平衡矿柱组成,通过设计合理的屈服矿柱、应力释放进路匹配方案、回采顺序及时间间隔,利用盐岩长期蠕变特性,有序的控制开采单元两侧应力释放进路及屈服间柱的蠕变破坏,达到释放应力并转移开采单元顶板高应力至采场极限平衡矿柱内,从而保护开采单元内其它进路及矿柱的长期稳定。该采矿方法回采率高、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能够在无须充填的前提下控制采场上覆岩体移动、地表沉陷位移并保障地表的长期稳定性,尤其适用于深埋大规模盐矿的高效开采。

    一种深井卸荷采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421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409068.X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卸荷采矿的方法,针对缓倾斜~倾斜厚大矿体,布置若干分段采场,所述分段采场的方向与主应力的方向一致;开采前在临近待采采场区域的巷道内提前施工单排卸压孔,并通过卸压爆破形成连通的切割缝,将待采采场与相邻采场空间隔离,切断应力传递路径,形成局部卸压环境。分段采场的高宽比为2.1:1至1.9:1。卸压孔的孔径按照3~5倍孔径距离布置单排卸压孔,即孔距0.5~1.0m,所述卸压孔深度与临近待采采场距离的比为1:1。开采过程中的回采顺序为:从矿体上盘至矿体下盘连续推进,采完即充。通过合理布置采场结构,优化回采顺序,同时切断应力传递路径,人为再造局部卸压条件,为深部采矿提供安全作业环境。

    胶结节理化岩体自然崩落法相似模型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744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559440.0

    申请日:2014-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结节理化岩体的自然崩落法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包括:制作至少布置胶结节理的模型;在模型上设置若干位移监测标识点和若干应力应变监测点,设置监测数据获取设备对各监测点进行监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拉底及出矿处理过程中,通过监测数据获取设备采集模型不同位置的数据,从而确定胶结节理化岩体自然崩落的拉底和出矿关键时间。该方法适合研究具有胶结节理的自然崩落过程中对于胶结节理的发展状态、模型中不同位置应力变形特征观察和分析,能够找出节理及胶结节理发展状态及发展程度、拉底及出矿底部结构周边的应力应变与拉底时间和出矿时间的对应关系,得出直接影响现场生产的拉底关键时间和出矿关键时间的判断依据。

    一种深井卸荷采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421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09068.X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卸荷采矿的方法,针对缓倾斜~倾斜厚大矿体,布置若干分段采场,所述分段采场的方向与主应力的方向一致;开采前在临近待采采场区域的巷道内提前施工单排卸压孔,并通过卸压爆破形成连通的切割缝,将待采采场与相邻采场空间隔离,切断应力传递路径,形成局部卸压环境。分段采场的高宽比为2.1:1至1.9:1。卸压孔的孔径φ65~φ90mm,按照3~5倍孔径距离布置单排卸压孔,即孔距0.5~1.0m,所述卸压孔深度与临近待采采场距离的比为1:1。开采过程中的回采顺序为:从矿体上盘至矿体下盘连续推进,采完即充。通过合理布置采场结构,优化回采顺序,同时切断应力传递路径,人为再造局部卸压条件,为深部采矿提供安全作业环境。

    一种复合岩体精准跟管钻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6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648801.8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岩体精准跟管钻进控制方法,包括:钻机精准放样和采用U形地螺丝将钻机与底板地质体牢固定位;采用比跟管外径大3~5mm为宜的普通潜孔锤钻具将破碎岩体钻透至松散体交界面;在与普通潜孔锤钻具连接处的第一根钻杆前段钻设成120°分布的三个钻杆孔眼,改变普通潜孔锤钻具附近风流的流动状态;对松散体进行注浆的跟管,应限制跟管上钻设管身孔眼的间距及管身截面上管身孔眼个数。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复合岩体中的精准跟管钻进,保证跟管钻进的效率和精准度,减少复合岩体中的断管事故率,有效避免不同质量岩体分界面中的卡钻事故。

    一种不均质松散体的注浆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925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648894.4

    申请日:2016-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均质松散体的注浆加固方法,包括:通过钻进入松散体中的跟管和软质PVC管对极不均质松散体进行注浆加固,钻进跟管采用高风压通过锚杆钻机施工进入松散体内部,跟管管身钻设一定间距的孔眼,软质PVC管必须插入到距孔底一定距离,软质PVC管和跟管之间随着注浆时间的推移不断自动形成由水泥‑水玻璃浆液凝固构成的自形成止浆塞,跟管孔口位置附近要采用编织袋和水泥‑水玻璃浆液结石体封堵跟管与岩壁之间、跟管与软质PVC管之间的缝隙。本发明提出的极不均质松散体中的注浆加固方法具有普遍适应性,且操作简单、快捷,易于工人掌握。该方法解决了松散体中孔内注浆事故多发、注浆范围扩散不足或过大等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