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698683.2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H02N11/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温差发电片智能优化方法,为每组内部结构参数匹配不同的外阻序列,并找出输出能量最大值所对应的外阻序列,进而得到可以使温差发电片输出能量最大的内部结构参数和外接负载阻值的组合;因此,本发明可以使一般使用者在设计和使用温差发电片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本发明的优化策略,在使用相同质量的材料和相同面积的半导体晶粒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半导体晶粒形状、排布方式,改变外接负载电阻的阻值,制作高效率温差发电片,并得到该给定温差发电片的最优外接负载序列,从而提高温差发电片输出功率,增加温差发电片在民用场景中应用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47602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98404.2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供能的人体生理状态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太阳能采集模块、电能收集模块、生理数据检测传感器模块、网状电能传输模块;网状电能传输模块为外衣形状,设于外衣内部,用于太阳能采集模块、电能收集模块、生理数据传感器模块在任意位置接入电路;太阳能采集模块经过控制器模块控制输出最大电能,所述电能通过网状电能传输模块传输给电能收集模块并存储;生理数据检测传感器模块通过网状电能传输模块接收电能收集模块存储的电能,完成人体生理数据采集。本发明能够对任意部位的生理数据检测传感器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1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89614.7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N3/04 , F24F1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并行网络的机房温度预测方法,1:原始数据采集与预处理;2:利用基于最大信息因数的时空相关性估计器得到时空特征矩阵;3:将得到的时空特征矩阵输入到多个并行的卷积神经网络中;4:将经过CNNs提取后的时空特征矩阵并行输入到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块和Bi‑LSTM模块中;5:将得到的温度短期预测特征与温度长期预测特征通过特征融合层进行特征融合,并将最终融合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进行解释预测;6:利用训练集、验证集数据,对深度并行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深度并行网络的机房温度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机房内环境温度的预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79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68024.9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瞬态变化下的温差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考虑温差发电系统的系统温度变化对功率的影响,将扰动电流步长划分为仅受跟踪算法扰动影响的扰动电流步长和仅受温差发电系统的温度变化影响的扰动电流步长,并设置对应的权重。在计算总扰动电流步长时,根据温度变化增量的大小判断此时系统温度的变化状态,调整权重,判断扰动方向,最终得到下一采样点的扰动电流。本发明引入仅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扰动电流步长,减小温度瞬态变化导致算法误判带来的精度影响,可以在温度瞬态变化的系统中达到较高的控制效率,更好地应对温度瞬态变化的复杂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148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612048.8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4G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的太空环境模拟平台及方法,能够实现对温差发电系统在人造卫星上的各种工作状态进行等效模拟和收集实验数据,进而对人造卫星温差发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者利用本发明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人造卫星上温差发电系统的发电情况,研究多种不同结构人造卫星和温差发电片的工作情况,寻找能实现最高能量转换效率的组合安装方式;可以在真实实验中采集数据,有效观察仿真中可能会忽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27591.7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物墙体内外温差的发电装置,包括:温度传导管组B室外部分、室外温差发电片组、温度传导管组A室外部分、温度传导管组B墙内导管Ⅰ、温度传导管组A墙内导管Ⅰ、温度传导管组B墙内导管Ⅱ、温度传导管组A墙内导管Ⅱ、温度传导管组B室内部分、室内温差发电片组和温度传导管组A室内部分;本发明能够根据不同季节室内、外温度关系的不同,通过两组温度传导管组所传导的温度高低的不同,使固定在建筑物墙体内、外表面的温差发电片组能够自动切换冷端和热端,充分利用了一年四季建筑物墙体内、外侧环境中的温差,产生的电能可供给建筑物内的用电设施,多余的电能可进行储存,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099472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8100.9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能的无线键盘,对常用的“火山口”结构的薄膜键盘进行有限的改造,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键帽的圆柱内部装入微型磁铁,作为感应发电装置的动子,在键盘基座的按键槽周围缠绕感应线圈,作为感应发电装置的定子,这样,每个被敲打的按键在被使用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这种设计只在原有结构上进行有限的改造,在保证功能和效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另外还在按键表面铺设一层柔性太阳能电池,在日常有光照的时间内都可以通过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光能发电,可以在有光照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对无线键盘蓄电池的持续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5767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73181.6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W4/38 , H04W4/80 , H04W84/18 , H02S10/10 , H02N2/18 , H02N11/00 , A61B5/0205 , A61B5/11 , A61B5/00 , A61B5/256 , A61B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能柔性可穿戴无线传感系统,属于柔性可穿戴生理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其组成包括柔性基板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柔性基板能够与人体皮肤贴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节点嵌设于柔性基板,用于采集人体体征数据。该系统实现了柔性可穿戴设备与人体各处皮肤的紧密贴合,降低了使用者的异物感,能够检测更多的人体体征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59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842235.8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在线迁移学习方法,用于解决人体动作在线识别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对训练集中没有出现的新目标人员的动作识别精度;本发明提出一种同时实现时间序列预测和分类功能的多输出网络结构,称为PC网络,并利用PCNN构建了时间序列在线迁移学习网络;在实时过程中,首先针对训练集中不同的人员训练多个PC网络;然后时间序列在线迁移学习网络根据PCNN的预测误差为多个PCNN的分类结果进行加权,实现在线迁移学习;不同于已有的迁移学习方法,本发明无需已知目标人员的标记动作样本,能够实现无监督的迁移学习,无需提前已知目标人员的所有的动作样本,能够在在线动作识别中实现动态的迁移学习,有效地提高在线动作识别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7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98683.2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H02N11/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温差发电片智能优化方法,为每组内部结构参数匹配不同的外阻序列,并找出输出能量最大值所对应的外阻序列,进而得到可以使温差发电片输出能量最大的内部结构参数和外接负载阻值的组合;因此,本发明可以使一般使用者在设计和使用温差发电片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本发明的优化策略,在使用相同质量的材料和相同面积的半导体晶粒的情况下,仅通过改变半导体晶粒形状、排布方式,改变外接负载电阻的阻值,制作高效率温差发电片,并得到该给定温差发电片的最优外接负载序列,从而提高温差发电片输出功率,增加温差发电片在民用场景中应用的意义。
-
-
-
-
-
-
-
-
-