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80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7746.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氢环境中非金属管材热氧老化性能实验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老化箱,所述老化箱内设置有密封夹具,所述密封夹具用于夹持待测非金属管材;所述待测非金属管材的一端通过输气管道连接至老化箱外,并经过加热器、减压阀与氮气瓶、氢气或掺氢天然气瓶分别连接,待测非金属管材的另一端通过输气管道连接至老化箱外,并于大气相连通;本发明能够同时进行研究多种非金属材料在临氢环境中老化性能的热氧老化实验,可在相同环境下同时对多种非金属管道材料进行热氧老化实验研究,也可在相同环境中对同一种非金属管道材料同时进行多次平行实验以减少实验时间和降低实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6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2512.4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30/25 , G06N3/044 , G06N3/08 , G06F30/28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掺氢天然气管材的裂纹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聚乙烯管材慢速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聚乙烯管材的基本数据;将获取的数据输入慢速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模型中,预测掺氢天然气环境中聚乙烯管材的慢速裂纹扩展速率;慢速裂纹扩展速率预测模型为PSO‑GRNN模型,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训练GRNN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PSO算法对GRNN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寻找误差为极小值时对应的最优的目标函数,得到具有最优光滑因子S的PSO‑GRNN模型;利用测试集对优化后的PSO‑GRNN模型进行测试;本发明通过PSO算法优化和改进GRNN模型的参数,从而实现快速准确预测掺氢天然气环境中聚乙烯管材慢速裂纹扩展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67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2464.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06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掺氢天然气聚乙烯管道老化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包括:获取掺氢天然气聚乙烯管道的监测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管道老化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利用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得到优化后的AFSA‑RBFNN模型;利用测试集对优化后的AFSA‑RBFNN模型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满足误差要求的AFSA‑RBFNN模型用于掺氢天然气聚乙烯管道老化剩余寿命的预测。本发明结合具有目标函数寻优功能的AFSA算法和具有拟合多个影响因素的复杂非线性函数功能的RBFNN模型提出了AFSA‑RBFNN模型,实现了对掺氢天然气聚乙烯管道的老化剩余寿命进行精确且快速预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0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54808.1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中低压含氢管道实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掺混装置、中低压试验管道、控制终端以及与控制终端连接的终端测试元件;掺混装置包括多个输入端口,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端口与氢气源连通,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端口与非氢气源连通,掺混装置的输出端口通过中低压试验管道与终端测试元件连通;掺混装置的输出端口处设有与控制终端连接的氢气浓度检测元件,中低压试验管道连接有至少一个与控制终端连接的传感元件,控制终端根据氢气浓度检测结果进行掺混装置的压力和/或流量控制以及各个气源的出口压力和/或流量控制;能够更高效的进行纯氢管道以及掺氢管道的掺混、流动和利用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798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62188.X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16C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在无定形聚合物中扩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无定形聚合物区盒子模型、高压区盒子模型和低压区盒子模型;固定原子并按照高压区盒子‑聚合物区盒子‑低压区盒子‑聚合物区盒子‑高压区盒子的顺序进行模型拼接,建立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型;在高压区盒子模型中放置气体分子并调整气体分子数,开始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循环执行多次GCMC+NVT操作,直至高压区和低压区盒子模型中的气体分子趋于平衡;基于每次循环操作时所记录的模拟数据,计算得到扩散系数。本发明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气体分子在无定形聚合物中的扩散并计算其扩散系数,优化扩散系数模拟计算结果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5182.7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域效应下二氧化碳和页岩油最小混相压力的评价方法,属于最小混相压力测定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构建分子模型步骤;选取力场参数,描述分子间以及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力步骤;划分模拟区域以及边界条件步骤;确定模拟参数以及计算参数,对分子模型进行分子模拟步骤;以及根据相互作用能,计算最小混相压力步骤。本发明应用于限域效应下二氧化碳和页岩油最小混相压力确定方面,解决现有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计算限域效应下二氧化碳和页岩油两相界面混相压力的技术问题,能够准确高效的计算限域效应下二氧化碳和页岩油的最小混相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89129.4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燃爆感知的氢气燃爆抑制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可燃气体燃爆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测试管道系统,所述测试管道系统由多种测试管段首尾相连而成,所述测试管道系统上设置有进气口,通过进气口连接配气系统,每个测试管段上壁面中心处设有螺纹接口,能够安装压力传感器、火焰传感器以及点火系统,螺纹接口两侧设有细水雾喷头,细水雾喷头与细水雾系统相连,能够在管道空腔内产生并喷洒细水雾。本发明用来测试不同氢气比例的掺氢天然气在复杂、受限空间内爆炸的火焰传播和超压特性,测试不同抑爆方法对掺氢天然气的爆炸抑制效果,以及这些抑爆方法对燃爆感知的快速反应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6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1488456.8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运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管道氢脆防护作用的气体运输方法,包括:确定待运输气体的压力和掺氢比;以待运输气体的压力和掺氢比为依据,进行预设压力下保护性气体的预充,持续第一预设时长后预充停止;预完成止后,管道对待运输的气体进行运输,持续预设第二时间后运输停止;依据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管道交替进行保护性气体的预充和待运输气体的运输;依据预充保护性气体的第一预设时长和运输气体的第二预设时长,管道交替进行保护性气体的预充和待运输气体的运输,达到抑制管道氢脆的目的,降低了管道因氢脆而失效的概率,避免了向气体中直接加入附加保护性气体的问题,保证了运输气体的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541437.1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甲烷水合物燃烧效率的实验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气流设置单元,用以提供外部横向气流与内部纵向气流;甲烷水合物调节支撑装置,包括盛放装置和升降装置,盛放装置包括筒体和筛板,筛板活动封装于筒体的底部,用于为甲烷水合物提供支撑;升降装置位于筛板的底部,且与筛板连接;筛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气源与筛板上的进气口连通;风洞,位于筒体的上方,风洞的底部与筒体相互连通,且平齐;风洞的端部设置风机;以及数据采集单元,包括高速摄像机、传感器组件和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组件分布设置于筒体内部和筒体上部,高速摄像机设置于盛放装置的侧面,高速摄像机和传感器组件均与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1320.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方法及运输船,属于BOG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于放置LNG的液货舱,液货舱的气相出口与BOG缓冲罐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BOG缓冲罐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船舶的燃烧单元,其特征在于,BOG缓冲罐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喷射器的入口,喷射器的出口与液货舱内部通过喷淋管连通,液货舱的液相出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LNG增压泵的入口连接,LNG增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却器与喷射器的高压口相连接,第一、二、三、四管路均设有控制管路管道的阀门。该系统解决了LNG运输船液货舱内的BOG无法被气体燃烧单元全部消耗的问题,使LNG运输船无论在航行还是在停港时,其LNG液货舱都能保持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