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3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3971.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钻井风险识别方法、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包括:获取钻井过程中的深度测量数据集和时序测量数据集;根据所述井下随钻测量数据在多个地层类型中确定目标地层类型,多个所述地层类型各自对应有不同的钻井工况类别;基于钻井工况判断方法对所述地面综合录井数据进行处理,输出钻井工况判断结果;在所述目标钻井工况类别为异常钻井工况类别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随钻环空压力数据和所述目标钻井工况类别对应的标准随钻环空压力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工况类别的风险发生概率。基于上述方法,能够通过井下随钻测量数据实时判断地层类型;同时,能够对钻井工况进行定性识别和概率计算,提高了钻井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93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7439.5
申请日:2025-04-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213 , G06F18/2113 , G06F18/15 , G06F18/243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溶液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实验数据集构建;包括:创建实验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步骤二:特征提取;包括:提取有机物分子特征;提取官能团特征;步骤三:特征选择;包括:根据相关性热力图去除冗余特征;Boruta特征筛选;步骤四:构建并训练CatBoost‑Optuna模型;步骤五:将待预测数据依次通过预处理、特征提取及特征选择后,输入至训练后的CatBoost‑Optuna模型,输出预测结果。本发明CatBoost‑Optuna模型预测过程中误差较小,预测的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5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85202.6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8/2411 ,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1D21/02 , E21B47/00 ,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录井实时秒数据的溢漏工况定性判断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钻井现场的录井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实时秒数据;数据预处理;构建CNN‑BiGRU并行网络模型;对进行训练和调优;将实时收集的秒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后,通过训练和调优后的CNN‑BiGRU并行网络模型进行溢漏工况定性判断;数据预处理后的秒数据经过CNN‑BiGRU并行网络模型提取出高维组合特征,将高维组合特征作为输入,SVM分类器对高维组合特征进行直接分类,即完成溢漏工况定性工作。本发明准确判断溢漏工况可以帮助钻井作业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因溢漏工况而导致的钻井中断、设备损坏或其他问题,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和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1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43971.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8/2415 , G06F18/2431 ,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钻井风险识别方法、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包括:获取钻井过程中的深度测量数据集和时序测量数据集;根据所述井下随钻测量数据在多个地层类型中确定目标地层类型,多个所述地层类型各自对应有不同的钻井工况类别;基于钻井工况判断方法对所述地面综合录井数据进行处理,输出钻井工况判断结果;在所述目标钻井工况类别为异常钻井工况类别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随钻环空压力数据和所述目标钻井工况类别对应的标准随钻环空压力变化信息,确定所述目标钻井工况类别的风险发生概率。基于上述方法,能够通过井下随钻测量数据实时判断地层类型;同时,能够对钻井工况进行定性识别和概率计算,提高了钻井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13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1320.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BOG再液化系统、方法及运输船,属于BOG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于放置LNG的液货舱,液货舱的气相出口与BOG缓冲罐的入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BOG缓冲罐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船舶的燃烧单元,其特征在于,BOG缓冲罐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喷射器的入口,喷射器的出口与液货舱内部通过喷淋管连通,液货舱的液相出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LNG增压泵的入口连接,LNG增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一冷却器与喷射器的高压口相连接,第一、二、三、四管路均设有控制管路管道的阀门。该系统解决了LNG运输船液货舱内的BOG无法被气体燃烧单元全部消耗的问题,使LNG运输船无论在航行还是在停港时,其LNG液货舱都能保持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